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電力強國崛起 ——中國電力技術創新與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842062
- 條形碼:9787519842062 ; 978-7-5198-420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力強國崛起 ——中國電力技術創新與發展 本書特色
該書將展示中國電力裝備技術創新與發展的重大裝備、重要事件、重點產品,精選中國電力裝備技術創新與發展中的重大工程、示范工程、獲獎項目。
電力強國崛起 ——中國電力技術創新與發展 內容簡介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之際,回顧100 年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實現了中國人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轉變,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崛起”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電力強國崛起”正是“中國崛起”在一個行業中的體現。
本書全面系統地總結和梳理了改革開放40 多年來,我國電力裝備和電力技術的發展歷程,是一本以我國電力裝備創新發展為突破口,展示我國電力科技重大成果、重點工程、重要事件,通俗可讀的中國電力科技創新與發展史話。全書共分為七篇,包括概論、火力發電(含鍋爐、汽輪機、發電機、重型燃氣輪機、火電環保、發電廠自動化系統)、水力發電、核能發電、新能源發電、輸變電設備和低壓配電設備。自改革開放以來,從引進國外優選技術到立足國內自主開發,再到優化創新并奮力向世界很好沖刺,我國電力裝備及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總體已處于靠前優選水平。其中清潔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機組、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設備處于引領世界發展的地位,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機組已進入世界優選核電技術的主力堆型,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繼續以“中國速度”領跑世界新能源發電的發展,充分顯示了我國電力技術水平已跨入世界電力強國之列。
本書可供能源與電力相關領域的管理人員,從事電力裝備設計、制造及電力建設、運行維修人員和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師生參考閱讀。
電力強國崛起 ——中國電力技術創新與發展 目錄
目錄
序
前言
上冊
**篇 概 論
一、火力發電 跨越發展 5
二、水力發電 舉世矚目 12
三、核能發電 重點突破 15
四、新能源發電 異軍突起 17
五、輸變電設備 創新引領 20
六、低壓配電設備 全面提升 28
第二篇 火 力 發 電
**章 鍋爐 33
**節 概述 33
第二節 亞臨界汽包鍋爐技術引進與自主化 37
第三節 超(超)臨界直流鍋爐的研制與創新 46
第四節 循環流化床燃燒鍋爐創新發展 62
第五節 鍋爐制造工藝和裝備的現代化 68
第六節 電站鍋爐輔機、閥門的研制 78
第七節 鍋爐技術研究與創新平臺建設 86
第二章 汽輪機 118
**節 概述 118
第二節 汽輪機的主要創新產品研制 123
第三節 汽輪機創新平臺和研發能力建設 155
第四節 汽輪機制造技術進步與能力提升 183
第五節 汽輪機技術研究與發展 201
第三章 發電機 202
**節 概述 202
第二節 發電機的發展歷程 205
第三節 發電機技術開發與創新 217
第四節 發電機制造與裝配工藝的發展 232
第四章 重型燃氣輪機 242
**節 概述 242
第二節 先進重型燃氣輪機國際合作研制 244
第三節 燃氣輪機核心技術創新發展 253
第四節 向燃氣輪機技術強國邁進 267
第五章 火電環保 271
**節 概述 271
第二節 火電環保技術發展歷程 272
第三節 火電環保技術的創新成果 279
第四節 火電環保總體水平和發展趨勢 285
第六章 發電廠自動化系統 287
**節 概述 287
第二節 分散控制系統的自主化研制 292
第三節 廠級監控信息系統的創新研制 303
第四節 全工況仿真系統的創新發展 310
第五節 自動化技術研究與創新平臺建設 317
第六節 自動化系統發展歷程的啟示 325
第三篇 水 力 發 電
**章 概述 329
**節 水力發電的地位與作用 329
第二節 水力發電核心裝備的技術發展 330
第三節 水力發電的發展與展望 337
第二章 重大水電工程建設與裝備研制 339
**節 混流式機組電站建設與裝備研制 339
第二節 抽水蓄能機組電站建設與裝備研制 344
第三節 軸流式機組電站建設與裝備研制 348
第四節 貫流式機組電站建設與裝備研制 351
第五節 沖擊式機組電站建設與裝備研制 353
第三章 水電裝備技術積累與研發能力建設 356
