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老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隨身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61005
- 條形碼:9787545561005 ; 978-7-5455-610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隨身讀 本書特色
1.道家思想文化之精髓,中國古典哲學奠基之作。 2.注音+注釋+翻譯+題解,掃清閱讀障礙。 【精校原文】 參照中華書局等權威版本和部分影印古籍資料,精心校對,給讀者提供質量可靠的古文原文。 【精準注音】 對生僻字、多音字進行精準注音,幫助讀者準確識字。 【精確釋義】 對疑難字詞進行準確注釋,幫助讀者讀懂原文。 【精心翻譯】 對原文進行逐句對應翻譯,幫助讀者全面理解文義。 【精妙題解】 對每篇主題和核心思想進行概括總結,幫助讀者掌握全篇主旨。 3.五色印刷+雙色內文+燙金工藝+鮮亮色彩,年輕時尚,打造極致閱讀體驗。 封面:五色印刷+燙金工藝+鮮亮色彩,既雅致,又青春。 內文:雙色印刷+美觀版式+圖文結合,打造舒適閱讀體驗。 用紙:采用輕型紙,翻頁有質感,閱讀護眼睛,柔軟又輕便。 4.開本小巧,攜帶方便,可隨時隨地閱讀。 5.附贈精美書簽。
老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隨身讀 內容簡介
《老子》,又稱《道德經》,是中國道家的主要經典。《老子》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兩篇,通常稱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合稱《道德經》。全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發前人所未發,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著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奠基之作。
老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隨身讀 目錄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德 經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老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隨身讀 節選
二 章 【題解】 《道德經》書中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這是學術界普遍認同的。在這一章里,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對立面,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隨之消失。他羅列出如下一些相互對立的事物:美丑、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后等,用以說明相互對立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事物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處于矛盾對立的客觀世界,人們應當如何對待呢?老子提出了“無為”的觀點。此處所講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隨心所欲,而是要以辯證的原則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幫助人們尋找順應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他以圣人為例,教導人們要有所作為,但不是強作妄為。學術界有人認為**章是全書的總綱;也有人認為前兩章是全書的引言,全書的宗旨都在其中。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1〕;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2〕。 【注釋】 〔1〕斯惡已:就顯露出丑惡的東西來。斯,此,為指示代詞。惡,丑惡,此處用作名詞。已,通“矣”,語氣詞。 〔2〕斯不善已:已有不善的存在。已,通“矣”。 【譯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的,那是因為有丑惡的存在;都知道善良的事物是善的,那是因為已有不善的存在。 【原文】 故有無相生〔1〕,難易相成,長短相形〔2〕,高下相傾〔3〕,音聲相和〔4〕,前后相隨。 【注釋】 〔1〕有無相生:物質和空間在相依而生。 〔2〕相形:相互比較。形,比較。 〔3〕相傾:相互依賴。傾,偏側,引申為依賴。 〔4〕音聲相和:音和聲相互應和。形成音樂節奏的為音,簡單的發音為聲。 【譯文】 有和無相依而生,難和易在相互對應中得以形成,長和短在相互比較中得以顯現,高和下在相互依賴中得以存在,音和聲相互應和,前和后相互追隨。 【原文】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1〕,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2〕,生而不有,為而不恃〔3〕,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4〕。 【注釋】 〔1〕處無為之事:做順應自然的事。處,行,做。無為,順應自然,不胡作非為。 〔2〕作:興起。不辭:不拒絕,不限制。 〔3〕為而不恃(sh#):幫助萬物而不自恃其能。為,幫助。恃,依賴。 〔4〕是以不去:因此不會失去。 【譯文】 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順應自然不胡作非為,圣人的教育就是注重身教而不提倡言語教化。萬物興起而不加以限制,滋養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了萬物而不自恃其能,建立了功勞而不居功。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也不會失去功。
老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隨身讀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