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內科護理技術規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7875107
- 條形碼:9787557875107 ; 978-7-5578-751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內科護理技術規范 內容簡介
內科護理學(medical nursing)是研究患內科疾病的病人(用非手術方法治療的病人)生物、心理和社會等方面健康問題的發生、發展規律,并運用護理程序的方法診斷和處理病人的健康問題,以達到促進和保持病人健康的一門臨床綜合應用性護理學科。掌握內科護理學,將有利于提高對疾病的觀察能力,配合用藥的能力和解決護理問題的能力,也為其他專科護理學習和工作奠定了基礎。 內科護理學是在內科學和護理學基礎理論上,綜合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以解決與病因、癥狀和體征相關的護理問題為主要目標,其范圍廣,涉及人體各器官、系統疾病的各種護理問題。近年來,“以病人健康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使臨床護理工作迅速走上了整體化、系統化、科學化的軌道。系統化整體護理是以現代護理理念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科學工作方法,將臨床護理各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病人解決健康問題,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滿足病人的需要。
內科護理技術規范 目錄
**節 內科護理學的內容與性質
第二節 內科護理學的發展趨勢與展望
第三節 內科護士的職責與素質要求
第四節 內科疾病患者一般護理常規
第二章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節 呼吸系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第二節 呼吸系統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第三節 急性呼吸道炎癥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支氣管擴張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肺炎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肺膿腫患者的護理
第十節 肺結核患者的護理
第十一節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患者的護理
第十二節 自發性氣胸患者的護理
第十三節 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
第十四節 呼吸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第三章 循環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節 循環系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第二節 循環系統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第三節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心臟瓣膜病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原發性心肌病患者的護理
第十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護理
第十一節 心包炎患者的護理
第十二節 循環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第四章 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節 消化系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第二節 消化系統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第三節 胃炎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腸結核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結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胃癌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炎癥性腸病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肝硬化患者的護理
第十節 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護理
第十一節 肝性腦病患者的護理
第十二節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
第十三節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
第十四節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護理
第十五節 消化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第五章 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節 泌尿系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第二節 泌尿系統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第三節 腎小球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尿路感染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急性腎衰竭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泌尿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節 血液及造血系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第二節 血液及造血系統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第三節 貧血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出血性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白血病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淋巴瘤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血液及造血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第七章 內分泌代謝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節 內分泌代謝系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第二節 內分泌代謝系統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第三節 甲狀腺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腎上腺皮質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腺垂體功能減退癥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糖尿病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痛風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肥胖癥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護理
