大腸內鏡診斷基礎及技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118516
- 條形碼:9787559118516 ; 978-7-5591-1851-6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腸內鏡診斷基礎及技巧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各級消化內鏡、消化科醫生日本腸鏡專家答疑解惑
本書是實戰性很強的內鏡工具書
大腸內鏡醫生**
大腸內鏡診斷基礎及技巧 內容簡介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與生化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系密切。如何早期檢測和處理大腸疾病是目前臨床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而內鏡是發現早期病變的專享手段,因此,提高內鏡診斷水平和運用新方法對大腸微小病變的識別是大腸癌早期發現的關鍵,也是每位內鏡醫生在臨床工作中渴望學習的重點。本書是日本羊土社的新書,該書從常規內鏡診斷、放大內鏡診斷、圖像增強觀察、超聲內鏡診斷、內鏡切除標本的規范化取材等方面,進行了詳盡解說,對年輕內鏡醫生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尤其在“病例學習”這一章,通過一些典型的病例再次強化了理論知識點,通過一些有難度的病例對內鏡醫生的疑惑進行了深度解析和回答。本書是一本實戰性很強的內鏡工具書。
大腸內鏡診斷基礎及技巧 目錄
目錄章 診斷前準備①解剖及觀察步驟 卜部祐司,永田信二 2②內鏡檢查所見的解讀 岡 志郎 16第2章 提高大腸病變的診斷水平①觀察時的注意事項 鴫田賢次郎,永田信二 22Q1. 精查過程中不慎導致出血,能恢復到出血前的狀況嗎? 23Q2. 將病變置于畫面何處比較好? 25Q3. 病變處于切線方向難以觀察時怎么辦? 25Q4. 如何在腸管蠕動劇烈時獲得高質量圖片? 31②識別病變的要點 慳田博史 32Q1. 內鏡反轉操作有用嗎? 34Q2. 內鏡前端的附件(透明帽等)有用嗎? 35Q3. 還有哪些正在研發的內鏡及設備? 36Q4. 圖像增強技術對病變識別有幫助嗎? 38③突破困局!(觀察篇) 井出大資,齊藤彰一 46Q1. 鏡頭模糊有何對策? 50Q2. 病變大小的測量有何技巧? 52Q3. 無論如何也無法進行反轉操作,有什么好辦法嗎? 52④突破困局!(診斷篇) 久部高司 53Q1. 正常黏膜中見到白斑有臨床意義嗎? 55Q2. 內鏡所見的WOS(white opaque substance,白色不透明物質)與白斑有何差異? 56Q3. 如何判斷非抬舉征(non-lifting sign)? 57Q4. T1癌的浸潤與纖維化的硬度有何不同? 60第3章 常規內鏡診斷①內鏡檢查所見專業術語的整理(肉眼形態) 田中秀典,岡 志郎 61Q1. 0-Ⅱa+Ⅱc與0-Ⅱc+Ⅱa的區別在哪里? 64Q2. 0-Ⅱc與0-Ⅱa+dep的區別在哪里? 65Q3. 什么是裙邊征(skirt sign)? 67②內鏡檢查所見專業用語的整理(鑒別要點) 林 武雅 69Q1. LST-G顆粒均一型與結節混合型的鑒別要點是什么? 70Q2. 如何診斷與LST-G顆粒均一型容易混淆的 LST-NG? 75③腫瘤與非腫瘤的鑒別 竹內洋司,七條智圣 77Q1. 怎樣合理地進行靛胭脂染色? 80Q2. 如果對于腫瘤與非腫瘤的診斷非常自信,息肉切除術后病變的病理診斷是否可以省略? 81Q3. 長徑10mm以下的小息肉可用圈套器安全地冷切,故不進行詳細觀察直接將它們全部切除可行嗎? 83④浸潤深度診斷 川崎啟祐,松本主之 84Q1. 隆起型與淺表型病變診斷時需注意什么? 85Q2. 