**節 水電研發機構簡介 356
第二節 水輪機葉輪水力開發技術水平提升及實驗設施建設 357
第三節 水輪機進水閥技術水平提升 364
第四節 軸承技術水平提升及試驗設施建設 365
第五節 通風冷卻技術水平提升及試驗設施建設 366
第六節 剛強度計算及振動技術水平提升 370
第七節 絕緣技術水平提升及實驗設施建設 371
第四章 水電裝備制造能力提升與工藝技術進步 374
**節 水電裝備制造能力提升 374
第二節 水電裝備制造工藝技術進步 375
第五章 水電技術突破與國際領先 380
**節 世界首臺1000MW 水輪發電機組研制 380
第二節 水電裝備智能遠程運維系統研發 381
第三節 水電裝備行業國際標準制定 386
下冊
第四篇 核 能 發 電
**章 概述 391
**節 發展核電是國家能源戰略 391
第二節 核電進入“安全高效”發展階段 392
第三節 核電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之路 393
第四節 我國核電發展現狀 394
第二章 核電裝備制造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階段 400
**節 從秦山一期核電設備制造起步 400
第二節 巴基斯坦恰希瑪一期設備制造 402
第三節 10MW 高溫氣冷堆設備制造 403
第四節 秦山二期600MW 核電設備制造 404
第五節 中國實驗快堆核電設備制造 406
第六節 秦山二期擴建項目核電設備制造 406
第七節 核安全文化是核電行業生存之本 407
第三章 二代改進型核電制造的發展和鞏固階段 409
**節 二代改進型核電市場的發展 409
第二節 壓力容器研制 410
第三節 蒸汽發生器研制 413
第四節 堆內構件研制 416
第五節 控制棒驅動機構研制 420
第六節 穩壓器研制 422
第七節 軸封泵研制 423
第八節 核電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428
第四章 三代核電制造技術的創新階段 430
**節 迅速崛起的三代核電技術 430
第二節 三代核電制造技術引進及自主開發 431
第三節 HPR1000(華龍一號)設備制造創新 432
第四節 AP1000 設備制造創新 438
第五節 EPR 設備制造創新 449
第六節 推進中的CAP1400(國和一號)設備制造創新 451
第五章 200MW 高溫氣冷堆設備制造創新 457
**節 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溫氣冷堆研制 457
第二節 高溫氣冷堆壓力容器制造 457
第三節 高溫氣冷堆蒸汽發生器制造 458
第四節 高溫氣冷堆金屬堆內構件制造 459
第五節 高溫氣冷堆主氦風機制造 460
第六節 高溫氣冷堆控制棒驅動機構制造 462
第六章 常規島大型半速飽和汽輪發電機組成套設備研制 463
**節 大型半速汽輪發電機組研發 463
第二節 半速汽輪機低壓轉子研制 464
第三節 半速汽輪機末級葉片研制 466
第四節 CAP1400 汽水分離再熱器設計制造 470
第五節 半速汽輪發電機研制 471
第六節 CAP1400 常規島大型水泵的研制 474
第七節 三大電氣集團核電裝備的工程應用及技術比較 476
第七章 核電裝備配套產業的崛起 480
**節 核級超大型一體化鍛件 480
第二節 不銹鋼鍛制主管道 483
第三節 蒸汽發生器U 型換熱管/螺旋盤管 485
第四節 爆破閥 487
第五節 核級數字化儀控系統 488
第六節 核島環形起重機 490
第七節 鋼制安全殼和一體化堆頂組件 492
第八節 核電焊接材料 495
第九節 壓力容器大型O 型/C 型密封環 499
第十節 核電站其他主要配套件 501
第八章 創新發展的主體——國內主要核電裝備企業 504
**節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504
第二節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05
第三節 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507
第四節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508
第五節 中國二重集團有限公司 509
第五篇 新 能 源 發 電
**章 概述 513
**節 新能源種類 513
第二節 我國新能源發電現狀 516
第三節 新能源發電的地位與作用 519
第四節 我國新能源發電的發展歷程 522
第二章 風力發電 530
**節 風力發電技術開發與創新 530
第二節 風力發電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形成 551
第三節 風力發電工程建設 558
第四節 政策與法規助力風電強國的崛起 564
第三章 太陽能發電 574
**節 太陽能發電技術開發與創新 574
第二節 太陽能發電裝備制造產業體系的形成 584
第三節 太陽能發電工程建設 589
第四節 政策與法規助力太陽能發電強國的崛起 599
第四章 新能源發電展望 605
**節 新能源發電邁向世界先進行列的驅動力 605
第二節 中國新能源發電發展前景展望 609
參考文獻 616
第六篇 輸 變 電 設 備
