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旱作棗林土壤干化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81806
- 條形碼:9787109281806 ; 978-7-109-2818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旱作棗林土壤干化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黃土丘陵旱作棗林土壤干化問題,系統的闡明了黃土丘陵旱作棗林土壤干化特征,并通過大量的科學試驗提出了黃土丘陵旱作棗林土壤干化修復利用方法。闡述了旱作棗林土壤性質的時空變化特征,分析了棗林根系與土壤水分關系,研究裸露地表下的干化土壤水分運移特征,并探討了降雨及露水對干化土壤水分補給。通過設置大型土柱模擬試驗,討論了大型土柱不同物理和生物處理下棗樹生育期干化土壤水分恢復能力,對比分析了不同旱作技術及旱作與節水灌溉技術對對棗林土壤溫度、蒸發、土壤水分及產量的影響,通過創立竹節式聚水保墑溝和節水型修剪技術探討2種措施單獨及聯合對土壤水分、棗樹蒸騰、生長及產量的影響,很后分析了干化土壤再植棗樹問題。
旱作棗林土壤干化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黃土區深層土壤干化是區域生態核心問題
1.2 林地土壤水分研究進展
1.3 林地干化土壤水分修復研究進展
第2章 棗林干化土壤時空特征
2.1 研究方法
2.2 棗林坡面土壤化學性質空間變異性分析
2.3 棗林坡面土壤物理性質空間變異性分析
2.4 棗林坡面表層土壤水分空間變異及時間穩定性
2.5 不同覆蓋條件下棗林土壤水分和溫度動態變化特征
2.6 棗林和其他植被類型下土壤性質分布特征
2.7 小結
第3章 棗林根系與土壤水分
3.1 研究方法
3.2 坡面位置對棗樹根系分布的影響
3.3 不同立地條件對棗樹根系的影響
3.4 不同林齡密植棗林根系坡地空間分布
3.5 根域水分調控對棗樹根系空間分布的影響
3.6 棗林細根分布及土壤水分隨林齡的變化特征
3.7 滴灌對棗林細根分布及土壤水分的影響
3.8 距樹干不同位置處滴灌對棗樹根系生長的影響
3.9 小結
第4章 裸露地表下的干化土壤水分運移特征
4.1 研究方法
4.2 不同降雨類型下干化土壤水分入滲及運移規律
4.3 基于HYDRUS-1D模型的典型雨強入滲模擬
4.4 小結
第5章 露水對干化土壤棗林的作用
5.1 研究方法
5.2 露水及土壤吸附水持續時間
5.3 露水量及土壤吸附水量
5.4 露水及土壤吸附水生杰效應
5.5 小結
第6章 干化土壤的水分修復試驗
6.1 研究方法
6.2 大型土柱物理覆蓋下干化土壤水分恢復能力
6.3 大型土柱植物覆蓋下干化土壤水分恢復能力
6.4 大型土柱物理和植物覆蓋下的土壤水分動態
6.5 大田棗林物理和植物覆蓋下的土壤水分動態
6.6 大型土柱物理和植物覆蓋下棗樹休眼期土壤水分損失
6.7 大田物理和植物覆蓋下的土壤水分損失
6.8 基于Hydrus-1D模型的覆蓋處理下干化土壤水分狀況及恢復年限
6.9 小結
第7章 聚水保墑溝技術及效應
7.1 研究方法
7.2 竹節式聚水溝儲水能力
7.3 竹節式聚水溝對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
7.4 竹節式聚水溝保水效應及對棗樹生長的影響
7.5 竹節式聚水溝土壤水分時空變化
7.6 小結
第8章 節水型修剪技術及效果
8.1 節水型修剪理念
8.2 研究方法
8.3 不同修剪強度對棗林地耗水與土壤水分的影響
8.4 土壤初始含水量對修剪棗樹耗水影響
8.5 主枝修剪對棗林土壤水分的調控
8.6 小結
第9章 干化土壤再植試驗
9.1 研究方法
9.2 “限定根系生長空間十不同水分處理”對棗樹生理及產量影響
9.3 限定根系生長空間下棗樹地上生物量與土壤水分
9.4 限定根系生長空間下棗林耗水
