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絲路遺跡·墓葬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56679
- 條形碼:9787112256679 ; 978-7-112-2566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絲路遺跡·墓葬篇 本書特色
本書主旨論文:《絲綢之路起點的特殊陵墓》,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焦南峰研究員撰寫,分為4章展開:(一)絲綢之路及其起點;(二)絲綢之路起點的特殊墓葬;(三)分析與認識;(四)結語。作為長期主持秦漢陵墓發掘研究的考古工作者,作者憑借**手資料將專題論述集中于這一地區,并首次從絲路關聯價值角度予以解讀。 遺產點介紹:基于墓葬類遺址對絲路相關重大歷史事件的人物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具有獨特的見證作用,選擇了37處分布于絲路沿線的墓葬遺跡,并在主旨論文涉及的關中地區帝王陵墓之外,適量增補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其他墓葬,作為分布格局的補缺;進而參照地理一文化單元的概念,分為中原地區墓葬、河西走廊及兩側地帶墓葬、青藏高原地區墓葬、河套地區墓葬、西域地區墓葬、內蒙古高原地區墓葬、東南沿海地區墓葬以及歐洲及中亞、西亞墓葬展開介紹。其中包括4處國外的重要人物墓葬,作為研究拓展的初試。
絲路遺跡·墓葬篇 內容簡介
本稿件為“一帶一路文明史跡”叢書中的一本。作為記錄絲路文明的一種特殊形式,墓葬充分反映了絲綢之路沿線及其影響區域的人們生產生活等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書在翔實的文字和圖片介紹基礎上,體現了絲綢之路上文明的融合與互通。文明的融合與互通。 稿件定位緊跟 “一帶一路”國jia級頂層合作倡議,深挖“一帶一路”的文化內涵,向世人展示“一帶一路”成就,具有較好的社會價值。 本書適合城市規劃、建設及相關研究人員。
絲路遺跡·墓葬篇 目錄
絲路遺跡·墓葬篇 作者簡介
陳同濱,女,漢族,195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員,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建筑歷史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 陳凌 男,1973年7月生于福建廈門。2006年7月畢業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6-200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研究室副研究員。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亞洲系客座教授(200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爾泰地區世界遺產項目中方委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