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馬橋:董其昌故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8465
- 條形碼:9787547518465 ; 978-7-5475-184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橋:董其昌故里 內容簡介
明代書畫大家董其昌(1555~1636),是馬橋吳會人。其藝術成就舉世公認,其人生經歷堪稱傳奇,而關于其出生地曾經一度竟然成為懸疑話題。缺乏對其家族前輩及少年董其昌的生活空間的研究,以致世人熱衷的董其昌研究存在著重大缺憾。董其昌故里,是在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南部,史稱“吳會里”。 吳會里一度顯赫于江南,名垂史冊,是上海地區明清進士出生地*集中的地區。竹岡董氏家族在這里繁枝散葉,耕讀傳家,是上海地區明清進士*多的家族,聞人輩出,名揚江南。吳會里的明代藍印花布是我國已發現*早的織布實物。董其昌的前輩們在這里生活得有滋有味,留下的文化遺產數不勝數,無疑是黃浦江畔*為耀眼的書香之地,是彰顯江南文化的經典個案?上叭宋丛錾钊胙芯亢蛷V泛宣傳。因此,本書描繪了在江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董其昌故里的文化生態空間,讓今人深入了解董其昌故里,不但有助于理解董其昌的藝術人生,且有助于理解上海地區江南文化的歷史形態。
馬橋:董其昌故里 目錄
歷史地圖
竹岡董氏
上海竹岡董氏溯源
竹岡《董氏族譜》
董氏《竹岡阡表》
董氏墓園“金鉤釣月”
明代董氏墓志碑刻
董家老宅“云間三鳳”坊
閔行老鎮董園
董恬為官清正
隱君董懷
七休居士董宜陽
董傳策傳奇
少年董其昌
董其昌畫像
董其昌《自誥身帖》
董其昌《自書敕誥冊》
董其昌致董祖源札頁
董其昌墓
董氏族人書目
董紀《西郊笑端集》
董含《三岡識略》
董氏幸有賢夫人
董其昌留下“江南**牡丹”
沙港古風
勝跡遺址
元末明初外來戶
董紀西郊草堂
明代織布采桑
明代耕讀人家
明代《曲水園圖》
吳會里進士名錄
明代御敕龔情碑
莫如忠致董宜陽札頁
竹岡黃氏家族
俞塘鈕氏家族
歷代鄉土風情詩選
明清本土畫家
吳會遺存
三岡浪涌成
唐宋風物
吳會街興衰
明代道士度牒
明代漆盒
明代服裝頭飾
明代藍印花布夾被
古老的本地方言
幸存石橋
手帶獅舞
特產豆腐干
逢熟吃熟
植棉織布
農家服飾
釀酒榨油
馬橋老東街遺存
老街徽幫人家
沙脊街與白沃廟
紫藤棚鎮遺址
吳會書院遺址
荷巷橋金氏義莊遺址
俞塘民眾教育館遺址
馬橋今貌
鄉村振興示范村
新建居民社區
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
上海市閔行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地方文史資料叢書
馬橋:董其昌故里 作者簡介
張乃清,1949年11月生,上海本地人。1968年本地插隊落戶。1979年任上?h滬劇團編劇。1984年10月起,先后從事群眾文化、公共圖書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曾任《黃道婆研究》《張充仁研究》《民俗上海·閔行卷》副主編。主編閔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著有《秦裕伯研究》《鈕永建與俞塘民眾教育館》《上海鄉紳秦榮光秦錫田》《上海鄉紳侯峒曾家族》《上海鄉紳李待問》《鄉間集鎮:召稼樓荷巷橋》《老閔行記憶》《閔行往事》《滬諺新編》《馬橋手獅舞》《七寶皮影戲》《莘莊鉤針編結》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