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現代中國哲學研究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0323
- 條形碼:9787520390323 ; 978-7-5203-903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中國哲學研究論集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李存山先生研究現代中國哲學之成果,既有對馮友蘭、張申府、張岱年、朱伯崑、牟宗三、唐君毅、成中英、杜維明等現代中國哲學家、哲學史家思想的分析,也包括對傳統與現代之關系的思考,以及對改革開放40年中國哲學學科發展的反思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李存山先生的學思歷程和當代中國哲學的發展歷程。
現代中國哲學研究論集 目錄
舊邦新命——馮友蘭先生的文化情懷和文化觀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今昔評
張申府的“大客觀”思想——兼論其對張岱年思想的重要影響
默而好深湛之思誠而刨綜合之論——張岱年學術生涯錄
并非“陳跡”——張岱年先生早期哲學思想的今日啟示
張岱年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思維類型——祝賀《張岱年全集》出版
充生以達理勝乖以達和——張岱年先生論人生之道
新唯物論:“接著”氣論講
張岱年先生學術思想述要
張岱年先生的學術方向
張岱年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研究
三春之暉——憶恩師張岱年先生
張岱年先生論“和諧”
“三事”之說與文化的五要素
張岱年先生的兩個重要理論貢獻——紀念張岱年先生逝世三周年
重讀張岱年先生的《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紀念張岱年先生逝世十周年
將愛國之心轉化為求真之誠——抗戰時期的張岱年先生
解析、綜合與理論創新——張岱年先生的哲學思想和文化觀
現代易學之“不占”——讀朱伯崑先生的《易學哲學史》
從《易學哲學史》看當前中國哲學史研究
“一心二門”與“一本多級”
人文精神與心靈境界——唐君毅哲學思想的一種解讀
“天人新論”與本體詮釋學
“道德性”和“精神”的人文主義
五四運動與文化轉型
儒學傳統與“五四”傳統
學術之正與學者之德——讀書札記兩則
不必都是“純學術”
中國哲學研究40年
后記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今昔評
張申府的“大客觀”思想——兼論其對張岱年思想的重要影響
默而好深湛之思誠而刨綜合之論——張岱年學術生涯錄
并非“陳跡”——張岱年先生早期哲學思想的今日啟示
張岱年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思維類型——祝賀《張岱年全集》出版
充生以達理勝乖以達和——張岱年先生論人生之道
新唯物論:“接著”氣論講
張岱年先生學術思想述要
張岱年先生的學術方向
張岱年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研究
三春之暉——憶恩師張岱年先生
張岱年先生論“和諧”
“三事”之說與文化的五要素
張岱年先生的兩個重要理論貢獻——紀念張岱年先生逝世三周年
重讀張岱年先生的《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紀念張岱年先生逝世十周年
將愛國之心轉化為求真之誠——抗戰時期的張岱年先生
解析、綜合與理論創新——張岱年先生的哲學思想和文化觀
現代易學之“不占”——讀朱伯崑先生的《易學哲學史》
從《易學哲學史》看當前中國哲學史研究
“一心二門”與“一本多級”
人文精神與心靈境界——唐君毅哲學思想的一種解讀
“天人新論”與本體詮釋學
“道德性”和“精神”的人文主義
五四運動與文化轉型
儒學傳統與“五四”傳統
學術之正與學者之德——讀書札記兩則
不必都是“純學術”
中國哲學研究40年
后記
展開全部
現代中國哲學研究論集 作者簡介
李存山(1951-),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并《中國哲學史》雜志主編、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并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曾任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和文化的研究,出版著作《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商鞅評傳——為秦開帝業的改革家》《中華文化通志·哲學志》《智慧之門·老子》《中國傳統哲學綱要》《氣論與仁學》《新三字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1986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