第十節 內分泌代謝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第八章 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節 神經系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第二節 神經系統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第三節 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帕金森病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癲癇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脊髓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周圍神經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重癥肌無力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護理
第十節 神經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第九章 風濕性疾病患者的護理
**節 風濕性疾病概述
第二節 風濕性疾病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第三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特發性炎癥性肌病患者的護理
第十章 傳染性疾病患者的護理
**節 傳染性疾病概述
第二節 傳染性疾病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第三節 細菌性傳染病患者的護理
內科護理技術規范 節選
《內科護理技術規范》: 1.休息與活動 改善睡眠。盡可能減少白天睡眠時間和次數;避免飲酒;限制午后飲用濃茶、咖啡等飲料;限制睡前飲水量,以避免或減少夜間排尿;睡前溫水泡足或溫水沐浴或背部按摩;保證安靜舒適的入睡環境;入睡時全身肌肉放松,進行緩慢的深呼吸,以促進睡眠。對心肺功能代償期的病人,要鼓勵病人進行適量的運動,向病人解釋活動對身體康復的意義,注意培養病人堅持活動的意識;活動量宜緩慢增加,以不加重癥狀為度。對心肺功能失代償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協助病人翻身,定時更換姿勢;指導進行肢體肌肉的收縮活動;指導和鼓勵病人進行腹式呼吸運動和縮唇呼吸等呼吸肌功能的訓練和鍛煉。對有肺性腦病者應予床擋等加強安全防護,必要時由專人護理。 2.飲食 病人宜少食多餐,以軟食為主,避免就餐時的疲勞;多進食含高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防止腹脹、便秘而加重呼吸困難;保證熱量供應,每日至少供應熱量125.52KJ(30kcal/kg),其中蛋白質至少1.0~1.5g/kg,以優質蛋白為主。有心衰竭者,應限制鈉、水的攝入。必要時靜脈補充營養。 3.皮膚護理 長期臥床者極易形成壓瘡,指導病人穿寬松、柔軟的衣服;定時翻身更換體位;長期受壓處墊氣圈,有條件者使用氣墊床。 4.吸氧 宜低流量持續吸氧。 (二)病情觀察 觀察病人的咳嗽、咳痰情況,痰液的性狀、量;呼吸的頻率、節律、幅度及變化特點,與活動的相關度;注意發紺情況,定期監測血氣分析的變化等,從而評估呼吸困難的程度。注意心率的改變;頸靜脈充盈情況;有無水腫及嚴重程度;尿量的變化等,從而評估心功能狀態。密切觀察病人頭痛、煩躁不安、神志變化等,警惕肺性腦病的發生。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 (三)對癥護理 有痰者要幫助病人及時排出痰液。 (四)用藥護理 對有二氧化碳潴留和(或)呼吸道分泌物較多者,避免使用中樞抑制藥物(如鎮靜劑、麻醉藥、中樞性鎮咳藥等),以免抑制呼吸功能和咳嗽反射,加重二氧化碳潴留誘發或加重肺性腦病;使用抗感染藥物時,注意觀察感染的表現(如發熱、膿痰等)是否得以控制,有無繼發真菌感染。使用血管擴張劑(如酚妥拉明)靜脈滴注時,注意隨時觀察病人的心率、血壓等情況,及時調整滴速。 (五)心理護理 肺心病是一種反復發作、進行性加重的疾病,長期的疾病狀態和多次的住院治療,給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病人往往表現為憂慮、情緒波動、缺乏自信等。不良的心理常使呼吸困難、心衰竭加重。因此要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如多與病人溝通、幫助病人了解疾病過程、緩解壓力、增強自信心等。病情危重者常在夜間更加恐懼不安,可采取病室開燈、加強巡視、讓病人家屬陪伴等措施,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健康教育】 1.疾病知識介紹 使病人和家屬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知識,認識到肺心病如能早期積極防治,心肺功能的損害是能夠得到較好控制的;但若防治不當,則反復呈急性加重,心肺功能損害則較快進展,勢必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和預后。指導病人和家屬積極治療和控制原發疾病(如COPD者積極進行LTOT)。認識加重肺心病的各種因素并盡力避免之,如戒煙、避免刺激性氣體和塵埃對呼吸道的刺激,避免疲勞、受涼等。 2.生活指導 讓病人和家屬了解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指導病人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等,以保證機體的代謝和康復的需要。指導病人調整正確的姿勢,以利于氣體交換又節約能量,如:站立時,背靠墻,使膈肌和胸廓松弛,全身放松;坐位時,凳高合適,兩足正好平放在地,身體稍向前傾,兩手放在雙腿或趴在小桌上,桌上放軟枕,使病人胸椎與腰椎盡可能在一直線上;臥位時,抬高床頭并略抬高床尾,使下肢關節輕度屈曲。鼓勵病人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在緩解期根據心肺功能狀態,指導病人進行如散步、氣功、打太極拳、耐寒訓練、適當的體育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改善心肺功能。 3.出院指導 告知病人和家屬病情變化的征兆。如:自覺心悸、呼吸困難加重、體溫增高、咳嗽加劇、咳痰不暢、尿量減少、水腫加重等,或發現病人神志淡漠、語無倫次、興奮躁動、嗜睡等,均提示病情惡化需及時就醫。 4.心理社會指導 教育病人正確對待疾病,認識到肺心病雖無法治愈,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適當的醫療可以延緩疾病的進展、提高生活質量,防止悲觀、焦慮等不良情緒。要取得家屬和親朋好友的配合,了解和關心病人的需要,多與病人接觸,適當與病人一起參加健康的娛樂活動,避免病人孤獨。 ……
內科護理技術規范 作者簡介
李娜,女,1983年出生,大學本科,畢業于濰坊醫學院護理學專業,現任職于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全科醫學科,主管護師,曾在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循環內科以及內分泌科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0余年,擅長外科以及內科疾病的護理研究。工作中不斷創新,發表學術論文2篇。2009年至2015年,連續六年獲得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先進個人。2009年至2015年,連續六年獲得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優秀護士。2016年評為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青年崗位能手。2017年度被評為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先進女職工。臨床工作中,多次收到患者及家屬的表揚信。受到領導同事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