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消費主義批判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8252
- 條形碼:9787520388252 ; 978-7-5203-882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消費主義批判研究 本書特色
自20世紀初在美國興起后,消費主義得到廣泛的關注,從哲學、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生態學、符號學等各個視角出發的研究不斷出現。國外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而國內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入。因此,加強對消費主義問題的研究,進而運用馬克思的基本觀點分析研究消費主義現實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消費主義批判研究》就中國的消費主義問題進行分析與批判。**部分,基本概念梳理。第二部分,分析當代中國語境中消費主義的典型表現形態及其社會文化根源。第三部分,對消費主義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進行反思與批判。
消費主義批判研究 內容簡介
《消費主義批判研究》根據表現形態和社會成兇的不同,將當代中國語境中的消費主義概括為意義匱乏型消費主義、身份建構型消費主義和壓力釋放型消費主義三種基本類型。在此基礎上,分析傳統、現代、后現代的社會文化因素對當代中國消費主義的影響,揭示人們潛含在消費主義當中但又被消費主義所扭曲的崇尚自由、追求平等、彰顯個性等合理需求,反思消費主義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內在矛盾和歷史局限性,從馬克思主義的異化消費、消費主義的主體、消費主義倫理以及消費主義的內在邏輯四個角度批判消費主義所造成的鋪張浪費、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等一系列消極后果。
消費主義批判研究 目錄
**章 需要與欲望
**節 人之區別于動物的需要與欲望
第二節 對待需要和欲望的不同態度
第三節 需要與欲望的關系
第二章 消費與消費主義
**節 消費概念及其歷史演變
第二節 消費主義概念的辨析與界定
第三節 消費主義的研究視角
第二部分 當代中國消費主義表現形態及其社會文化成因
第三章 消費:審視當代中國社會的一個總體性批判視角
**節 消費在傳統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二節 消費的地位與作用在現代社會中的歷史性變化
第三節 消費視角下的當代中國社會生活
第四章 意義匱乏型消費主義及其成因探析
**節 意義匱乏型消費主義性質、特征與表現形態
第二節 意義匱乏型消費主義成因探析
第五章 身份建構型消費主義及其成因探析
**節 身份建構型消費主義性質、特征與表現形態
第二節 身份建構型消費主義成因探析
第六章 壓力釋放型消費主義及其成因探析
**節 壓力釋放型消費主義性質、特征與表現形態
第二節 壓力釋放型消費主義成因分析
第三部分 消費主義批判與揚棄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的異化消費批判
**節 馬克思的異化消費批判
第二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異化消費批判
第三節 異化消費批判理論評析
第八章 消費主義的主體批判
**節 基于全面性的主體批判
第二節 基于自由性的主體批判
第三節 基于有限性與無限性的主體批判
第四節 基于責任的主體批判
第九章 消費主義倫理批判
**節 “倫理”作為消費主義批判的視角
第二節 從三個方面展開的消費主義倫理批判
第十章 消費主義的內在批判
**節 消費主義的外在批判限度
第二節 對欲望和消費主義的內在批判
第十一章 消費主義的揚棄
**節 異化消費的克服與揚棄
第二節 在中國揚棄消費主義的可能性條件與途徑
參考文獻
后記
消費主義批判研究 節選
隨著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干預政策和社會福利政策的普遍實行,資本主義國家既糾正了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又改善了無產階級的生活狀況和經濟地位,緩和了經典馬克思主義所分析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同時,核技術、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技術革命的出現,使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成倍增加,資本主義非但沒有滅亡的跡象,相反卻有進一步在全球發展的態勢。針對資本主義的這種新的發展態勢,萊斯和阿格爾否定了經典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危機理論,而以生態危機理論代之。 根據萊斯和阿格爾的生態危機理論,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理論已經過時而不能解釋資本主義的繼續存在和發展,也不能為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提供理論指導,必須根據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新危機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而這種新危機就是超越了個人或階級利益的生態危機。在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日趨緩和的情況下,受資本積累的利益驅動,不斷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對自然界和無產階級的開發和掠奪。同時,為維護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資本主義在改善無產階級的福利待遇之外,通過消費貸款、廣告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刺激無產階級進行消費,提高無產階級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欲望,從而使得資產階級的生產和無產階級的消費同時形成不斷擴張的趨勢。資本主義國家的合法性就這樣通過不斷提供消費品而得以存在和發展,而無產階級則通過消費這些具有等級標志的奢侈品來補償自己的艱辛勞動,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滿足。但這些消費品大多是以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動植物的滅絕、土地的沙漠化、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等生態災難為代價的。 據此,萊斯和阿格爾認為,資本主義的危機已經由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并參照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而構造出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異化消費理論。技術進步和福利政策的實行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雇傭勞動本質,破碎化的、被動的和外在的勞動對于無產階級來說,仍然是單調、乏味、無聊、缺乏自由和創造力的過程。因此,無產階級便從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試圖在消費領域尋求創造性和自由。在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有消費而不是勞動才能體現無產階級的主體性,只有在消費中而不是在勞動中無產階級才能體會到幸福,無論消費是否需要,消費都成了無產階級的避難所。但是,無產階級在消費中也同樣沒有真正的創造性和自由,沒有真正的幸福,因為這一切都是以雇傭勞動為代價的,并且恰好是再生產出這種雇傭關系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這樣一種被鼓勵和刺激起來的過度的、虛假的消費必然引發比經濟危機更具破壞性的生態危機。而生態危機的*終爆發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社會消費希望的破滅,從而引發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根本性變革。阿格爾曾論述道:“正是在我們稱為期望破滅了的辯證法的動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進行社會變革的有力的動力。”① 顯然,萊斯和阿格爾等早期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的這種通過“期望破碎”產生的消費心理變革來抵制異化消費從而自動地消除生態危機的理論邏輯是不可能轉化為歷史現實的。同時,由于不涉及資本主義的所有制而只是對生產資料進行民主管理,生態馬克思主義的這種設想,不僅解決不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態危機和消費異化問題,更解決不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相反,卻可能造成新的生態環境災難和人道主義災難。為此,另一位生態馬克思主義者奧康納,在萊斯和阿格爾的生態危機理論基礎之上將資本主義危機總結為經濟危機與生態危機并存的雙重危機,并進一步構想了萊斯和阿格爾曾設想的生態社會主義理論,進一步完善和補充了生態馬克思主義。奧康納根據馬克思的新陳代謝思想分析了全球化資本主義的不平衡發展造成的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并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資本和資本積累理論分析了全球性生態危機的內在根源。 ……
消費主義批判研究 作者簡介
杜早華,1979年9月生,祖籍江西撫州。2012年6月畢業于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獲得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南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消費社會、消費文化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項目1項、省級項目4項,參與完成國家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5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合著2部。在《道德與文明》《倫理學研究》《廣西社會科學》等報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