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菜根譚 本書特色
與《圍爐夜話》《小窗幽記》并稱中國人 “處世三大奇書”。 人生極簡智慧書——修身養性之經典,為人處世之哲學。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菜根譚 內容簡介
《菜根譚》為論述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傳世經典。全書采用語錄體,集結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釋家的出世思想和道家的無為思想,可謂集儒釋道思想于一體,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作者對于人性、人生和人際關系的獨到見解,成為后人為人處事的指南。為了讀者閱讀方便,本書對原作進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釋、翻譯,使讀者能夠無障礙閱讀。
菜根譚 目錄
修身篇
應酬篇
評議篇
閑適篇
概論篇
菜根譚 節選
【原文】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①;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② ,修之當如凌云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③ 。 ———— ① 便:宜,應當。覺:警覺。百行:各種品行、德行。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陽貨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寬、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罅漏:裂縫和漏穴,比喻事物的漏洞。蘇軾《颶風賦》:“補茅屋之罅漏,塞墻垣之缺。” ② 萬:所有。善:與善心相應之一切思想行為。全:周全。 ③ 凌云:直上云霄。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氣高超。 【譯文】 一旦出現一個不好的念頭,就應當警覺各種品行、德行出現偏差,防范不好的念頭,應當像對待渡海所用的浮囊,不能容忍哪怕一個針眼大小的裂縫和漏穴。所有與善心相應的思想行為周全無誤,才能一生無愧,修養身心,當如參天寶樹般,須憑借眾多樹枝支撐。 【原文】 忙處事為,常向閑中先檢點,過舉自稀①;動時念想,預從靜里密操持,非心自息② 。 ———— ① 處:處置。事為:行為、事情。方孝孺《戇窩記》:“君居其名,師其道,言論事為必有卓乎越于世者。”向:自,從。檢點:約束言語行為。方干《贈山陰崔明府》:“壓酒曬書猶檢點,修琴取藥似交關。”過:過失,過錯。 ② 念想:惦記,想法。預:事先。密:細密,仔細。操持:籌劃,料理。吳承恩《賀金恥齋翁媼壽幛詞》:“內政操持,內子配諸侯之位;大邦藩屏,大夫當小國之卿。”非:不對,過失。心:心思。息:停止。《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譯文】 繁忙地處置各種事情,需要自空閑之時即注意約束自身言語行為,不恰當的行為自然就會減少;行動時的有些念頭想法,首先從靜處時仔細籌劃,那些不恰當的心思自然就會停止。 【原文】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易夾帶、*難拔除者也①。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②。 ———— ① 為善:做好事。而:卻。自高:自以為是。勝人:勝過他人。施恩:給人以恩惠。曹植《求通親親表》:“誠可謂恕己治人,推惠施恩者矣。”名:名聲。結好:交結,親近。《周禮·春官·典瑞》:“琬圭以治德,以結好。”修業:本指研讀書籍,引申為修營功業。業,古人讀書寫字的版。《管子·宙合》:“修業不息版。”驚世駭俗:使一般人感到驚駭。朱熹《答陳抑之》:“勤勞半世,汩沒于章句訓詁之間,黽勉于規矩繩約之內,卒無高奇深眇之見可以驚世而駭俗。”植節:樹立操守。戈矛:沖突。孫枝蔚《譏老翁》:“豈無貧親戚,視之若贅瘤。還聞骨肉間,往往生戈矛。”荊棘:芥蒂,嫌隙。蘇軾《與劉宜翁書》:“胸中廓然,實無荊棘,竊謂可受先生之道。”夾帶:夾雜附帶。 ② 真體:真實的本體。 【譯文】 做好事卻不忘自以為是,勝過他人;給人以恩惠卻不忘追索好名聲,并因此交結親近;修營功業卻不忘使一般人感到驚駭;樹立操守卻不忘標新立異追求奇特,這些都是好的念頭中的沖突,追求義理過程中的芥蒂嫌隙,*容易夾雜附帶,*難根除。必須蕩滌干凈負面思想, 斬斷根除其滋生的萌芽,才可以顯現真實的本體。
菜根譚 作者簡介
[明]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約明神宗萬歷年間人。著有《菜根譚》《仙佛奇蹤》。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