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韓愈在潮州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48014
- 條形碼:9787218148014 ; 978-7-218-1480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韓愈在潮州 本書特色
生動展示絢麗多彩的潮州文化圖景 書寫潮州對中華文明史的突出貢獻 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為了讓社會各界能進一步了解和認識潮州文化,潮州市委宣傳部與廣東人民出版社聯合打造《潮州文化叢書》,2021年出版輯共10種,以全新視角引領人們領略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蘊和非凡魅力。
韓愈在潮州 內容簡介
本書為“潮州文化叢書 本書為“潮州文化叢書??**輯”中的一種,主要述評韓愈在潮期間的作為,介紹潮人緬懷韓愈的文物勝跡、歷代評論韓愈治潮的有關文獻等。全書由韓愈簡介、韓愈與潮州文化、韓愈在潮州的遺跡、潮州紀念韓愈的文物勝跡、韓愈貶潮詩文匯編和歷代詠韓詩文、史料選輯六部分組成。書稿內容豐富,資料詳實,比較完整地反映了韓愈在潮州的作為及其影響。叢書的出版發行,不僅有利于打造潮州特色文化品牌,更有利于實現潮州文化“走出去”,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韓愈在潮州 目錄
一、韓愈簡介
二、韓愈與潮州文化
(一)唐代的潮州
(二) 韓愈在潮州的作為
(三)韓愈在潮州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四)韓文在潮州的傳播及影響
(五)有關韓愈的民間傳說
(六)昌黎與大顛
三、韓愈在潮州的遺跡
(一)白鸚鵡賦碑
(二)鳶飛魚躍碑
(三)靈山寺留衣亭
(四)祭鱷舊址
(五)馬嘶巖
(六)韓崠籠云
(七)叩齒庵
(八)韓木
(九)曹娥碑題名
(十)謁少室李渤題名
(十一)天慶觀木龜
四、潮州紀念韓愈的文物勝跡
(一)潮州韓文公祠
(二)昌黎舊治坊
(三)泰山北斗坊
(四)景韓亭
(五)韓江 韓山
(六)昌黎路
(七)城南書莊 韓山書院
(八)思韓堂
(九)盍簪亭 南珠亭 八賢堂 九賢堂
(十)仰韓閣
五、韓愈貶潮詩文匯編
(一)文
(二)詩
六、歷代詠韓詩文、史料選輯
(一)唐代
(二)宋代
(三)元代
(四)明代
(五)清代
后記(初版)
跋(二版)
后記(增訂本)
韓愈在潮州 節選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兩廣總督吳興祚參謁潮州韓文公祠后,題詩勒石,其后半謂:“文章隨代起,煙瘴幾時開。不有韓夫子,人心尚草萊。”在這位吳制臺心目中,若非韓愈被貶來潮,潮州民眾將無法擺脫蒙昧狀態。這當然是高度夸張、近乎神化的詩歌語言。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潮州文化發展史上,韓愈確實有過獨特的、不可低估的貢獻。對此,大量的文獻、碑刻實物,皆言之鑿鑿。而“江山易姓為韓”的事實,更是韓愈在潮人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好證明。 ——韓愈與潮州文化 平心而論,韓愈在潮州的作為,并非驚天動地的壯舉。論政績,他或許還不如后代那些筑城、修堤、造橋的官員;論權位,他生前的*高職務不過是侍郎,遠不及歷代來潮的名公巨卿;論任職時間,他更似匆匆過客。但是,在潮州發展史上,韓愈的地位*高,對后代的影響*深遠。正如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的:“公去國萬里,而謫于潮,不能一歲而歸……而潮人獨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愴,若或見之。”