**章 概述 619
第二章 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制造 623
**節 變壓器設備研制 624
第二節 電抗器設備研制 634
第三節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GIS)研制 638
第四節 特高壓氣體絕緣金屬封閉母線(GIL)的研制 650
第五節 特高壓串聯補償裝置的研制 659
第三章 特高壓直流輸電設備研制 667
**節 系統研究和成套設計 668
第二節 大功率晶閘管研制 669
第三節 換流閥研制 674
第四節 換流變壓器與平波電抗器研制 688
第五節 控制保護設備研制 696
第四章 柔性直流輸變電設備研制 702
**節 系統研究和成套設計 703
第二節 換流閥研制 711
第三節 直流斷路器研制 717
第四節 控制保護設備 720
第五章 發電機斷路器研制 725
**節 研發歷程 726
第二節 試驗技術 728
第三節 工程應用 730
第七篇 低 壓 配 電 設 備
**章 概述 737
**節 低壓配電設備在電力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 737
第二節 行業概況 738
第三節 低壓配電設備創新重點及其成果 738
第四節 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742
第五節 低壓配電設備的民族品牌建設 745
第六節 我國配電設備創新發展綜合評價 750
第二章 用戶端電器設備創新技術與產品 751
**節 配電電器 751
第二節 控制與保護開關電器 760
第三節 終端電器 763
第四節 研發平臺的創建 767
第五節 用戶端電器設備的發展趨勢 769
第三章 智能配電系統與智能電網用戶端系統 770
**節 智能配電系統與智能電網用戶端系統發展背景 770
第二節 智能配電系統與智能電網用戶端系統開發重點及其成果 771
第三節 智能配電系統實現途徑與方式 773
第四節 智能配電系統與智能電網用戶端系統工程應用 775
第五節 智能配電系統與智能電網用戶端系統發展與展望 777
第四章 新能源電器 779
**節 新能源電器發展的必要性 779
第二節 新能源電器主要產品的創新與發展 779
第三節 新能源電器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 786
第四節 新能源電器發展趨勢 787
第五章 新標準體系與試驗、認證 789
**節 新標準體系開發 789
第二節 實驗測試能力建設 792
第六章 智能制造 797
**節 用戶端電器設備制造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797
第二節 智能制造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 799
第三節 智能制造重大進展與成果 801
第四節 智能制造的未來展望 802
參考文獻 804
電力強國崛起 ——中國電力技術創新與發展 作者簡介
陸燕蓀,高級工程師,機械工程專家。原機械工業部副副部長,機械電子部副部長,機械工業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五屆副理事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 中國焊接協會理事長,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榮譽理事長,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理事長, 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副會長,國家科技獎勵復審委員會委員等。參與領導了20萬千瓦電站鍋爐和重型石油化工容器的研制。參與組織了千萬噸級大型露天礦采掘設備等國家大技術裝備研制的實施式作。劉吉臻,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曾任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家。周鶴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電工裝備的技術與組織管理工作。曾任機械工業部電工局局長、機械電子工業部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主任、重大技術裝備司司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秘書長、常務副會長等職務。現擔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動車輛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亞太電動車協會執行委員職務 。先后在國家J級期刊上發表過火力發電、水力發電、超高壓輸電、供配電設備、控制技術以及新能源——風力發電、電動汽車等100 余篇技術論文。著作有《電氣工程裝備創新與發展》《電氣工程師手冊》《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