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三國演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245077
- 條形碼:9787558245077 ; 978-7-5582-4507-7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國演義 本書特色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中國現存*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之間一百余年的歷史風云。全書以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為中心人物,以擁劉反曹為主導思想,集中描繪了三國時期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政治、軍事、外交上的種種斗爭。通過這些斗爭,作者比較客觀地反映了百姓對統治集團的愛憎以及他們反對戰爭割據,要求和平、統一的愿望。《三國演義》采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于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作者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后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三國演義 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從漢靈帝時期的黃巾起義寫起,到西晉三國統一為止,描寫了九十余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云變幻的歷史時代。
三國演義 目錄
第2回 曹孟德獻刀刺董卓
第3回 呂布命殞白門樓
第4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第5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第6回 關云長千里走單騎
第7回 官渡之戰巧用兵
第8回 劉皇叔馬躍檀溪
第9回 劉皇叔三顧茅廬
第10回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11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第12回 草船借箭
第13回 巧借東風火燒赤壁
第14回 關云長義釋曹操
第15回 諸葛亮三氣周瑜
第16回 葭萌關張飛戰馬超
第17回 劉備自立漢中王
第18回 失荊州關羽走麥城
第19回 陸遜設計燒連營
第20回 劉備白帝城托孤
第21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第22回 設空城彈琴退兵
第23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第24回 錦囊妙計智敗司馬懿
第25回 木牛流馬建奇功
第26回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第27回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28回 姜維屯田避禍
第29回 三國統一歸西晉
《三國演義》讀后感
知識考點
三國演義 節選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人也。父親曹嵩,本來姓夏侯氏,因為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所以改姓曹。曹操從小機靈善變,有權有謀。曹操有個叔父看見曹操四處游蕩、不務正業,就告訴了他的父親。曹嵩非常嚴厲地責備了曹操。有一次,曹操看見叔父到來,就假裝中風倒在地上。他的叔父看到后驚恐地告訴了他的父親。曹嵩急忙跑過去看到曹操安然無恙,問道:“你叔父說你中風,你現在為何無事?”曹操說:“我本來就沒事,因為叔父不喜歡我,所以無中生有。”曹嵩信了他說的話。曹嵩不再相信他叔父的話了。 從此,曹操更加恣意妄為。當時有個叫橋玄的人對曹操說:“天下要大亂,能治理天下的就是你啊!”南陽的何頤見到曹操說:“漢朝即將滅亡,能安定天下的人就是你。”汝南的許劭有知曉人的本領,曹操去拜見他,問他自己是個怎樣的人。許劭說:“你是治世的能臣,亂世的奸雄。”果然曹操二十歲為孝廉,做了郎官,被授予洛陽北部尉一職。后來他因破黃巾軍立功而做了騎都尉。 中平六年四月,靈帝病危,想立小兒子劉協為皇帝。中常侍蹇碩進諫說:“要想立劉協做皇帝,必須先除掉何進,以絕后患。”因為何進是太子劉辯的舅舅,手握兵權,如果不立劉辯為帝,何進可能會造反。漢靈帝聽從了蹇碩的話,召何進進宮。 何進來到宮門,有人偷偷地對何進說了蹇碩的陰謀。何進立刻轉身回家,召集眾謀士商量對策。曹操認為應當小心謹慎,不然會招致殺身之禍。何進不以為然。 正在此時,有人來報:漢靈帝駕崩。于是手握重兵的何進率眾臣人宮,他在漢靈帝的靈柩前讓太子劉辯繼承了皇位。而自己也掌握了朝政大權,并下命令將蹇碩殺害。 何進想一并鏟除宦官,就向各地發文書,調兵遣將,并秘密召并州刺史董卓進京。這時曹操進諫說:“這事易如反掌,要想殺宦官,只需一個獄吏即可,何必從外面興師動眾地調兵。” 何進大怒,并沒有聽從曹操的諫言。曹操退出后不禁感慨:“大亂天下的一定是何進。” 宦官張讓等人知道何進召董卓進京后,感到大事不妙,就來了個先下手為強。于是設計把何進騙人宮中,亂刀砍死。這件事激怒了何進手下的將士,他們把皇宮團團圍住。宦官張讓等人無奈,只好挾持著少帝和陳留王逃出了洛陽。 曹操一面撲救宮中大火,請何太后執掌朝政;一面派遣士兵追擊張讓,尋覓少帝。 張讓等人逃到了邙山下時,聽到追兵的喊殺聲,張讓投河自盡。少帝繼續逃命,在黃河邊遇到了率軍進京的董卓。董卓一路護送少帝回京,并將部隊駐扎在京城邊上。董卓因護駕有功,所以掌握了朝中大權,每天帶兵橫行街市,鬧得老百姓惶惶不安。雖然大家都看出了董卓的野心,但朝廷剛剛安定,誰也不敢說什么。后來,董卓掌握了兵權。一天,他大擺筵席,遍請公卿大臣。席間,董卓說:“我想廢除皇帝,立陳留王為帝,大家覺得怎么樣?”大家聽后,都不敢出聲。 荊州刺史丁原拍案而起,大叫道:“不行!你是什么人,竟敢說這樣的話!天子是先帝的長子,剛剛登上帝位并沒有過失,你怎能在此妄談廢立!是你想篡權吧!”董卓聽后,抽出寶劍要殺丁原。發現丁原背后站著一個人,這人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拿方天畫戟,正惡狠狠地看著自己。原來這人是丁原的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武藝超群,英勇無比。董卓見呂布威猛,沒敢動手。毒-?宴會就這樣不歡而散。第二天,丁原在城外向董卓挑釁,董卓被呂布打敗。董卓敗下陣來,覺得呂布是個人才,派部將李肅用赤兔馬和價值連城的黃金珠寶去收買呂布。呂布是個見利忘義的人,果然動了心。當晚,呂布進了丁原的帳中,砍下了丁原的頭顱,然后提著丁原的頭顱去見董卓,并拜董卓為義父。 董卓得到呂布后更加膽大妄為。袁紹因不滿董卓的殘暴,離開朝廷到冀州去了。 不久,董卓廢掉劉辯,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董卓自己做了丞相,上朝不行跪拜禮,還帶劍上殿。劉辯吟詩發泄憤恨,董卓讓人把他毒死。董卓的士兵奸淫擄掠,無所不為。曾有越騎校尉伍孚,看見董卓如此殘暴,就在朝服里面穿上軟甲,暗藏短刀,想趁上朝的時候刺殺董卓,可惜失手,被董卓千刀萬剮。 P7-9
三國演義 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約1400),明代著名小說家、戲曲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生于元末明初,山西并州太原府人。歷史上關于他的生平事跡記錄不多,較為可信的有明代賈仲明編著的《錄鬼簿續編》:“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較為清新。”《稗史匯編》也有只言片語提及,說他“有志圖王”,據傳他還為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張士誠做過幕僚。 羅貫中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三國演義/經典文學名著》(《三國志通俗演義》)《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等。這些作品中以《三國演義/經典文學名著》成就**,被譽為“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 羅貫中是中國古代章回小說的鼻祖,開章回體小說之先河,對后世影響深遠。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