“潮人之事公也,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之所以如此,當有深刻的原因。 首先,韓愈的治潮方針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因此他成為潮州發展史上一位承先啟后的轉捩性人物。在漫長的古代社會中,儒家學說一直是統治者的精神支柱,是確立與維護統治秩序的指導思想。唐代是封建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但就全國范圍而言,這種發展是很不平衡的。特別是那些“山高皇帝遠”的邊緣地區,往往成為封建鏈條中的薄弱環節。因此,作為儒家道統繼承人、儒家積極用世精神體現者的韓愈,從儒家立場出發而制定出來的“以德禮為先,而輔之以政刑”的治潮方針,既符合大一統國家的根本利益,又對健全潮州的統治秩序,發展經濟、文化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對此,明宣德年間的潮州知府王源有過中肯的論述。他稱頌韓愈:“學吞魯生,賢負伊鼎;文則變雅,行乃規物。其為政也毅以斷,其律身也耿而剛。”“刺潮八月,興學范民;存恤孤煢,逐遠惡物。”“撥偽反真,剔腐除蠹,以興典憲;進諫陳謀,秋霜凜冽。使君臣以位,父子以親;家國致理,鬼神革奸;人道益明,儒道益尊。”(《增修韓祠之記》)正因如此,千百年來,韓愈被歷代治潮者視為典范,當成學習的榜樣,甚至奉若神明,也贏得了潮州士庶的深切懷念和頌揚。 其次,韓愈治潮措施得當,成效斐然。他對潮州*大的貢獻是振興文教一事。如前所述,潮州興學,非自韓愈始,但因主事者舉措不當而難以持之以恒,以致韓愈蒞潮時,“此州學廢日久”。韓愈高明的地方在于,大膽啟用當地人才主持學政,從而使文教事業不會因主管官員的變遷而受到影響。這一決策可以說是開潮州風氣之先。在趙德及其繼承者們的辛勤努力下,潮州文教終于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 “學校和人才的關系,自古以來就非常密切。孔子在魯國推崇‘有教無類’,因之東魯人才就出得很多,直到西漢之初,學者還多數來自東方。”但人才的培養又絕非朝夕之間所能造就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到北宋時期,潮州遂贏得了“海濱鄒魯”的美譽,成為一個人才輩出的邊城。南宋乾道年間的潮州太守曾造曰,潮州文物之富,始于唐而盛于宋,因為“爰自昌黎韓公以儒學興化,故其風聲氣習,傳之益久而益光大”。這是“學校作成積習之所致也”這些話,可說是中肯地評價了韓愈在潮州文化發展史上的杰出貢獻。 正因為韓愈興學的做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體現了潮州人民群眾尊重知識的心愿,為迅速起步的唐代潮州經濟注入了旺盛的精神活力,所以歷代治潮者奉韓愈為表率,皆以興學為首務。至南宋時,除州學、縣學外,潮州已正式設立韓山、元公兩所書院。當時潮州的人口總數只有14萬多人,而每科參加考試的士子*多時竟達1萬多人,比例達到14∶1。登進士第者也從唐代的3名激增至172名。難怪宋元間修成的《三陽志》以自豪的口氣說:“潮二書院,他郡所無;文風之盛,亦所不及也!”因學韓而興學,在興學中益尊韓,這一良好的風氣形成了良性循環,而韓愈在潮人心目中的地位也隨之與日俱增。 此外,韓愈作為一位政治上受到打擊,自身難保的罪臣,盡管家庭和個人都遭受到諸多不幸和磨難,但是他不消沉頹廢,不肯沿襲“大官謫為州縣,簿不治務”即躺倒不干的陋習,反而不遺余力地為地方做好事,這種積極用世的精神,也是其贏得后人景仰的重要原因。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輝煌地位,加上宋代大文豪蘇軾的極力推許,亦是韓愈在潮人中影響至巨的不容忽略的因素。在潮州,士人學子固然尊韓,農工也不例外,而商界甚至把他奉為不祧之祖。現存蘇州、立于康熙初年的《潮州會館記》云:“我潮州會館……敬祀靈佑關圣帝君、天后圣母、觀音大士。