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海陸的起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23190
- 條形碼:9787570223190 ; 978-7-5702-231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陸的起源 本書特色
★入選《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一線名師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經典; ★匹配全學段,打通課內外,全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大陸漂移學說之父”魏格納關于地球運動及海洋形成的革命性闡釋,開創了地球學說新紀元的經典論著
海陸的起源 內容簡介
《海陸的起源》是大陸漂移說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的經典論著,系統地闡述并論證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說。全書共分三個部分。**部分論大陸漂移的基本內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進行對比,指出了這些學說的缺點和問題,認為只有大陸漂移說才能解釋全部事實。第二部分從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大地測量學等方面論證大陸漂移說的合理性。第三部分為解釋和結論,從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硅鋁圈、褶皺與斷裂、大陸邊緣的構造形態等方面,討論了大陸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動力。此書一問世,即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質學界、地球物理學界的重視。
海陸的起源 目錄
目錄
導言 / 001
魏格納簡介 / 004
**章
歷史介紹 / 001
第二章
漂移理論的本質及其與迄今在地質時代地表結構形態變化的關系 / 007
第三章
大地測量學的爭論 / 036
第四章
地球物理學的爭論 / 051
第五章
地質學的爭論 / 080
第六章
古生物學和生物學的爭論 / 121
第七章
古氣候學的爭論 / 148
第八章
大陸漂移的基本原則和地極位移 / 175
第九章
大陸漂移的動力 / 193
第十章
對硅鋁層的增補觀察資料 / 205
第十一章 對大洋底的增補觀察資料 / 229
附 錄 / 238
海陸的起源 節選
導言 科學家們似乎仍未充分認識到,所有的地球科學都應該提供證據來揭示地球早期的狀態,只有結合所有這些證據才能通向問題的真相。 南非(South Africa)著名的地質學家杜·托伊特(Du Toit)寫道:“如前所述,我們幾乎毫無例外地轉向用地質學的證據來裁定這一假說(即大陸漂移)的可能性,因為諸如基于動物群分布來判定大陸漂移說的各種論點很難有說服力。保守的觀點是:假定存在延伸的大陸橋,后來才沉入海平面以下。一般來說,即使保守的觀點缺乏靈巧性,仍可以很好地解釋上述各種論點。”杜·托伊特:《比較美洲南部與南非,FR考伯瑞德的古生物學成就》(A Geological Comparison of South America with South Africa With a Palaentological Contribution by FRCowper Reed),載《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第381期,華盛頓,1927年。 古生物學家H馮·伊赫林(HVon Ihering)則一語中的:“擔心地球物理學的發展進程非你我職責所在。”他堅持“只有地球上生命的歷史才能使人們掌握過去的地理變遷。”H馮·伊赫林:《大西洋的歷史》(Die Geschichte des Atlantischen Ozeans),耶拿,1927年。 我親自寫下了漂移理論:“盡管人們爭論不休,我相信,該問題的*后結論只能來自地球物理學,因為只有這一分支科學能夠提供十分精確的方法。如果由地球物理學得出的結論證明漂移理論是錯誤的,那么該理論不得不放棄系統的地球科學,放棄所有的佐證,而去尋求其他闡釋漂移理論的事實。”A魏格納:《大陸漂移說地球物理學的理論基礎》(Die geophysikalischen Grundlagen der Theorie der Kontinentverschiebung),載《科學雜志》(Scientia),1927年2月。 科學家容易持這種觀點:每個人都認為在自己的領域內是*稱職的,或者確實對問題的判斷擁有決定權。 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在特定時間內,地球只能具有唯一的外形結構,但地球并未提供與此有關的直接信息。就像一個法官面對著拒絕回答的被告,我們必須通過間接證據來判定真相。我們可以搜集到的所有類型的證據都帶有欺騙性質,那么,我們該如何評價一個只根據部分現有可用數據就做出裁決的法官呢? 只有結合所有地球科學所提供的信息,找到“陳述”所有已知事實的圖片,把它們*合理地排列起來,這樣才具有*大的可能性。此外,我們必須為每一個新發現的可能性做好準備,無論哪一門分支科學提供了這些可能性,我們都會去修正結論。 當我因修訂本書而倍感疲憊之際,這種信念給了我刺激,助我前行。由于關于漂移理論的文獻存在于各類學科中,徹底地去探究滾雪球式的文獻細節已經超越了我個人的力量,所以盡管我付出了一切努力,但本書仍存在許多缺陷,甚至是不可忽視的缺陷。之所以本書能夠達到綜合性的程度,是因為我從相關領域的科學家那里接收到了大量的信息,我非常感激他們。 對測量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動物地理學家、植物地理學家和古氣候學家而言,本書的價值與意義是均等的。它的目的不僅僅是為這些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漂移理論的重要意義和在其研究領域的實用性,還為他們提供應用的方向和確證,幫助他們在自身領域之外發現漂移理論。 與本書歷史相關的一切興趣點(也就是漂移理論的歷史)將在**章中闡述。
海陸的起源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大陸漂移學說”創始人。1880年生于德國柏林,1905年獲得柏林洪堡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1906年,魏格納參加丹麥遠征格陵蘭的探險隊,從事氣象研究和冰川考察。1912年,在法蘭克福地質協會上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理論。1915年,出版《海陸的起源》,系統地闡述并論證了大陸漂移說。1930年,魏格納在格陵蘭考察冰原時遇難。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