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我們的家 本書特色
●第136屆芥川獎、第35屆川端康成文學獎得主、日本兼具文學性與市場性的代表作家青山七惠重磅新作,她的作品引發日本廣泛關注和討論。 青山七惠憑借文風里彌漫的獨有氣質,四平八穩地在日本文學市場開拓出自己的一條路來。她的作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辨識度高,文字清新,故事貼近生活,幾乎都是以寫實的創作手法來寫普通人,以及每天可能發生的日常故事。她的作品沒有華麗的語言,大多是平實的敘事和口語化的對白,但讓人覺得細膩而自然,也因此受到讀者的追捧。 ●《我們的家》風格溫馨治愈,家人之間的秘密與寬恕,喚起人們對家的重新思考 家人本是*親近之人,卻難以到達對方的心底。家人縱使相隔萬里,也能在瞬息之間實現和解。《我們的家》并非猶如滔滔江河的宏大篇章,而是所到之處掬起一捧或是深沉、或是凝滯的片段,編織成處處齟齬的家族樣態。 ●獨特的講述視角:以每個出場人物各自的視角講述了不同的故事,共同勾勒出家庭這棵樹下埋藏的、數不清的無言的存在。 小說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別扭的情緒,但即便有著小小的不滿,也還是能體會到成為家人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讀《我們的家》猶如看一部清新的日式文藝電影,長鏡頭的拍攝,靜止的定格畫面,故事靜謐地行走著,沒有配樂,只有人物的對話與天光的改變。或許正因如此,對于小說人物之間看似平凡的對話,就更加想要咀嚼出語言背后的心境了。 ●青山七惠的筆,像一把萬能鑰匙,未經同意,徑自打開了我們心中的“過去儲藏室”。 青山七惠正擅長于將這些日常的普通碎片,眼前所見、所在的一切,轉換出人的一生,從而成為回憶里不能欠缺的體會。如此的小說特質,特別受到女性讀者群的青睞。 ●日本知名插畫師、漫畫家嶽麻衣子操刀封面插畫 她曾舉辦“神秘事物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主題個展和群展,是雜志、圖書封面,以及商品包裝等領域的卓越視覺設計師。 ●特邀曾譯東野圭吾、島田莊司、伊坂幸太郎作品的知名譯者呂靈芝翻譯 以高超的文字熟練度,讓讀者能獲得她有過的初感動 呂靈芝女士在在學期間即開始了筆譯工作,自廈門大學日語系畢業之后,更是選擇翻譯作為職業而大展身手。自2011年起從事圖書翻譯以來,相繼翻譯出版了以島田莊司、伊坂幸太郎、松井忠三等人為代表,貫穿了以東野圭吾、江戶川亂步等對象的著作,取得了驕人的成果與豐富的經驗。
我們的家 內容簡介
家人間再微小的碎片,都是值得珍藏的人生記憶生在這個世界,就是投身家庭這個不可知的關系中。梓與同居戀人分手,被趕出共同居住的地方,借由參加外婆葬禮的機會,回到了故鄉,住在了父母家中。母親祥子上了年紀,卻對兒時發生的事情耿耿于懷,對每天懶散度日的女兒抱怨不已。父親滋彥對這樣的妻子感到束手無策,與40多歲的女性保持著不冷不熱的交流。姨婆道世在偏僻的鄉下,經營著賣食品和雜貨的小商店,從未旅行過的她,因為一個契機踏上了去往新西蘭的旅程。舅舅博和失去聯系多年,已經悄然在遙遠的地方開始了新的生活。曾經聚在一起的家人,因為各種原因而分離,卻又在外婆的葬禮上重新相聚……
我們的家 目錄
家庭菜園 .001
暴風雨 .029
茶歇 .053
星標 .079
大象的家 .103
小偷 .125
山繪 .151
島 .179
我在這里 .205
外婆日 .231
回家路 .259
我們的家 節選
姐姐站在轉盤前方,沒有穿喪服。 “我來晚了。” 她滿不在乎地說完,將大紙袋扔到后座上,一屁股坐了進去。 “好熱,好熱,光站著就一身汗了。” 梓拿起壓扁的紙巾盒遞給姐姐燈里。燈里抽出好幾張白紙,貼在汗濕的皮膚上。被汗水沖掉的睫毛膏全都堆在了下睫毛上。 “燈里,”母親在副駕駛席轉過頭說,“你的喪服呢?” “我帶了,在這里面。”燈里打開紙袋給她看。 “那你趕在到達前,先在車上把衣服換了。” “啊,在這里?那等我把汗吹一吹。” “很快就到了,趕緊換。” “很快到不了。”駕駛席的父親插嘴道,“起碼三十分鐘,有可能更久。” “我們已經遲到了。梓,你幫幫忙。” 梓從紙袋里拿出喪服,拉開背后的拉鏈,遞給姐姐。燈里不情愿地脫掉 T 恤,套上喪服,然后脫掉了原來穿的長裙。