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疆是個好地方:西部生命的變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19004
- 條形碼:9787566019004 ; 978-7-5660-190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疆是個好地方:西部生命的變奏 內容簡介
《西部生命的變奏》是作者改革開放以來所發表的報告文學作品的精選集。這些作品熱情地謳歌了西部大開發中團結拚搏、甘于奉獻、克難制勝的新疆石油石化人、兵團戰士、水利水電地質勘探者,以及民間文學工作者的愛國愛疆的精神風貌。這些作品緊扣時代脈搏,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語言樸實,文字簡練,人物形象生動。具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品位。
新疆是個好地方:西部生命的變奏 目錄
彩虹,從他們腳下升起
柳溝魂
萬水千山總是情
魂系邊陲
昆侖壯歌
克拉瑪依印象
朝暉盡染博格達
縛住蒼龍
龍是怎樣騰飛的
后記
新疆是個好地方:西部生命的變奏 節選
《新疆是個好地方:西部生命的變奏》: 十分有趣的是,我們從這些拓荒者后代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很奇妙的現象:他們不僅有著高于他們前輩的身材,而且健美的體魄、英俊的面孔,也遠遠優于他們的前輩。無論在烏魯木齊,還是在沙漠邊緣的農場,抑或是氣候干燥的小鎮,都會發現一種在其他省市難以看到的優勢。挺拔帥氣的男子漢,渾身透著陽剛之氣;一米七以下的男子便自視“半殘疾”,走路不愿抬頭。而那些亭亭玉立、洋溢著現代氣質的姑娘,更是隨處可見。她們身高大都不下一米六五。白皙的臉蛋,標致的體型,典雅的儀態,常常令內地姑娘欽羨不已,自慚形穢。一些到新疆采風的作家、藝術家談及新疆的年輕一代,無不感慨萬端,好像連形容詞都不夠用似的。有一位足跡遍布全國的作家朋友,剛進烏魯木齊,就被新疆姑娘的魅力所征服。他漫步街頭巷尾,流連忘返,*后的評價是:“五岳歸來不看山,泰山歸來不看岳——蓋啦!”這或許是由于他過于偏愛,但新疆的年輕人的確蘊含著一種獨特之美。每年不知有多少新疆姑娘踏人內地的藝術團體、高級賓館和民航的大門,成為理想的模特、演員、高級服務員和空中小姐。僅從這幾個窗口看一看,就可知新疆的年輕人具有何等的魅力。 然而,美自何來?灼人的熱浪?逼人的風沙?還是襲人的風雪?世界上離海洋*遙遠的西部,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難道是育美之地嗎? 這確乎是個不解之謎,又確乎是個值得探討值得玩味的問題。 除了文化、經濟環境諸多方面的原因之外,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西部人的血管里流淌著的血液是混合型的,是一種方方面面的融合和交互。歷史從蒙昧走向文明的每一步都證明人類正是在頻繁的流動和交往中創造著生命的活水,顯示著生命的頑強。西部人的后代也許就是由于他們前輩的遠緣婚配而顯示了一種令人喜悅的優勢。 醫學遺傳學家提供的資料已經證明,同省與異省婚配所生子女,其形態發育有著明顯的差別。據廣東省湛江市對六所幼兒園的565名5-6.5歲的兒童形態發育(包括身高、體重、頭、胸)的調查,在同樣環境和營養條件下,異省婚配的子女普遍優于同省婚配的子女。 國外也有這方面的例證。1958年對瑞士地區某村莊同村(系)和異村(系)婚配的子女的身體測量發現,異系婚配群成年子女的平均身高較同系婚配的高1.81-2.3厘米。 只可惜中國人的異省婚配率太低。像湛江市這樣的沿海地區的開放城市,僅僅達到10.9%。而日本的中等城市的異省婚配率平均達到41.8%。這種懸殊是否也顯示了某種不同的文明程度呢?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人口頻繁流動的移民區,具有異省婚配的優越條件,但所占比例有多大,卻無人做過調查。假如把生產建設兵團的百萬職工作為一個群體看待,它的異省婚配率可能居全國之首。29個省市自治區的人都可以在這個群體中觸摸他們祖先的血脈,但又很難找到純而又純的原籍人。相當多的職工家庭都是一個習俗不同、語言各異的小群體。山東“大蔥”,湖南“辣子”,山西“醋罐”,甘肅“洋芋”……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又滋生了新的嗜好。上海“鴨子”。湖北“侉子”,河北“老坦兒”,新疆“白坎兒”(當地方言,意為白白的,無用的。)……南腔北調,各有韻味。但他們的后代大都操著標準的國家通用語言。假如是兩個不同民族組成的家庭,那更有意思了,各種語言交替使用,簡直像唱歌一樣優美動聽。這種奇特的現象常使語言學家瞠目結舌。 在現代優生學看來,遺傳上的相似個體的混雜,將給人類帶來難以預料的好處。一個地區異省(包括不同民族)婚配的比率愈高,愈有利于人口素質的提高。這方面的例子俯拾即是。 且說石河子、奎屯、五家渠、阿拉爾……這些從戈壁荒原上拔地而起的綠洲新城,曾經震撼過多少人的心靈。人們謳歌它,贊美它,把它視為人類改造自然的舉世無雙的典范。殊不知,在這場驚天動地的事業中,人類對自身的改造比之對自然的改造其意義更加深遠,其成就更加輝煌。 正是這場與自然界的搏斗,為來自東西南北的拓荒者提供了一個共同營造新巢、締造新世界的機遇。 他和她,素昧平生,卻走進了一間宣傳窩棚;她和他,在創業中結識,也走進了一間泥屋。不問籍貫,也不管習俗。結合就是一切。于是,一個個新生命呱呱墜地了。連他們自己也不曾料到,兩個小小的細胞凝成的竟是一個那么健壯那么聰明活潑的小天使。10年,20年,30年,隨著白楊林帶的形成,拓荒者的第二代,第三代,奇跡般地長成了參天大樹,成為多血質的西部新生代。 只要看看這一茬人的形態發育和智商水平,便可知生產兵團的群體優勢之所在了。 讓我們先看看這個只有1.6萬人的、地處梧桐林深處的農六師一〇三團吧。1984年以來,這個團場平均每年考入大學的中學畢業生都在75人以上。這幾乎相當于一個擁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口的大縣錄取的人數。而且年年都有幾只“金鳳凰”挾著西部風沙闖進北大、清華、復旦、南開、中山等令多少考生垂涎欲滴的高等學府。進校時,他們的考分常常招來不屑一顧的目光,但兩年之后,他們的成績便讓人刮目相看了。成為博士、研究生和取得碩士學位的學生也大有人在。 ……
新疆是個好地方:西部生命的變奏 作者簡介
吳連增,男,漢族。1936年出生,1955年中學畢業后集體支援新疆。歷任《新疆文學》副主編、《中國西部文學》主編、新疆作家協會副主席等。現為中國作協會會員、新疆文史館館員、新疆作家書畫院副院長。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