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記憶、建構和傳承——浙西南畬族山歌的話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845881
- 條形碼:9787517845881 ; 978-7-5178-458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記憶、建構和傳承——浙西南畬族山歌的話語研究 內容簡介
畬族山歌是通過畬族人民的民族視角記錄下來的“文本”,展現了畬族的民族發展歷史、民族社會習俗以及精神追求。本書綜合文化人類學、文化社會學、文學地理學、話語分析、文化傳播等研究方法,在分析畬族山歌以及田野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闡釋了畬族山歌的歷史發展、文化功能等,解讀其族群“記憶”文本,分析其話語建構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在傳承及傳播過程中的文化重構與共生。
記憶、建構和傳承——浙西南畬族山歌的話語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節 研究緣起和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理論、方法與主要框架
第四節 研究對象、范圍及地理生態
第二章 畬族與畬族山歌
**節 畬族:自我認同中的山哈
第二節 畬族山歌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畬族山歌的基本概況
第三章 作為群體記憶的畬族山歌
**節 山歌的歷史記憶
第二節 山歌的風俗記憶
第四章 話語的建構
**節 原聲:英雄神話與英雄話語
第二節 變奏:女性話語的發聲
第三節 創編:地理想象與地理話語
第五章 文化調適與共生
**節 文化調適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山歌中的文化交融與共生
第六章 傳承與傳承者
**節 畬族山歌的傳承方式
第二節 畬族山歌的傳承主體
第三節 畬族山歌的傳承空間
第七章 結論
**節 畬族山歌的當代困境
第二節 后非遺時代的民族文化復興
附錄
傳承人藍陳啟訪談錄
傳承人藍景芬訪談錄
傳承人雷巧梅訪談錄
參考文獻
中文著作(含譯著)
中文期刊
學位論文
外文文獻及網絡文獻
后記
**節 研究緣起和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理論、方法與主要框架
第四節 研究對象、范圍及地理生態
第二章 畬族與畬族山歌
**節 畬族:自我認同中的山哈
第二節 畬族山歌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畬族山歌的基本概況
第三章 作為群體記憶的畬族山歌
**節 山歌的歷史記憶
第二節 山歌的風俗記憶
第四章 話語的建構
**節 原聲:英雄神話與英雄話語
第二節 變奏:女性話語的發聲
第三節 創編:地理想象與地理話語
第五章 文化調適與共生
**節 文化調適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山歌中的文化交融與共生
第六章 傳承與傳承者
**節 畬族山歌的傳承方式
第二節 畬族山歌的傳承主體
第三節 畬族山歌的傳承空間
第七章 結論
**節 畬族山歌的當代困境
第二節 后非遺時代的民族文化復興
附錄
傳承人藍陳啟訪談錄
傳承人藍景芬訪談錄
傳承人雷巧梅訪談錄
參考文獻
中文著作(含譯著)
中文期刊
學位論文
外文文獻及網絡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記憶、建構和傳承——浙西南畬族山歌的話語研究 作者簡介
盧睿蓉,浙江衢州人。浙江大學文學博士,浙江傳媒學院副教授,2018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和漢學,已出版專著一部,發表核心期刊及大學學報論文二十余篇,主持三項省部級課題。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