已復買東西旁屋,別祀昌黎韓夫子。”商務組織中尊關帝、祀天后、拜觀音,到處皆然,而奉祀韓夫子,實為潮商所獨有。韓愈在潮州各階層人士心目中的地位于此可見一斑。 “去京華萬里,化蠻煙瘴雨,胥澤詩書,從此遂稱名郡。”韓愈在歷史文化名城潮州的形成和發展上,特別是在其文化史上,確有不容抹殺的地位和影響,以至于潮州山水易姓為韓。自宋代以來,對韓愈的評價,見仁見智,眾說紛紜。毋庸置疑的是,在歷代潮州尊韓活動中,確也夾雜著宣揚天命王權、神化名人、維護綱常名教等文化糟粕。但是,后人的尊韓是一回事,韓愈治潮又是一回事。作為有時代局限的官吏、文人,韓愈當然不可能超越歷史。但只要他的所作所為有助于當時社會的發展,我們理所當然給予他應有的肯定。 ——韓愈在潮州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圖 韓文公祠屋角嵌瓷藝術 韓文公祠在祠址的選擇和整個建筑格局上都是十分成功的。其一,有著水色山光護古祠的良好景觀;其二,主體建筑正處于筆架山主峰的中軸線上,修建時又讓主座后退緊靠山峰,使左右的象山、獅山顯得前突,成拱衛環抱之勢,從而增強了祠宇肅穆幽深的氣氛;其三,把高度定在海拔40米左右,恰到好處地構成了令瞻仰者肅然起敬的仰視角度;其四,充分發揮了古跡的作用,把傳說中十分神奇的橡木和祠宇結合在一起,使謁祠者在特定環境中浮想聯翩,對先賢緬懷憑吊的情思油然而生。 圖 韓文公祠門匾、木牌匾 韓文公祠的建筑古樸典雅,獨具一格。祠體正面墻壁用堅實的水磨古磚砌筑,磚縫吻合緊湊,平直整齊。磚墻與梁桷銜接處,皆按不同弧線精工雕磨,使磚木緊密貼合。從遠處望去,青綠色的墻面,襯托著正門匾額“韓文公之祠”五個藍色隸書字,給人以清淡文雅、沉靜端肅的感覺。祠體屋脊高峻,山墻厚大,結構軒昂高敞,與祠前的51級石磴道配合,越發顯得氣勢雄偉巍峨。1985年修建時,人們又將祠前近百尺長的甬道加鋪石板,中間豎立一座8米高的白石牌坊,坊前架設一座天橋式31級的石階。1988年又在祠后山腰上建雙層“侍郎閣”。于是,沿著筆架山主峰中軸線,天橋、牌坊,甬道、石階,平臺、祠宇、高閣,錯落有致,層次井然,各具特色又渾然一體,引人步步高升而漸入佳境。1989年由泰國丁氏宗親總會捐資,在韓祠北側興建“允元亭”。1991年于祠前甬道南側建當代碑廊,匾曰“天南碑勝”,該廊共立當代名流書法作品41幅。2002年于主祠南側辟建“天水園”,立“韓愈別趙子”石雕塑。2009年于天水園后方半山平臺辟建石雕壁畫長廊和“韓愈勤政廉政展覽館”,其中韓愈勤政廉政展覽館被評為“全國廉政教育基地”。2010年于主祠北側新辟“橡木園”,從韓愈故鄉河南移栽橡木30多株。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為該園題寫400多字的王大寶《韓木贊》一文,遂建成一巨幅竹簡造型幕墻,亦使園區增色不少。近年來,隨著各種配套景觀的相繼建成,如今的韓文公祠已成為粵東一處人文內涵豐富且品位優雅的旅游勝地,亦是海內外游客抵潮的必游之地。可以預見,隨著園區改建總體規劃的逐步實施,韓文公祠必將成為一處內涵更豐富、景色更迷人的文物旅游區。 圖 “韓愈別趙子”石雕塑 ——潮州韓文公祠
韓愈在潮州 作者簡介
曾楚楠,1941年9月出生于廣東潮州,畢業于廣東金山中學。自1984年起歷任潮州市韓愈紀念館館長、潮州市博物館館長、潮州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已出版《韓愈的一生》(合作)、《韓愈在潮州》、《潮州工夫茶》、《蓮山詩集點注》、《潮州廣濟橋》、《拙庵蕪稿》、《拙庵論潮叢稿》、《拙庵文叢》(共四冊)等專著。主編《潮州文史資料》《潮州詩詞》等刊物近50冊,先后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現為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顧問、潮州詩社首席顧問。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