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污泥處理處置工程設計與管理手冊/美國水環境聯合會(WEF)環境工程實用手冊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12118
- 條形碼:9787112212118 ; 978-7-112-2121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污泥處理處置工程設計與管理手冊/美國水環境聯合會(WEF)環境工程實用手冊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國環保署1979年出版的《污泥處理、處置工藝設計手冊》的修訂再版,本書全面系統的介紹了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工藝的設計、運行、管理方面的內容,針對城市污水廠產生的市政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工藝的設計做出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并且增加了近年來引起廣泛關注的處理技術和工藝,如固體廢棄物的無機化處理、厭氧和好氧消化處理、臭氣處理及溫室氣體的處理和利用。對于固體廢棄物的設計規范制定、專業從事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工藝的設計、運行的工程技術人員具有專業的參考價值。
污泥處理處置工程設計與管理手冊/美國水環境聯合會(WEF)環境工程實用手冊系列 目錄
第1章 緒言
l.1 背景
1.2 范圍和工藝
第2章 污泥處理處置規劃
2.1 引言
2.2 國家和州的法規
2.3 規劃編制基礎
2.4 項目融資
2.5 規劃策劃
2.6 項目許可和適用建設規范
2.7 新興問題
2.8 環境管理體系
第3章 公眾宣傳和參與
3.1 本章的重要性
3.2 公眾宣傳與參與基礎知識
3.3 有效的公眾參與行動項目
3.4 特殊情況
第4章 污泥的產生和特性
4.1 引言
4.2 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泥的來源
4.3 污泥的常用分析
4.4 污泥的特性
4.5 污泥量的計算
4.6 全面模擬模型
第5章 設計方法
5.1 引言
5.2 項目設計階段
5.3 工藝選擇
5.4 物料平衡及工藝流程圖
5.5 設備選擇和規格
5.6 應急計劃
5.7 其他設計注意事項
第6章 污泥的輸送
6.1 引言
6.2 污泥泵和管道
6.3 傳送系統
6.4 污泥傳輸系統的設計和控制總結
6.5 異味
第7章 化學調理工藝
7.1 引言
7.2 污泥脫水的難點
7.3 影響因素
7.4 化學調理類型
7.5 性能優化
7.6 自動化
7.7 開展有效的高分子評估及產品選擇
第8章 重力濃縮
8.1 濃縮工藝的選擇
8.2 沉淀池
8.3 重力濃縮池
8.4 溶氣氣浮濃縮
8.5 離心濃縮
8.6 重力帶式濃縮
8.7 旋轉濃縮
8.8 膜濃縮
第9章 污泥減量技術
9.1 引言
9.2 生物污泥減量工藝
9.3 污泥分解技術
第10章 厭氧消化
10.1 引言
10.2 設計注意事項
10.3 厭氧消化理論
10.4 消化預處理
10.5 消化設施設計
10.6 工藝控制和厭氧消化的監測
10.7 高性能消化池設計
10.8 強化技術
10.9 高溫厭氧消化
10.10 產酸/產氣消化
10.1 l污泥延時停留時間
10.12 復合消化(好氧/厭氧消化)
10.13 共消化
10.14 厭氧消化的未來
第11章 好氧消化
11.1 引言
11.2 傳統的好氧消化
11.3 高溫好氧消化
11.4 低溫好氧消化
11.5 其他組合工藝
11.6 工藝儀表和控制
11.7 工藝性能和控制
11.8 好氧消化池性能的評價參數
