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微污染水源水凈化技術與工藝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94767
- 條形碼:9787122394767 ; 978-7-122-3947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污染水源水凈化技術與工藝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基于3項省級課題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為微污染水庫水源水凈水廠提供技術指導,突出其應用性。本書編寫力求理論通俗易懂,技術描述語言簡練,充分結合不同地區水庫水源水質特點提出相應水處理技術及工藝,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微污染水源水凈化技術與工藝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6章,主要介紹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及危害、微污染水庫水處理技術、新型氣浮沉淀技術與工藝、洪水期突發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低溫低濁期突發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湖庫高藻水預氧化除藻技術與工藝、紫外線消毒技術與工藝等內容。 本書內容基于3項省級課題的研究成果而形成,實用性較強,可供從事微污染水源水工程的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學習使用。
微污染水源水凈化技術與工藝 目錄
第1 章緒論1
1.1 我國水資源狀況 1
1.2 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及危害 2
1.2.1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種類 2
1.2.2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危害 2
1.3 水庫水質特點 3
1.4 微污染水庫水處理技術 4
1.4.1氣浮-沉淀技術 4
1.4.2強化混凝技術 5
1.4.3化學預氧化技術 5
1.4.4飲用水消毒技術 5
1.5 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8
1.5.1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8
1.5.2浙江省優質水標準 13
1.5.3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13
1.5.4深圳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17
第2 章新型氣浮沉淀技術與工藝25
2.1 水庫水處理工藝 25
2.2 氣浮沉淀處理技術 27
2.2.1氣浮-沉淀技術原理 27
2.2.2氣浮-沉淀技術研究現狀 29
2.3 新型氣浮沉淀工藝影響因素 33
2.3.1氣浮-沉淀工藝流程 33
2.3.2氣浮單元影響因素 35
2.3.3沉淀單元影響因素 49
2.3.4不同原水水質PAC *佳投加量 55
2.4 新型氣浮沉淀運行工藝 60
2.4.1水庫凈水廠運行工藝 60
2.4.2主要構筑物設計參數 61
2.4.3氣浮單元運行效果 64
2.4.4沉淀單元運行效果 70
2.4.5氣浮和沉淀單元運行效果對比 75
2.4.6組合工藝運行效果 76
第3 章洪水期突發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79
3.1 水中常見病原微生物 79
3.2 化學消毒法 83
3.3 水庫汛期原水水質 85
3.4 預氧化 86
3.4.1次氯酸鈉預氧化 87
3.4.2二氧化氯預氧化 88
3.4.3高錳酸鉀預氧化 89
3.4.4*佳預氧化工藝參數 89
3.5 強化混凝 90
3.5.1不同混凝劑*佳投加量 91
3.5.2不同助凝劑*佳投加量 92
3.5.3強化混凝對微生物的影響 94
3.5.4*佳強化混凝工藝參數 94
3.6 化學消毒 94
3.6.1次氯酸鈉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94
3.6.2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95
3.6.3*佳消毒工藝參數 95
3.6.4消毒副產物與余氯 95
3.7 洪水期微生物污染應急處理工藝 96
3.7.1微生物處理效果 97
3.7.2濁度處理效果及副產物、余氯 97
3.7.3氨氮處理效果 98
3.7.4CODMn處理效果 99