9.5 限定根系生長空間下棗林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9.6 干化土壤大田栽植棗樹生長及土壤水分特征
9.7 小結
參考文獻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黃土區深層土壤干化是區域生態核心問題
1.2 林地土壤水分研究進展
1.3 林地干化土壤水分修復研究進展
第2章 棗林干化土壤時空特征
2.1 研究方法
2.2 棗林坡面土壤化學性質空間變異性分析
2.3 棗林坡面土壤物理性質空間變異性分析
2.4 棗林坡面表層土壤水分空間變異及時間穩定性
2.5 不同覆蓋條件下棗林土壤水分和溫度動態變化特征
2.6 棗林和其他植被類型下土壤性質分布特征
2.7 小結
第3章 棗林根系與土壤水分
3.1 研究方法
3.2 坡面位置對棗樹根系分布的影響
3.3 不同立地條件對棗樹根系的影響
3.4 不同林齡密植棗林根系坡地空間分布
3.5 根域水分調控對棗樹根系空間分布的影響
3.6 棗林細根分布及土壤水分隨林齡的變化特征
3.7 滴灌對棗林細根分布及土壤水分的影響
3.8 距樹干不同位置處滴灌對棗樹根系生長的影響
3.9 小結
第4章 裸露地表下的干化土壤水分運移特征
4.1 研究方法
4.2 不同降雨類型下干化土壤水分入滲及運移規律
4.3 基于HYDRUS-1D模型的典型雨強入滲模擬
4.4 小結
第5章 露水對干化土壤棗林的作用
5.1 研究方法
5.2 露水及土壤吸附水持續時間
5.3 露水量及土壤吸附水量
5.4 露水及土壤吸附水生杰效應
5.5 小結
第6章 干化土壤的水分修復試驗
6.1 研究方法
6.2 大型土柱物理覆蓋下干化土壤水分恢復能力
6.3 大型土柱植物覆蓋下干化土壤水分恢復能力
6.4 大型土柱物理和植物覆蓋下的土壤水分動態
6.5 大田棗林物理和植物覆蓋下的土壤水分動態
6.6 大型土柱物理和植物覆蓋下棗樹休眼期土壤水分損失
6.7 大田物理和植物覆蓋下的土壤水分損失
6.8 基于Hydrus-1D模型的覆蓋處理下干化土壤水分狀況及恢復年限
6.9 小結
第7章 聚水保墑溝技術及效應
7.1 研究方法
7.2 竹節式聚水溝儲水能力
7.3 竹節式聚水溝對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
7.4 竹節式聚水溝保水效應及對棗樹生長的影響
7.5 竹節式聚水溝土壤水分時空變化
7.6 小結
第8章 節水型修剪技術及效果
8.1 節水型修剪理念
8.2 研究方法
8.3 不同修剪強度對棗林地耗水與土壤水分的影響
8.4 土壤初始含水量對修剪棗樹耗水影響
8.5 主枝修剪對棗林土壤水分的調控
8.6 小結
第9章 干化土壤再植試驗
9.1 研究方法
9.2 “限定根系生長空間十不同水分處理”對棗樹生理及產量影響
9.3 限定根系生長空間下棗樹地上生物量與土壤水分
9.4 限定根系生長空間下棗林耗水
9.5 限定根系生長空間下棗林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9.6 干化土壤大田栽植棗樹生長及土壤水分特征
9.7 小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旱作棗林土壤干化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作者簡介
汪星,男,漢族,1984年生,陜西楊凌人,2011年碩士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2014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赴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學習;2015年獲工學博士學位;2018年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出站,F為寧夏大學教師。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