11.9 優化好氧消化的設計技術
第12章 脫水技術
12.1 引言
12.2 風干
12.3 帶式壓濾機
12.4 板框壓濾機
12.5 螺旋壓濾機
12.6 轉盤式壓濾機
12.7 離心機
第13章 堆肥
13.1 引言
13.2 設備開發
13.3 設備設計
13.4 產品銷售和應用
13.5 靜態通風式堆肥系統設計范例
13.6 靜態通風式堆肥案例研究
第14章 堿處理
14.1 引言
14.2 堿性材料
14.3 設計處理設施和系統
14.4 污泥泥餅和干石灰穩定化產品(生物固體)的處理
14.5 設計案例
14.6 水管理局案例研究
第15章 消毒和穩定
15.1 引言
15.2 A類消毒工藝
15.3 B類消毒工藝
15.4 病原體顯著去除工藝和深度病原體去除工藝
15.5 對降低吸引疾病傳播者的要求
第16章 熱干化技術
16.1 引言
16.2 干化理論和應用
16.3 生物污泥熱干化產品
16.4 能量利用與回收
16.5 排出氣體的處理
16.6 操作與維護
16.7 干燥設備安全措施
16.8 氣體排放許可
第17章 熱氧化技術
17.1 引言
17.2 熱氧化和燃燒技術
17.3 能量的回收再利用
17.4 大氣污染控制與監測
17.5 排放法規和許可
第18章 熱解、氣化和其他熱處理工藝
18.1 引言
18.2 熱解和氣化原理
18.3 氣化工藝類型
18.4 環境注意事項
18.5 安全
18.6 其他熱處理工藝
第19章 運輸與儲存
19.1 引言
19.2 廠內污泥儲存
19.3 污泥的運輸
19.4 廠外儲存
第20章 生物固體的氣味管理
20.1 氣味及排放物
20.2 臭味產生的原理及產臭化合物
20.3 產臭化合物概述
20.4 氣味取樣及分析方法
20.5 控制方法和技術
20.6 氣相處理
第21章 污泥處理產生的側流
21.1 引言
21.2 低營養負荷側流
21.3 高營養負荷側流
21.4 抽樣和監測
21.5 回流液管理
21.6 側流處理和營養回收利用
21.7 磷的回收
第22章 儀器儀表和監控
22.1 引言
22.2 儀器要求
22.3 論證和設計
22.4 自動化和過程控制
22.5 污泥處理和管理
第23章 土地利用與產品銷售
23.1 引言
23.2 土地利用與產品銷售
23.3 污泥特性
23.4 場地評估與選擇過程
23.5 污泥農業土地利用場地的工藝設計
23.6 污泥衍生制品市場
23.7 其他設計注意事項
第24章 污泥填埋管理系統
24.1 引言
24.2 垃圾填埋場
24.3 專用地表處理
第25章 新興技術
25.1 引言
25.2 方法
25.3 濃縮脫水工藝
25.4 熱處理工藝
25.5 化學穩定處理
第26章 綠色氣體的處理和利用
26.1 引言
26.2 電能和熱電聯產設備
26.3 燃燒和發熱設備
26.4
l.1 背景
1.2 范圍和工藝
第2章 污泥處理處置規劃
2.1 引言
2.2 國家和州的法規
2.3 規劃編制基礎
2.4 項目融資
2.5 規劃策劃
2.6 項目許可和適用建設規范
2.7 新興問題
2.8 環境管理體系
第3章 公眾宣傳和參與
3.1 本章的重要性
3.2 公眾宣傳與參與基礎知識
3.3 有效的公眾參與行動項目
3.4 特殊情況
第4章 污泥的產生和特性
4.1 引言
4.2 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泥的來源
4.3 污泥的常用分析
4.4 污泥的特性
4.5 污泥量的計算
4.6 全面模擬模型
第5章 設計方法
5.1 引言
5.2 項目設計階段
5.3 工藝選擇
5.4 物料平衡及工藝流程圖
5.5 設備選擇和規格
5.6 應急計劃
5.7 其他設計注意事項
第6章 污泥的輸送
6.1 引言
6.2 污泥泵和管道
6.3 傳送系統
6.4 污泥傳輸系統的設計和控制總結
6.5 異味
第7章 化學調理工藝
7.1 引言
7.2 污泥脫水的難點
7.3 影響因素
7.4 化學調理類型
7.5 性能優化
