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研究---基于溝域經濟視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0068
- 條形碼:9787519460068 ; 978-7-5194-6006-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研究---基于溝域經濟視野 內容簡介
(1)溝域經濟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分析。首先是分析溝域經濟相關理論包括:溝域經濟理論、產業結構演進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系統耦合理論。然后分析研究方法包括:系統耦合度評價方法、空間計量經濟學方法、地理信息系統(GIS)分析方法、系統動力學SD分析方法;(2)西部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現狀分析。首先是確定研究范圍與研究內容的界定,然后是分析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與產業發展現狀;(3)利用面板數據評價分析分析西部民族地區要素稟賦、產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首先是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思路,然后是實證與結果分析,接著進一步討論行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的實證研究;(4)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發展系統耦合度評價分析。首先是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然后是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度評價模型的構建,*后是基于DSC系統進行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度評價;(5)西部民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SWOT分析與總體框架。首先是西部民地區生態產業發展的SWOT條件分析,接著是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總體框架;(6)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首先是西部民族地區溝域經濟生態產業耦合模式,其次是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耦合模式,第三是分析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鏈耦合模式;(7)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空間分析。首先是基于空間計量分析產業結構升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其次是基于Thiel系數分析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第三是基于GIS分析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8)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發展預測仿真與優化。首先是分析仿真模型的構建與運行,其次是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仿真模擬,第三是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優化效果預測;(9)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發展的對策建議與制度設計。首先是對策建議。包括加強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服務業等特色產業,培育多元化產業主體,引領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產業鏈關鍵環節,促進生態產業價值鏈增值,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創新生態產業融合模式。第二是制度與機制設計,包括深化體制改革,推進“放管服”,完善運行機制,促進創新高效開放,完善評價保障機制,促進溝域經濟可持續發展;(10)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溝域旅游業發展為例,分析溝域經濟視野下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
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研究---基于溝域經濟視野 目錄
**篇溝域經濟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分析
**節溝域經濟相關理論
第二節研究方法
第二篇西部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節研究范圍與研究內容的界定
第二節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與產業發展現狀
第三篇西部民族地區要素稟賦、產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
**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思路
第二節西部民族地區要素稟賦、產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
第三節行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的實證研究
第四篇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發展系統耦合度評價分析
**節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第二節評價過程與結果
第五篇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SWOT分析與總體框架
**節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第二節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總體框架
第六篇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
**節西部民族地區溝域經濟生態產業耦合模式
第二節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耦合模式
第三節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鏈耦合模式
第七篇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空間分析
**節基于空間計量分析產業結構升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基于Theil系數分析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
第三節基于GIS分析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
第八篇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發展預測仿真與優化
**節仿真模型的構建與運行
第二節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仿真模擬
第三節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優化效果預測
第九篇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發展的對策建議與制度設計
**節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二節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發展的制度與機制設計
第十篇溝域經濟視野下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案例分析
**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業發展的研究現狀
第二節恩施州旅游業與區域發展現狀分析
第三節恩施州旅游業發展與區域發展的關系
第四節恩施州旅游業與區域發展典型相關分析
第五節恩施州旅游業與各產業的灰色關聯分析
第六節恩施州旅游業與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分析
第七節結論及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西部民族地區生態產業系統耦合模式研究---基于溝域經濟視野 作者簡介
覃朝暉,男,湖北鶴峰人,1981年10月出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央民族大學與法國里昂大學聯合培養博士,澳洲麥考瑞大學與美國馬里蘭大學訪問學者。兼任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經濟學會理事,湖北省外國語經濟學會理事,湖北省城市經濟學會會員,湖北商業經濟學會理事,湖北省人社廳咨詢論證專家,宜昌市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秘書長,三峽大學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三峽經濟研究中心秘書,三峽區域經濟社會協同創新中心辦公室主任。 現專注于農村金融、鄉村振興、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出版專著與編著6部,在《光明日報》《統計研究》《農業經濟問題》《農業技術經濟》《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軟科學基金等項目20余項,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湖北省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項目等教學項目10余項,是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經濟學》的主講人之一,也是國級一流本科專業(金融學)、湖北省優秀基層組織、湖北省教學團隊的主要參與人。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各級獎勵10余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