3.7.5UV254處理效果 99
3.8 汛洪水期凈水工藝應急方案 100
第4 章低溫低濁期突發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102
4.1 冬季低溫低濁期水質 103
4.2 低溫低濁水預氧化 103
4.2.1次氯酸鈉預氧化 104
4.2.2二氧化氯預氧化 105
4.2.3高錳酸鉀預氧化 106
4.2.4*佳預氧化工藝參數 106
4.3 強化混凝 107
4.3.1不同混凝劑*佳投加量 107
4.3.2不同助凝劑*佳投加量 108
4.3.3強化混凝對微生物的影響 110
4.3.4*佳強化混凝工藝參數 110
4.4 化學消毒 110
4.4.1次氯酸鈉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110
4.4.2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111
4.4.3*佳消毒工藝參數 111
4.4.4消毒劑副產物與余氯 112
4.5 低溫低濁期微生物污染應急處理工藝 112
4.5.1微生物處理效果 113
4.5.2副產物與余氯 113
4.5.3氨氮處理效果 114
4.5.4CODMn處理效果 114
4.5.5UV254處理效果 115
4.6 低溫低濁期凈水工藝應急方案 115
第5 章湖庫高藻水預氧化除藻技術與工藝117
5.1 湖庫水體除藻技術概況 117
5.1.1湖庫水體營養狀態 117
5.1.2湖庫水體高藻水特征 118
5.1.3水中藻類的危害 119
5.1.4藻類控制技術 120
5.2 單種藥劑預氧化滅藻試驗研究 123
5.2.1氧化劑滅藻機理 123
5.2.2原水水質 124
5.2.3次氯酸鈉滅藻 125
5.2.4二氧化氯滅藻 128
5.2.5臭氧滅藻 130
5.2.6高錳酸鉀滅藻 133
5.2.7不同氧化劑滅藻效果比較 136
5.3 復配藥劑滅藻試驗研究 136
5.3.1次氯酸鈉與臭氧復配滅藻 136
5.3.2次氯酸鈉與高錳酸鉀復配滅藻 137
5.3.3二氧化氯與臭氧復配滅藻 138
5.3.4二氧化氯與高錳酸鉀復配滅藻 138
5.3.5高錳酸鉀與臭氧復配滅藻 139
5.3.6高錳酸鉀、臭氧與二氧化氯復配滅藻 140
5.3.7*佳預氧化滅藻工藝選擇 141
5.4 氧化劑滅藻動力學模型 141
第6 章紫外線消毒技術與工藝143
6.1 紫外線消毒原理與技術 143
6.1.1紫外線消毒原理 143
6.1.2紫外線消毒技術 144
6.2 紫外線消毒效果研究 147
6.2.1紫外線消毒試驗裝置 147
6.2.2試驗方法 148
6.2.3濁度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155
6.2.4紫外線強度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155
6.2.5水力停留時間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156
6.2.6中心組合設計——響應曲面法優化分析 157
6.3 紫外線消毒后細菌暗復活研究 161
6.3.1細菌暗復活理論 161
6.3.2濁度對細菌暗復活的影響 162
6.3.3紫外線強度和水力停留時間對細菌暗復活的影響 163
6.3.4水中營養物質對暗復活的影響 165
6.3.5暗復活菌種分析與檢測 169
6.4 紫外線消毒器 180
6.4.1紫外線消毒器分類 180
6.4.2紫外線消毒器衛生要求 181
參考文獻184
1.1 我國水資源狀況 1
1.2 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及危害 2
1.2.1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種類 2
1.2.2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危害 2
1.3 水庫水質特點 3
1.4 微污染水庫水處理技術 4
1.4.1氣浮-沉淀技術 4
1.4.2強化混凝技術 5
1.4.3化學預氧化技術 5
1.4.4飲用水消毒技術 5
1.5 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8
1.5.1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8
1.5.2浙江省優質水標準 13
1.5.3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13
1.5.4深圳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17
第2 章新型氣浮沉淀技術與工藝25
2.1 水庫水處理工藝 25
2.2 氣浮沉淀處理技術 27
2.2.1氣浮-沉淀技術原理 27
2.2.2氣浮-沉淀技術研究現狀 29
2.3 新型氣浮沉淀工藝影響因素 33
2.3.1氣浮-沉淀工藝流程 33
2.3.2氣浮單元影響因素 35
2.3.3沉淀單元影響因素 49