紙袋底部還有一團宛如黑色墨跡的絲襪,梓也拿起來遞過去。姐姐脫掉涼鞋, 先后套上絲襪,接著“哼哼唧唧”地在狹窄的后座上扭動身體,將絲襪拉到了腰上。梓在旁邊看著她靈巧的動作,心中不禁感嘆:“好像蚯蚓一樣。”燈里把脫下的衣服塞過來,讓梓疊好。只是換上了黑色衣服,燈里的臉就突然成熟了很多,宛如小孩子在假裝大人。 梓疊好姐姐塞過來的裙子和 T 恤,裝進紙袋里。 “啊,糟糕,忘了鞋子!”燈里大喊一聲。 “啊?”母親夸張地皺起了眉。 “穿涼鞋肯定不行吧?寺院里有沒有應急用的鞋子?” “不知道啊,應該有吧。等到了你自己去問。” 燈里不太緊張地答應了一聲,接著蹺起腳,隔著薄絲襪摳起了腳趾。然后,她又張開十根腳趾,先往后掰,繼而伸直,*后緊緊縮起。 “應該在這里右轉吧。” 母親開口時已經晚了,父親沒來得及打方向盤。 “啊,開錯了。” “沒關系,在前面拐彎就好。” “掉頭更快吧?” “不用,前面不遠就有路。” “聽說遇到這種情況,馬上掉頭*好。你瞧,前面的便利店停車場就能掉頭。” 兩人爭論時,再次錯過了轉角。 *后,他們到達菩提寺時已經遲到了二十分鐘。母親在前面帶頭,四個人快步走向正殿。隔著昏暗的玻璃門朝里看,似乎沒有人。 梓已經開始出汗,扯著喪服胸口的布料,不斷給自己扇風。 “你看見沒,你看見沒?” 正在做同樣動作的燈里突然湊了過來。 “啊,什么?” “你瞧,鼻子下面。” 她湊過去,發現姐姐的人中部位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我一感到熱,鼻子底下就會出汗,這應該是體質問題吧。看起來好蠢哦。” 父親拿起便攜煙灰缸抽起了煙。正殿隔壁的房子傳來一聲招呼,轉頭看去,母親的姐姐純子姨媽正在朝他們招手。 “啊,姐!”媽媽也揮了揮手,“在那邊嗎?” 他們跟著純子姨媽穿過昏暗的走廊,走進作為休息室的日式房間。里面擺著一張紅褐色的雕花長桌,道世婆婆獨自坐在一端捧著茶水。這個人是去世的外婆的妹妹,所以梓應該叫她姨婆。母親在她旁邊落座,問了一句:“姨媽,你好嗎?”屋里沒開空調,但是很陰涼。父親拿起熱水瓶沖了茶。純子姨媽拍了拍母親,低聲說道:“祥子,我們談談布施金的事情。”母親應道:“啊,布施金?” 隨后站起來,跟姨媽嘀嘀咕咕地說起了話。 “沒有啊。”燈里消失了一會兒又走回來,“寺里沒有鞋子。” 雖然沒人來喊,他們還是陸陸續續地穿過昏暗的走廊,移步到正殿。 大佛正對的空間擺了兩邊各三排圓形金色矮凳,身穿紫色袈裟的僧侶引導女客和男客分別落座。女方靠近大佛一側是道世姨婆的座位,隨后純子姨媽、母親、燈里和梓依次落座。父親獨自坐在對面, 神情嚴肅地展開了折成風琴褶的《般若心經》。開始念經后,梓也跟著做起了嘴型。曾經跟他們一起住的奶奶每天都會坐在佛龕前唱誦《般若心經》,梓偶爾模仿,奶奶就會夸她。梓七歲那年,奶奶就去世了。這回去世的則是外婆。外婆一直住在東京,兩家離得不遠, 只要想見,當天就能過去。盡管如此,梓還是沒怎么跟外婆相處過,所以沒多少回憶。 六月舉辦葬禮時,沒什么人過來吊唁,只有兩位東京來的女性, 還有從茨城趕過來的親戚,都跟外婆年齡差不多。母親娘家的墓地在菩提寺,正好位于梓*近住的東京公寓和關東北部的鄉下老家中間。那天梓決定管電話客服中心的同事借喪服,就沒有回老家,而是直接參加了守夜。 她還記得外婆躺在棺木中,閉著嘴,眉間擠出了深深的皺紋。在母親的指示下,姐妹兩人抬起外婆的小腿,包上了護腿。外婆的腿又細又輕,隔著柔軟而冰冷的皮膚仿佛能直接摸到骨頭。她系不好繩子,忙亂了一番,心中很是羞愧。梓依稀記得外婆是個很難相處的人,總會毫不客氣地責備她的笨拙。第二天火葬拾骨時,母親和純子姨媽都哭了。吊唁的客人也都靜靜地流下了眼淚。不知為何,梓想象起了這些人小時候與外婆一道,在他人的葬禮上追逐打鬧的場景。后來,她穿著喪服回到東京家中,看見身穿運動服躺在沙發上的戀人,心情一松懈,眼淚也跟著冒了出來。那天深夜,他們分手了。 …………
我們的家 作者簡介
【日】青山七惠 日本知名作家。大學時期就憑借處女作《窗燈》獲得第42屆日本文藝獎,在日本文學界嶄露頭角。2007年,憑借第二部作品《一個人的好天氣》摘得第136屆芥川獎,獲獎時僅23歲。2009年,憑借短篇小說《碎片》獲得第35屆川端康成文學獎,刷新了該獎項最年輕獲得者的紀錄。另有《離別的聲音》《溫柔的嘆息》等作品。 青山七惠憑借細膩的事物觀察力、瑣碎的細語,用平平淡淡的筆調還原了尤為真實的生活切片。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