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拾憶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63530
- 條形碼:9787515363530 ; 978-7-5153-6353-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拾憶集 本書特色
重回文學現場,為你講述《紅巖》《創業史》《李自成》等經典名篇誕生始末,傳遞出版家王維玲的感悟與理念、心靈與情懷。 ★43篇動人文字,70幅珍貴照片,探拾文壇的逸聞軼事,打撈記憶的溫暖剪影!锉緯ㄟ^老一輩出版家王維玲的講述,帶你重回文學現場,為你講述《紅巖》《創業史》《李自成》等經典名篇的誕生始末。★從業七十年,傳遞出版家的感悟與理念、心靈與情懷。
拾憶集 內容簡介
《拾憶集》一書是中國青年出版社已故副總編輯、《青年文學》雜志首任主編王維玲先生畢生從事出版事業的思想結晶,其中既有對“三紅一創”、《李自成》《牛虻》等中青社經典圖書的文本評價、編輯感悟、作者交游,也有圍繞數十年來具有典型價值意義的文學讀物及其作者的精彩論述。作者的一生貫穿中青社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成就,這使得《拾憶集》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意義,讀者從中可以了解中青社經典圖書及作者背后的故事,也可管窺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面貌。
拾憶集 目錄
《紅巖》編后隨筆(五則)
楊益言——從“同濟學子”到“紅巖之子”
楊益言不愧是羅廣斌生死患難的戰友
楊益言未完成的兩部長篇小說
一首壯麗的英雄史詩——談長篇小說《紅日》
重讀《創業史》
憶柳青
與梁斌血肉相連的紅旗譜系
貳 中青遺珍
中國青年熱愛蘇聯文學作品
生活永遠是創作的泉源
談《野櫻河畔》中的兩個人物
管樺的《將軍河》三部曲
管樺的不尋常代表作《辛俊地》
談《第二次握手》的愛情描寫
浪子的悲歌——聶華苓和她的長篇小說《桑青與桃紅》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卷)編后隨筆(六則)
姚雪垠逸文軼事(三則)
有感三則
一代新人,一代新風——漫評“國際青年年”短篇小說報告文學
征文獲獎作品
一部有文獻意義的大型叢書
堅強一代的青春協奏曲——張海迪和她的《輪椅上的夢》
曲高和眾,難得之作——談長篇小說《地火俠魂》
城市改革的進行曲——致彭名燕
喜讀《群山——馬文瑞與西北革命》
走近《虹霓》
難忘白羽
白羽百年,音容宛在
吳祖光推薦王瑩的兩部長篇小說
關于《牛虻》在中青社登陸的前前后后
叁 文壇憶往
美麗的青春——讀蘇聯優秀長篇小說《青春》
光輝的形象,學習的榜樣——《野火春風斗古城》讀后感
意境深遠,清新喜人——李克異和他的《歸心似箭》
樸實無華,高尚壯美
在首屆“華揚杯”中國優秀傳記文學作品獎頒獎儀式上的講話
隨想三則
在第二屆“蘋花杯”中國優秀傳記文學作品獎頒獎儀式上講話
為科學家傳記出版叫好
致張長弓
大寫中華兒女,繁榮傳記文學
繁榮傳記文學,建設和諧文化
喜談《蒙古帝國》
肆 憶父母
父親百年
母親百年
后記
拾憶集 節選
《拾憶集》:落入“人間魔窟”渣滓洞監獄的楊益言1948年5月在重慶大學舉辦過“同濟一·二九學運展”后,楊益言就不能在重慶大學學生宿舍住下去了。為了隱蔽自己,他到重慶鉛筆廠職工夜校代課,同時搬進了這家工廠的工人宿舍。這段時間,他完全沉寂下來,安心撰寫全面反映“一·二九”事件的《一·二九通訊》。完稿后,他覺得言猶未盡,又寫了幾篇有關“一·二九”事件其他方面的文章,寄給了上海的進步刊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在查閱資料時發現,寄出的文章都在當時的《時與文》等進步刊物上發表了。隱蔽而平靜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災難和厄運突然降臨到楊益言的頭上。1948年8月4日,是他終生難忘的一天。這天他正在工廠宿舍樓上看書,突然闖進四名特務,將他狠狠按倒在地,扭過雙手戴上手銬。