2.3.4不同原水水質PAC *佳投加量 55
2.4 新型氣浮沉淀運行工藝 60
2.4.1水庫凈水廠運行工藝 60
2.4.2主要構筑物設計參數 61
2.4.3氣浮單元運行效果 64
2.4.4沉淀單元運行效果 70
2.4.5氣浮和沉淀單元運行效果對比 75
2.4.6組合工藝運行效果 76
第3 章洪水期突發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79
3.1 水中常見病原微生物 79
3.2 化學消毒法 83
3.3 水庫汛期原水水質 85
3.4 預氧化 86
3.4.1次氯酸鈉預氧化 87
3.4.2二氧化氯預氧化 88
3.4.3高錳酸鉀預氧化 89
3.4.4*佳預氧化工藝參數 89
3.5 強化混凝 90
3.5.1不同混凝劑*佳投加量 91
3.5.2不同助凝劑*佳投加量 92
3.5.3強化混凝對微生物的影響 94
3.5.4*佳強化混凝工藝參數 94
3.6 化學消毒 94
3.6.1次氯酸鈉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94
3.6.2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95
3.6.3*佳消毒工藝參數 95
3.6.4消毒副產物與余氯 95
3.7 洪水期微生物污染應急處理工藝 96
3.7.1微生物處理效果 97
3.7.2濁度處理效果及副產物、余氯 97
3.7.3氨氮處理效果 98
3.7.4CODMn處理效果 99
3.7.5UV254處理效果 99
3.8 汛洪水期凈水工藝應急方案 100
第4 章低溫低濁期突發微生物污染處理技術與工藝102
4.1 冬季低溫低濁期水質 103
4.2 低溫低濁水預氧化 103
4.2.1次氯酸鈉預氧化 104
4.2.2二氧化氯預氧化 105
4.2.3高錳酸鉀預氧化 106
4.2.4*佳預氧化工藝參數 106
4.3 強化混凝 107
4.3.1不同混凝劑*佳投加量 107
4.3.2不同助凝劑*佳投加量 108
4.3.3強化混凝對微生物的影響 110
4.3.4*佳強化混凝工藝參數 110
4.4 化學消毒 110
4.4.1次氯酸鈉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110
4.4.2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的滅活效果 111
4.4.3*佳消毒工藝參數 111
4.4.4消毒劑副產物與余氯 112
4.5 低溫低濁期微生物污染應急處理工藝 112
4.5.1微生物處理效果 113
4.5.2副產物與余氯 113
4.5.3氨氮處理效果 114
4.5.4CODMn處理效果 114
4.5.5UV254處理效果 115
4.6 低溫低濁期凈水工藝應急方案 115
第5 章湖庫高藻水預氧化除藻技術與工藝117
5.1 湖庫水體除藻技術概況 117
5.1.1湖庫水體營養狀態 117
5.1.2湖庫水體高藻水特征 118
5.1.3水中藻類的危害 119
5.1.4藻類控制技術 120
5.2 單種藥劑預氧化滅藻試驗研究 123
5.2.1氧化劑滅藻機理 123
5.2.2原水水質 124
5.2.3次氯酸鈉滅藻 125
5.2.4二氧化氯滅藻 128
5.2.5臭氧滅藻 130
5.2.6高錳酸鉀滅藻 133
5.2.7不同氧化劑滅藻效果比較 136
5.3 復配藥劑滅藻試驗研究 136
5.3.1次氯酸鈉與臭氧復配滅藻 136
5.3.2次氯酸鈉與高錳酸鉀復配滅藻 137
5.3.3二氧化氯與臭氧復配滅藻 138
5.3.4二氧化氯與高錳酸鉀復配滅藻 138
5.3.5高錳酸鉀與臭氧復配滅藻 139
5.3.6高錳酸鉀、臭氧與二氧化氯復配滅藻 140
5.3.7*佳預氧化滅藻工藝選擇 141
5.4 氧化劑滅藻動力學模型 141
第6 章紫外線消毒技術與工藝143
6.1 紫外線消毒原理與技術 143
6.1.1紫外線消毒原理 143
6.1.2紫外線消毒技術 144
6.2 紫外線消毒效果研究 147
6.2.1紫外線消毒試驗裝置 147
6.2.2試驗方法 148
6.2.3濁度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155
6.2.4紫外線強度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155
6.2.5水力停留時間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156
6.2.6中心組合設計——響應曲面法優化分析 157
6.3 紫外線消毒后細菌暗復活研究 161
6.3.1細菌暗復活理論 161
6.3.2濁度對細菌暗復活的影響 162
6.3.3紫外線強度和水力停留時間對細菌暗復活的影響 163
6.3.4水中營養物質對暗復活的影響 165
6.3.5暗復活菌種分析與檢測 169
6.4 紫外線消毒器 180
6.4.1紫外線消毒器分類 180
6.4.2紫外線消毒器衛生要求 181
參考文獻184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