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青春的凝視:電影文本及作者深度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42350
- 條形碼:9787567142350 ; 978-7-5671-423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春的凝視:電影文本及作者深度解讀 內容簡介
本書為運用專業電影理論對中外經典和熱門電影進行專業解讀的論文合集,作者是上海電影學院電影學的研究生,他們以青年人獨特的興趣和視角,運用專業理論對30個電影文本和電影導演進行了分析解讀。觀點新穎獨到,解讀如同揭秘解謎,層層深入,引人入勝。該書集中呈現了上海電影學院研究生教育的實力和水平,將滿足全國各高校上萬名戲劇影視學研究生,數十萬名戲劇影視學本科生,乃至更廣泛的人文學科大學生、高考藝考生,和對電影感興趣的影迷們對理解電影、學習專業寫作的需求。
青春的凝視:電影文本及作者深度解讀 目錄
序
導演研究(華語篇)
環形敘事中的性別形象與身體圖景:謝飛電影研究
臺灣新電影與本土經驗
——論侯孝賢的歷史尋根意識
胡金銓電影里的儒釋道文化建構
畢贛電影創作研究
漂泊·古板·放逐
——婁燁電影中的武漢城市想象
導演研究(海外篇)
禪宗靜趣與民族風雅:小津安二郎導演風格研究
福柯“異托邦”理論視野下蒂姆·波頓的奇幻空間建構
伊納里多“隔閡三部曲”網狀敘事分析
德里克·賈曼導演藝術研究
無緣社會的尋父癥候
——細田守家庭母題中的父親形象
保羅·索倫蒂諾的電影符號學研究
作者論視域下的荻上直子電影研究
電影文本研究(華語篇)
當下現實題材電影意識形態表達研究
——以《我不是藥神》為例
無孔不入的權力無處不在的規訓
——以《狗十三》為例
《塔洛》:當代中國少數民族電影中的民族主體建構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國古典神話的現代創造
從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解讀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從聲音提示看非線性敘事電影的敘事結構
——以《地球*后的夜晚》為例
論電影《荒城紀》的荒誕性
徐克“狄仁杰”系列電影的視覺特色解析
女性主義視角下的身份敘事
——以《送我上青云》為例
電影文本研究(海外篇)
《穆赫蘭道》:多重夢境中的集體焦慮
《羅馬》:父權制社會中缺位的男性
鏡像迷魂:精神分析學視角下的《迷魂記》解析
電影《燃燒》的人物建構與本體論思考
從精神分析角度解讀電影《肉與靈》
鏡像之維下主要人物設置的“兩生花”模式
——以《她比煙花寂寞》為例
從拉康鏡像理論解讀懸疑電影《調音師》
“存在·時間·生命”的哲學源思
——以錫蘭導演的作品《野梨樹》為例
中外跨文化研究
權力與自由:《末代皇帝》多重“門”視域下的符號學解構
《阮玲玉》和《我與夢露的一周》
——中外明星傳記電影的復刻與重構
新時代女性生命經驗的書寫
——論《半邊天》女性意識表述
桌面電影:電影新形態產生的“三重變革”
——以《網誘驚魂》《網絡迷蹤》《解除好友2:暗網》為例
展開全部
青春的凝視:電影文本及作者深度解讀 作者簡介
劉海波,文學博士,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影視戲劇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理事。長期從事電影教學、研究和創作。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