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1342
- 條形碼:9787100171342 ; 978-7-100-17134-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二冊) 本書特色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被稱為《艾哈邁德·愛敏伊斯蘭百科全書》。迄今已印行九版。是研究和了解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尤其是文化成就的重要參考書。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二冊) 內容簡介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根據大量原始史料,敘述了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地區的情況,并詳細記載和論述了伊斯蘭教產生后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學術活動,特別詳細論述了伊斯蘭教各教派的產生和發展,被阿拉伯學術界譽為“劃時代的伊斯蘭百科全書”,為研究阿拉伯伊斯蘭歷史、文化的重要史籍。全書共八冊,分為《黎明時期》(1冊),《近午時期》(3冊)和《正午時期》(4冊)。 第二冊闡述阿拔斯王朝前期百年內的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分析了百年翻譯運動,為阿拉伯文化的鼎盛時期奠定了基礎。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二冊) 目錄
塔哈·侯賽因序
著者序言
**篇 阿拔斯王朝前期的社會生活
前言
**章 阿拔斯王朝前期伊斯蘭帝國的居民
第二章 阿拉伯人與釋奴之間的斗爭
第三章 舒歐比亞主義
第四章 奴隸及其在文化上的影響
第五章 享樂的生活與嚴肅的生活
第六章 偽信的生活與虔信的生活
第二篇 阿拔斯王朝前期的文化
前言不同文化的概況
**章 波斯文化
第六章 各種文化的融合
阿拔斯時代前期(公元749-868年)大事年表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二冊) 節選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二冊)/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如上所述,應該說,倭馬亞王朝出現的多數派別的名字是沒有關系名詞中“亞嗚”這個字母的,如“哈瓦立及派”、“什葉派”、“麥爾吉阿派”、“穆阿臺及勒派”等,而在倭馬亞時代后期和阿拔斯時代才出現關系名詞的“亞”,如“賈赫米亞派”、“蓋德里亞派”、“拉溫迪亞派”、“胡拉米亞派”、“舒歐比亞派”等。*早使用“舒歐比亞”一詞的書是查希茲的《修辭與闡釋》! 膶κ鏆W比亞主義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ㄒ唬┦鏆W比亞主義的鼓吹者是依靠伊斯蘭教的教義進行宣傳的,因為伊斯蘭教不主張在民族間分高低優劣,真主對人的獎勵和懲罰是根據人的行為,而不是根據種族來確定的,在真主面前,奴隸或卑賤的奈巴特人興許處于*高品級,而擁有眾多妻妾子女,家財萬貫的奴隸主倒可能處于*低品級。后來,逐漸由此發展到貶低阿拉伯人的作用,突出其他民族的優點。阿拔斯王朝時波斯人顯赫的權勢顯然助長了這種觀點的傳播。 。ǘ┦鏆W比亞主義不是一種具有明確的教義和具體的儀式的信仰,這和我們所說的宗教派別是不一樣的。關于宗教派別,我們可以說,這是沙斐儀派,這是哈乃斐派。并能指出各派觀點上的分歧和宗教儀式的不同。我們還可以說,此人是遜尼派的信徒,此人是穆阿臺及勒派的信徒。但對舒歐比亞主義,我們就不能這樣說了,因為它是一種觀點,遠非一種信仰,就像貴族主義和民主主義一樣。其實,它就是一種民主主義,和阿拉伯人的貴族主義相抗衡,因此,我們無法確定誰是它的信徒。它的信徒分布在每個國家、每個地區,來自不同的種族,就像我們今天無法統計信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人一樣! 。ㄈ┦鏆W比亞主義因支持民族主義和宗教的宗派主義,而使自身得到了發展。因為阿拉伯人剝奪了波斯的獨立,統治了埃及、沙姆和馬格里布,這些國家的居民不是阿拉伯人,其結果是許多波斯人都懷念他們的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許多沙姆和埃及的基督教徒都憎恨將基督教的羅馬人趕出他們的國土的阿拉伯穆斯林,希望自己統治自己,或至少是由基督教徒來統治! ≌\然,皈依伊斯蘭教的波斯人、埃及人、沙姆人、安德魯斯人沒有這樣激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從心坎里信仰伊斯蘭教,他們的感情也還沒有達到以宗教感情戰勝民族感情的程度! 。ㄋ模┚C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舒歐比亞主義者不是清一色的,其中有波斯人,有奈巴特人,也有科卜特人和安德魯斯人,均各具特色。波斯人的舒歐比亞主義采取偽信和叛教的形式;奈巴特人的舒歐比亞主義表現在對土地和農業的狂熱情緒,把耕地種田的生活置于沙漠放牧生活之上;科卜特人對阿拉伯人發動了若干次暴動,企圖把阿拉伯人驅逐出境,*后一次科卜特大暴動發生在麥蒙時代。失敗后,便轉而“玩弄陰謀詭計,終于得以在土地稅法的制定上插一手”。在安德魯斯,伊本·格爾西亞脫穎而出,發表了關于舒歐比亞主義的論文,許多學者起而攻之。 。ㄎ澹┦鏆W比亞主義內部還有不同的派別,有溫和派,也有極端主義的激烈派。溫和派的人主張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平等相處,另有一些人則貶低阿拉伯人的作用,抹煞他們的優點。他們把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區分開來,攻擊阿拉伯民族,對伊斯蘭教卻不置一詞。他們聲明:伊斯蘭教是大眾的宗教,不是阿拉伯一個民族的宗教。前面引述過許多譴責阿拉伯人的言論都是這一部分人發表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可以把伊本·赫勒敦看作是舒歐比亞主義者。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二冊)/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黎明時期)》中,我們概要地介紹了他對阿拉伯人的看法。這些看法對于阿拉伯人來說是十分偏激和冷酷的,*為偏激的舒歐比亞主義者也很少達到如此露骨和尖銳的程度。但在我們看來,他還是一個在伊斯蘭教范圍內自由思考的真正的穆斯林。還有一些人不把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區分開來,他們對阿拉伯人的仇恨導致其仇恨和阿拉伯人有關的一切,包括伊斯蘭教。查希茲在談到這些人時說過:“敵對情緒也許是由宗派主義產生出來的。懷疑伊斯蘭教的人都受到了舒歐比亞主義的影響。他們憎恨某一事物,就連有關的人也一起恨上了;他們憎恨某一種語言,便憎恨使用這一語言的地區。事情就是這樣,陳陳相因,*后以脫離伊斯蘭教而告終,因為伊斯蘭教是阿拉伯人帶進來的,也是阿拉伯人首先信仰的。”這一派呼吁人們擺脫舒歐比亞主義,因為舒歐比亞主義可能走向叛教!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二冊) 作者簡介
艾哈邁德·愛敏(1886-1954),20世紀阿拉伯世界最負盛名、最有影響的伊斯蘭學者之一,畢生致力于阿拉伯歷史的研究,留下了幾十部著作。其中八冊本《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影響*大。他生于開羅,曾就讀于愛資哈爾大學。先后擔任中學教員、地方宗教法官、開羅大學文學院教授、系主任、開羅語言學會理事、敘利亞語言學會成員等職。艾哈邁德·愛敏一生著述頗豐,著名的有研究阿拉伯學術思想、宗教、文化生活的巨著《伊斯蘭黎明時期》、《伊斯蘭近午時期》與《伊斯蘭正午時期》,另著有散文集《隨想錄》、自傳體小說《我的生活》等。 朱凱,史希同,均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阿拉伯語專家,從事阿拉伯語研究教學多年。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