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71212
- 條形碼:9787511571212 ; 978-7-5115-712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 本書特色
全國工會系統推薦 全國婦聯系統推薦 1.通過真人真事來詮釋家風建設過程中的創新觀點,并附有專家解讀,便于理解與應用。 2.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一破,污穢盡來。從家出發才能源清流潔,強基固本。用實實在在的故事和精彩的例證來告訴我們清風傳家的內涵、價值和智慧,告訴你如何應用書中所給出的自律方法。 3.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優秀人物的真情大愛、家國情懷,引導我們見賢思齊,自覺做家風建設的表率。 4.以案為鑒,謹防不良風氣對家風的侵蝕,做到清廉自守,嚴以治家,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 內容簡介
家庭的幸福和諧,在于優良的家風。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清廉家風是對家人優選的饋贈。中華文明中自古以來就有建設優良家風的傳統。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應該繼承先賢們的家國情懷,把建設清廉家風作為自己的重要使命,用清廉家風滌蕩歪風邪氣。 全書分為十章,包括傳家需清, 好家風才有好家庭;修德為上,以貪為恥傳清廉家風;儉樸為本,崇儉抑奢傳勤儉家風;無欲則剛,淡看名利傳淡泊家風;公道正派,剛正不阿傳正直家風;遵紀守法,不碰腐敗“高壓線”傳守法家風;自律自省,以身作則端正家風; 細定家規,嚴加約束杜絕家庭腐敗行為;嘉言懿行,垂教后輩堅守廉潔底線;共防貪賄,構建家庭防腐銅墻鐵壁。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 目錄
1.家風源流遠長,中華家風源流淵遠
2.清白繼世長,家風清明家道昌盛
3.家風敗壞,只會貽害子孫
4.越是顯赫興旺的家族,家風越是嚴正
5.不留金、不留銀,只給后代留精神
6.傳清廉家風,建廉潔家庭
第二章 修德為上,以貪為恥傳清廉家風
1.貪腐可恥,廉潔光榮
2.恪守官德,一身清白兩袖清風
3.潔身自愛,珍視家庭的名譽和聲望
4.建立家庭榮譽感,視貪腐為“家恥”
5.只有清廉家庭,才會受人尊重
6.持之以恒,讓廉潔成為家庭習慣
第三章 儉樸為本,崇儉抑奢傳勤儉家風
1.勤儉助清廉,奢靡助貪賄
2.杜絕享樂思想,奢靡享樂不是福
3.摒棄面子觀念,腐敗毀家只會讓顏面掃地
4.不搞攀比,比奢比闊只會讓腐敗分子找到機會
5.勤勞旺家,花自己賺來的錢*踏實
6.節儉持家,培養合理的消費觀
7.培育勤儉家風,抵擋腐敗侵蝕
……
第四章 無欲則剛,淡看名利傳淡泊家風
第五章 公道正派,剛正不阿傳正直家風
第六章 遵紀守法,不碰腐敗“高壓線”傳守法家風
第七章 自律自省,以身作則端正家風
第八章 細定家規,嚴加約束杜絕家庭腐敗行為
第九章 嘉言懿行,垂教后輩堅守廉潔底線
第十章 共防貪賄,構建家庭防腐銅墻鐵壁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 節選
《清風傳家 嚴以治家》: 1.家風源流遠長,中華家風源流淵遠 在歷史的長河中,傳承不息的優良家風就像一盞盞長明之燈,那澄明清亮的光輝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泉,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優秀的中華家風滋養了一代代優秀的中國人,讓中華文化始終充滿活力,而且源遠流長。 “家風”一詞*早出現在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岳的筆下。當時,與潘岳并稱“雙璧”的夏侯湛將《詩經》中只有目錄,沒有內容的六篇“笙詩”補綴成了《周詩》。潘岳讀到夏侯湛撰寫的《周詩》后,認為這些詩篇中反映了孝悌的美德,適合與友人唱和。于是,潘岳寫下了《家風詩》:“綰發綰發,發亦鬢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專靡有,受之父母。鳴鶴匪和,析薪弗荷。隱憂孔疚,我堂靡構。義方既訓,家道穎穎。豈敢荒寧,一日三省。” 潘岳在這首詩中并沒有詳細描寫自己的家世,而是通過贊美自己家族的傳統,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底蘊深厚、家風井然的大家族。 “家風”一詞在西晉出現并流行,與“大家族”在社會上的統治地位有關。無論是具備武裝力量的地方豪族,還是在政治上累世顯貴,壟斷了大部分社會資源的世族,無不以家風自矜。樹立家風,也成了當時的世家大族對抗皇權,鞏固階級地位的手段。 到了南北朝時期,“家風”的概念流傳更廣,不少史書中都出現了“家風”一詞。比如,《北齊書》中的“少而清虛寡欲,好學有家風”,《周書》中的“昶年十數歲,為《明堂賦》。雖優洽未足,而才制可觀,見者咸日有家風矣”等。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家風”被代代傳承了下來。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家風被不斷賦予新的含義。今天,我們可以將家風理解為一個家庭的風氣、傳統和文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個家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也會形成特有的家風,家風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體現為家族的獨特習俗和家庭成員特有的精神風貌,家庭成員的舉手投足間,就已經體現了家風。 優良家風對于社會、國家和民族的作用也不言而喻。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由千千萬萬個家庭組成。從優良家風中孕育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像一根根鋼鐵鑄造的骨架,支撐著社會的健康運行,保障著國家的穩定發展。同時,歷代先賢的品格與智慧在代代傳承的家風中被繼承和發揚,這在無形中推動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積淀和發展。 家風關乎一個家庭、家族的興衰,也關乎社會、國家、民族的發展。中國人歷來注重家風的建設和傳承。《禮記》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人的傳統立身之道,“齊家”在前,“治國”在后,說明了我們重視家風的傳統古已有之。中國歷史上也留下了許多傳頌千古的優良家風,以及繼承和發揚了優良家風的優秀人才。 《顏氏家訓》提倡“導習”與“教誨”,為后世的家規、家訓提供了優秀的范本,是“家訓之祖”;傳頌千古的《誡子書》體現了諸葛亮教子的苦心,也是父母勉勵子女好學上進的“經典”;《錢氏家訓》和英才輩出、人才鼎盛的錢家是家風建設和傳承的典范。 吳越錢家是一個歷史悠久、家風純正的大家族。“英才輩出”是人們對錢氏家族的**印象,如果我們將歷史上所有的錢氏名人的名字統計起來,一定會得到一份長長的名單。當代科學界、文化界的錢氏學者和名流就多達100多位,其中包括“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以及文學家錢鐘書、史學家錢穆等。回顧這些錢氏名人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們無一不是《錢氏家訓》的忠實踐行者。 比如,被譽為“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人生經歷和愛國情懷就與《錢氏家訓》中的“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不謀而合。 ……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 作者簡介
杜剛,哲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現任中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兼任山西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山西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山西省人才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科研方面,參與***課題2項,主持和承擔省部級課題12項,曾獲得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研究一等獎,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獎;出版專著《全球化視域下文化創造力研究》(人民出版社),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理論探索》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朱世方,男,1973年生,河南商丘人,本科學歷,高級政工師,中石化中原油田技術監測中心黨委書記。長期從事國有企業黨建、紀檢監察和群眾工作。先后榮獲“河南省優秀團干部”“中石化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