他被推上一輛中型吉普車,押往西南長官公署二處——這是當時西南地區軍統特務的首腦機關。坐在那間陰暗潮濕又充滿血腥味的牢房里,楊益言一眼看到,重慶大學地下黨支部書記凌春波也在這里。凌春波也發現了楊益言,他避開其他人的視線,朝楊益言擺了擺手。楊益言立刻明白了,盡管他和凌春波在重慶大學舉辦過“同濟一·二九學運展”,但這次被捕與他、與展覽沒有關系。楊益言心里有了底,安定了許多。當晚,楊益言被押進刑訊室。昏暗的燈光下,幾名行刑特務晃來晃去,各種各樣的刑具,特別是那個老虎凳,擺在一眼就可以望見的地方。主審特務叼著煙,故作輕松地一笑,用狡詐的目光望著楊益言說道:“楊先生,你還是自己先說吧!”表面上,楊益言十分沉靜地坐在那里,默默無言,但他腦海中不停地運轉著:“我為什么被捕?必須把被捕的原因弄清楚!”他穩穩地坐在那里,一言不發,雙方在精神上和意志上對峙著、較量著。特務終于忍不住了,想迅速打破這沉悶的僵局。他從座椅上站起來,氣憤地把蓋在桌上的報紙掀開,指著報紙下面的一堆東西,威脅他說:“是不是要把你重大的女朋友也請來?別以為你不講我們就什么都不知道。告訴你,你的一切我們早知道了,你是從香港派回重慶恢復《挺進報》的,對吧!你們的劉國定同志,現在已經是我們的中校同志了!”聰明機敏的楊益言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絕妙的好機會的!他睜大了眼睛,看見了他撰寫的《一·二九通訊》油印稿,看到了他寫給重大女友的信……瞬間,一切都明白了,這些都是從郵檢中截獲的!寄《一·二九通訊》時,他沒有寫寄件人的地址;給女友的信,他用的是工廠的信封。想到這里,他立時做出判斷,敵人是經過核對筆跡才找到自己的地址。此刻,他擔心的已經不是自己,而是上海那位收取文章的地下黨員和托他轉交的幾家進步刊物的命運。楊益言緊張思考著,表面上卻沉默著,似乎對敵人所說所做完全不屑一顧。特務似遭到了羞辱,氣沖沖地走到楊益言跟前,狠狠地給了他一記耳光,然后一揮手,四名行刑特務沖上來把他架起,放在老虎凳上。老虎凳是一條長板凳,一頭頂在墻上,特務讓楊益言背貼著墻,雙腿平放在板凳上坐下來,然后把一塊木板放在膝蓋上,用繩子把木板、大腿和板凳緊緊捆綁在一起,然后強逼楊益言彎腰,將他的雙手大拇指和兩腳的大腳趾也緊緊綁在一起。楊益言感到頭發暈,身體發熱,呼吸急促。審訊楊益言的特務拿著一根木棍,用力敲打楊益言的腳脛螺絲骨,得意地問道:“你說不說?還是說了吧!你是不是共產黨從香港派到重慶來恢復《挺進報》的?”這時的楊益言不僅完全沉穩了,而且心中有了底——敵人既沒掌握他的真實情況,也把他的身份搞錯了。楊益言十分清楚,敵人要干的是什么:特務們會用棍子把他的腳后跟向上撬起,將一塊磚頭塞進去;然后撬起來,再將一塊磚頭塞進去;塞到四五塊磚以后,他的膝蓋骨就會粉碎……望著兇殘野蠻的特務,憤怒的烈火似要在他胸中爆炸開來。他本要張口怒斥特務,驀地想到要沉穩,不能激動,胸中的怒潮漸漸平靜了下來。他高高地揚起頭,聲音不高,但字字清楚有力,吐出了兩個字:“不是!”之后再沒有說一句話,暈了過去!
拾憶集 作者簡介
王維玲(1932-2019),1950年至1994年供職于中國青年出版社,歷任宣傳副科長、文學編輯室編輯、主任、中青社編委、副總編輯。1980年創辦《青年文學》并任主編。1987年創辦《中華兒女并任主編。1987年評為編審。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全國青聯第七屆委員。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1957年開始寫作,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0年至2007年任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會長,2008年起任名譽會長。在40余年的文學編輯崗位上,組織和編輯了大量有影響的文學作品,如紅巖業史》《李自成》《人生》《心靈的歷程》等,與眾多老中青作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著有百余萬字的評論文章和紀實文學,出版專集有《歲月傳真》《42年磨一劍》《守望歌樂山《品嘗記憶》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