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郭店儒簡與荀子思想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88920
- 條形碼:9787520188920 ; 978-7-5201-889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郭店儒簡與荀子思想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作為一本較為系統的研究專著,本書不止滿足于指出郭店儒簡與荀子在哪些方面具有共同點、在哪些方面又體現出差異性,即荀子在哪些方面繼承并發展了郭店儒簡的思想,在哪些方面又進行批判,更是要在此基礎上,梳理出荀子的理論出發點。
郭店儒簡與荀子思想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作為孔子、七十子及其后學的部分言論與論文匯編,郭店儒簡不但是孟子思想的源頭之一,而且也是荀子思想的源頭之一,在其中能找到不少與荀學一脈相承的印跡。雖然學界從很早就意識到郭店儒簡與荀子在思想上的內在關聯,但是將這一認識付諸行動的實際研究卻并不多見,迄今為止,國內尚無一部有關這方面的著作問世,相關論文也屈指可數。有鑒于此,本書試圖指出“孔子——郭店儒簡——荀子”這一常被后人忽視的儒學傳承路線。而結合傳統中國哲學的實踐性特點,本書分別從天人觀、心性論和政治思想三個方面詳盡探討了郭店儒簡與荀子的思想關系。這與以往的研究要么過分關注于郭店儒簡中的少數篇章、要么多停留在個別主題的比較研究上,形成鮮明對照。作為一本較為系統的研究專著,本書不止滿足于指出郭店儒簡與荀子在哪些方面具有共同點、在哪些方面又體現出差異性,即荀子在哪些方面繼承并發展了郭店儒簡的思想,在哪些方面又進行批判,更是要在此基礎上,梳理出荀子的理論出發點。
郭店儒簡與荀子思想比較研究 目錄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方法
**章郭店儒簡與荀子天人觀比較
**節郭店儒簡《五行》的天人觀
一郭店儒簡以前“天”的意義演變歷程
二“德”作為天人合一的基礎
三“圣”作為實現“天人合一”的主體內在依據
四“天人合一”的理想形態是天道主導人道
第二節《五行》與荀子天人觀比較
一荀子之“天”的德性義
二“知”作為實現“天人合一”的主體內在依據
三個人修養與政治關懷:“天人合一”的現實指向
四小結
第三節郭店儒簡《窮達以時》的天人觀
一《窮達以時》的寫作背景
二“天人有分”的基礎是“天人合一”
三“天人有分”觀念的幾層意涵
四“天人合一”是《窮達以時》的理論歸宿
第四節《窮達以時》與荀子天人觀比較
一荀子之“天”的“時”“命”義
二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觀
三“天人合一”是荀子的理論歸宿
四小結
第五節郭店儒簡《成之聞之》的天人觀
一《成之聞之》的思想主題和寫作背景
二天降大常,以理人倫
三王道之三綱,可求于天
四君子治人倫以順天德
五慎求之于己
第六節《成之聞之》與荀子天人觀比較
一“天”是倫理政治關系的起源
二“天”是倫理政治規范的起源
三“天”是現實政治秩序合法性的來源
四“天”是主體內在善性的產生根源
五小結
第二章郭店儒簡與荀子心性論比較
**節郭店儒簡《性自命出》的心性論
一性者,生之:《性自命出》論“性”
二心無定志、凡心有志、心術:《性自命出》論“心”
三情生于性:《性自命出》論“情”
四身以為主心:《性自命出》的身心觀
第二節《性自命出》與荀子心性論比較
一自然人性論
二心之三重義
三自然情感論
四身心關系說
五小結
第三節郭店儒簡《五行》的心性論
一《五行》的認識論
二《五行》的身心觀
第四節《五行》與荀子心性論比較
一荀子的認識論
二荀子的身心觀
三小結
第三章郭店儒簡與荀子政治思想比較
**節郭店儒簡《尊德義》的教化觀
一是以為政者,教道之取先
二教非改道也,教之也
三圣人之治民,民之道也
四德者,且莫大乎禮樂焉
第二節《尊德義》與荀子教化觀比較
一教化是為政的根本手段
二教化的人性論基礎
三教化的基本特點
四教化的具體手段
五小結
第三節郭店儒簡《唐虞之道》的“禪讓”說
一《唐虞之道》為何要宣揚“禪讓”
二“禪讓”的精神實質
三“禪讓”的主體條件
四“禪讓”的具體程序
第四節荀子對《唐虞之道》“禪讓”說的批判
一荀子對“禪讓”說的批判態度
二從君權合法性來源的角度批判“禪讓”說
三從君權轉移過程的平穩性角度批判“禪讓”說
四從自然人性論的角度批判“禪讓”說
五小結
結語以類行雜:從“禮”看荀子對郭店儒簡的批判與繼承
一社會治亂是荀子的關注焦點
二“禮”是解決社會混亂的根本途徑
三從“禮”看荀子對郭店儒簡的批判與繼承
參考文獻
后記
郭店儒簡與荀子思想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李加武,男,1985年10月生,安徽舒城人,哲學博士,安徽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本、碩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師從李耀南教授;博士就讀于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師從歐陽禎人教授。2016年1月以來,在安徽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先秦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講《中西方哲學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以及校級教科研項目多項,在《江漢論壇》《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社會科學論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