生理性皺襞集中與腫瘤浸潤所致的皺襞集中有何鑒別要點? 88Q3. 靛胭脂染色是否必要? 92第4章 放大內鏡診斷①常用專業術語的整理 慳田博史 95Q1. 小型ⅢL型是怎樣的 pit 結構? 96Q2. VI型高度不規則中的各個表現權重如何,如何應用? 98Q3. VI型輕度不規則與高度不規則、VI型高度不規則與VN型的鑒別要點是什么? 99Q4. 如何準確使用靛胭脂及結晶紫染色? 99②腫瘤與非腫瘤的鑒別診斷 山野泰穂 101Q1. 增生性息肉與SSA/P的鑒別要點是什么? 105Q2. SSA/P與SSA/P伴細胞異型增生的鑒別要點是什么? 106③浸潤深度診斷 田中寬人,浦岡俊夫 109Q1. VI型高度不規則與VN型(無結構區域)的區域性如何評估? 111Q2. 如何鑒別結晶紫染色不良、黏液附著與VN型pit pattern? 111Q3. 較大的病變,應以何處為中心進行放大觀察? 112④Q&A環節 佐野村 誠 114Q1. 鏈霉蛋白酶對于去除病變附著的黏液有用嗎? 114Q2. 放大觀察時有必要用到*高倍率嗎? 115Q3. 雙焦距(Dual focus)的優點及缺點是什么? 115Q4. 常規觀察所見與放大觀察診斷存在爭議時,應該看重哪個? 119第5章 圖像增強的放大內鏡診斷①常用術語的整理 住元 旭,田中信治 123Q1. 如何區別使用染色放大觀察與圖像增強放大觀察? 125Q2. 如何區分使用surface pattern和vessel pattern? 128Q3. NBI與BLI的診斷能力有何差異? 129Q4. 獲取良好拍攝條件及高質量圖片的要點是什么? 130②腫瘤與非腫瘤的鑒別 平田大善,佐野 寧 134Q1. 微小病變中JNET分類Type 1和Type 2A的鑒別要點是什么? 137Q2. JNET分類中Type 1與Type 2A難以區分的病例,鑒別要點是什么? 138③浸潤深度診斷 坂本 琢,齊藤 豐 140Q1. 區別Type 2A與Type 2B有什么意義? 140Q2. 具有多大區域的Type 3才有意義? 143④Q&A環節 吉田直久,井上 健 146Q1. 學習NBI/BLI放大觀察所見的訣竅是什么? 146Q2. 隆起型病變與淺表型病變的內鏡所見有差異嗎? 148Q3. NBI/BLI/LCI對于病變的識別及診斷有幫助嗎? 149Q4. NBI觀察中,如何設置*適宜的結構強調及色彩強調模式? 150第6章 超聲內鏡診斷①基礎知識 清水誠治 153Q. 細徑探頭和超聲內鏡專用機有何區別?如何選用? 156②浸潤深度診斷 齊藤裕輔,小林 裕 158Q1. 如何較好地使水貯存在觀察區域? 160Q2. 如何掃查位于急峻彎曲部位的病變、結腸袋上及內側的病變? 160Q3. 對于難以進行內鏡下正面觀察及 HFUP 掃查的病變有何應對訣竅? 160第7章 標本處理標本處理——進行正確的病理診斷 上杉憲幸,菅井 有 167第8章 病例學習(Case Study)①上皮性病變?非上皮性病變? 齊藤裕輔,藤谷干浩 173②上皮性腫瘤?非上皮性腫瘤? 佐野村 誠 179③根據內鏡所見可以預測病理組織學特征嗎? 鴫田賢次郎,永田信二 184④何種組織類型?浸潤深度如何?治療方案怎么制訂? 住元 旭,田中信治 191⑤何種組織類型?浸潤深度如何? 田中秀典,田中信治 197⑥該病變是腺瘤內癌嗎? 佐野 亙,佐野 寧 203⑦診斷是什么? 河野弘志,鶴田 修 207
展開全部
大腸內鏡診斷基礎及技巧 作者簡介
永田信二,就職于日本廣島大學附屬廣島醫院內鏡診療科,是日本比較知名的內鏡診療專家,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譯艾新波,就職于暨南大學珠海醫院消化內科,醫學博士,曾留學日本和德國,擅長大腸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臨床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