7.6 自動化
7.7 開展有效的高分子評估及產品選擇
第8章 重力濃縮
8.1 濃縮工藝的選擇
8.2 沉淀池
8.3 重力濃縮池
8.4 溶氣氣浮濃縮
8.5 離心濃縮
8.6 重力帶式濃縮
8.7 旋轉濃縮
8.8 膜濃縮
第9章 污泥減量技術
9.1 引言
9.2 生物污泥減量工藝
9.3 污泥分解技術
第10章 厭氧消化
10.1 引言
10.2 設計注意事項
10.3 厭氧消化理論
10.4 消化預處理
10.5 消化設施設計
10.6 工藝控制和厭氧消化的監測
10.7 高性能消化池設計
10.8 強化技術
10.9 高溫厭氧消化
10.10 產酸/產氣消化
10.1 l污泥延時停留時間
10.12 復合消化(好氧/厭氧消化)
10.13 共消化
10.14 厭氧消化的未來
第11章 好氧消化
11.1 引言
11.2 傳統的好氧消化
11.3 高溫好氧消化
11.4 低溫好氧消化
11.5 其他組合工藝
11.6 工藝儀表和控制
11.7 工藝性能和控制
11.8 好氧消化池性能的評價參數
11.9 優化好氧消化的設計技術
第12章 脫水技術
12.1 引言
12.2 風干
12.3 帶式壓濾機
12.4 板框壓濾機
12.5 螺旋壓濾機
12.6 轉盤式壓濾機
12.7 離心機
第13章 堆肥
13.1 引言
13.2 設備開發
13.3 設備設計
13.4 產品銷售和應用
13.5 靜態通風式堆肥系統設計范例
13.6 靜態通風式堆肥案例研究
第14章 堿處理
14.1 引言
14.2 堿性材料
14.3 設計處理設施和系統
14.4 污泥泥餅和干石灰穩定化產品(生物固體)的處理
14.5 設計案例
14.6 水管理局案例研究
第15章 消毒和穩定
15.1 引言
15.2 A類消毒工藝
15.3 B類消毒工藝
15.4 病原體顯著去除工藝和深度病原體去除工藝
15.5 對降低吸引疾病傳播者的要求
第16章 熱干化技術
16.1 引言
16.2 干化理論和應用
16.3 生物污泥熱干化產品
16.4 能量利用與回收
16.5 排出氣體的處理
16.6 操作與維護
16.7 干燥設備安全措施
16.8 氣體排放許可
第17章 熱氧化技術
17.1 引言
17.2 熱氧化和燃燒技術
17.3 能量的回收再利用
17.4 大氣污染控制與監測
17.5 排放法規和許可
第18章 熱解、氣化和其他熱處理工藝
18.1 引言
18.2 熱解和氣化原理
18.3 氣化工藝類型
18.4 環境注意事項
18.5 安全
18.6 其他熱處理工藝
第19章 運輸與儲存
19.1 引言
19.2 廠內污泥儲存
19.3 污泥的運輸
19.4 廠外儲存
第20章 生物固體的氣味管理
20.1 氣味及排放物
20.2 臭味產生的原理及產臭化合物
20.3 產臭化合物概述
20.4 氣味取樣及分析方法
20.5 控制方法和技術
20.6 氣相處理
第21章 污泥處理產生的側流
21.1 引言
21.2 低營養負荷側流
21.3 高營養負荷側流
21.4 抽樣和監測
21.5 回流液管理
21.6 側流處理和營養回收利用
21.7 磷的回收
第22章 儀器儀表和監控
22.1 引言
22.2 儀器要求
22.3 論證和設計
22.4 自動化和過程控制
22.5 污泥處理和管理
第23章 土地利用與產品銷售
23.1 引言
23.2 土地利用與產品銷售
23.3 污泥特性
23.4 場地評估與選擇過程
23.5 污泥農業土地利用場地的工藝設計
23.6 污泥衍生制品市場
23.7 其他設計注意事項
第24章 污泥填埋管理系統
24.1 引言
24.2 垃圾填埋場
24.3 專用地表處理
第25章 新興技術
25.1 引言
25.2 方法
25.3 濃縮脫水工藝
25.4 熱處理工藝
25.5 化學穩定處理
第26章 綠色氣體的處理和利用
26.1 引言
26.2 電能和熱電聯產設備
26.3 燃燒和發熱設備
26.4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