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實用醫學影響技術--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14633
- 條形碼:9787117314633 ; 978-7-117-3146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實用醫學影響技術--第2版 內容簡介
本版《實用醫學影像技術》分為七篇,共五十章。**篇是醫學影像成像技術基礎與其相關技術,分為十一章分別進行論述;第二篇是醫學數字X線成像技術,分為七章分別進行論述;第三篇是CT成像技術,分為九個章分別進行論述;第四篇是DSA成像技術,分為四章分別進行論述;第五篇是磁共振成像技術,分為九章分別進行論述;第六篇是醫學影像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分為五章分別進行論述;第七篇是小動物成像技術與研究,分為五章分別進行論述。 本專著的撰寫十分注重醫學影像技術學科的系統性、理論性和科學性,特別強調臨床實用性,同時兼顧醫學影像技術發展的新穎性和前瞻性。從醫學影像技術學科下各個亞學科的影像設備構造性能、成像原理、檢查技術和成像質量控制等全方位展開論述,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
實用醫學影響技術--第2版 目錄
**篇 醫學影像成像技術基礎與其相關技術
**章 X 線成像基礎 / 3
**節 原子核及核外結構 / 3
第二節 能量和輻射 / 6
第二章 X 線的產生及其特性 / 12
**節 X 線的產生 / 12
第二節 X 線的輻射譜線 / 14
第三節 X 線的穿透作用 / 17
第四節 X 線的質與量 / 19
第五節 X 線的本質 / 21
第六節 X 線的特性 / 22
第三章 X 線在物質中的衰減 / 24
**節 X 線的衰減 / 24
第二節 單能與連續射線在物質中的衰減 / 27
第三節 人體對 X 線的衰減/ 29
第四章 X 線影像的形成及其影響 / 33
**節 X 線照片影像 / 33
第二節 X 線影像對比度 / 33
第三節 X 線幾何投影 / 34
第四節 X 線照片模糊 / 35
第五節 散射線產生與消除 / 36
第五章 醫學影像對比劑 / 37
**節 X 線對比劑 / 37
第二節 磁共振成像對比劑 / 49
第六章 X 線損傷與防護 / 55
**節 電離輻射對生物體的作用機理 / 55
第二節 影響電離輻射致生物效應的
因素 / 58
第三節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 61
第四節 內照射放射病 / 65
第五節 小劑量外照射生物效應與慢性放射病 / 67
第六節 放射性皮膚損傷 / 69
第七節 電離輻射的遠后效應 / 72
第八節 放射防護的原則 / 75
第九節 照射防護的一般措施 / 76
第十節 輻射量及其單位 / 79
第十一節 輻射劑量測量 / 85
第七章 醫學圖像打印 / 88
**節 概述 / 88
第二節 激光成像 / 89
第三節 熱敏成像技術 / 95
第四節 噴墨成像打印技術 / 99
第五節 照片自助打印機 / 102
第六節 圖像打印的質量控制 / 105
第八章 X 線膠片增感屏與照片沖洗技術 / 109
**節 X 線膠片 / 109
第二節 增感屏 / 110
第三節 顯影 / 112
第四節 定影與水洗 / 113
第五節 自動沖洗機沖洗技術 / 114
第九章 醫學影像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 / 117
**節 質量管理 / 117
第二節 質量保證 / 123
第三節 質量控制 / 127
第十章 醫學影像學檢查方法的比較與選擇 / 133
**節 各種影像學檢查方法的特點 / 133
第二節 胸部 / 134
第三節 腹部 / 136
第四節 骨與關節 / 138
第五節 中樞系統與頭頸部 / 139
第十一章 重大傳染病感控醫學影像檢查技術流程 / 141
**節 重大傳染病防控法律法規與政府衛生醫療應對 / 141
第二節 重大疫情感控CT 檢查工作流程 / 159
第三節 重大疫情感控DR 檢查工作流程 / 169
第四節 重大疫情感控MR 檢查工作流程 / 174
第五節 重大傳染病感控介入診療工作流程 / 178
第六節 重大疫情感控核醫學診療工作流程 / 184
第七節 重大疫情感控放射治療工作流程 / 190
第二篇 醫學數字X 線成像技術
第十二章 醫學數字 X 線成像基礎 / 197
**節 數字圖像理論 / 197
第二節 數字圖像形成 / 201
第三節 數字圖像處理 / 204
第四節 數字圖像顯示技術 / 227
第五節 數字圖像評價 / 238
第十三章 數字X 線設備與X 線攝影基礎 / 254
**節 數字 X 線設備 / 254
第二節 X 線攝影基礎 / 267
第十四章 CR 成像技術 / 273
**節 CR 系統的基本構成 / 273
第二節 成像板組成及其特性 / 273
第三節 CR 系統閱讀器功能 / 276
第四節 CR 成像原理 / 278
第五節 CR 影像處理與臨床應用 / 286
第六節 CR 圖像質量控制 / 287
第十五章 DR 成像技術 / 293
**節 DR 成像系統及其特性/ 293
第二節 DR 的 X 線發生系統/ 300
第三節 DR 的附屬設備/ 303
第四節 非晶硒平板探測器成像技術 / 312
第五節 間接轉換平板探測器成像技術 / 317
第六節 CCD 探測器成像技術 / 325
第七節 線掃描探測器成像技術 / 333
第八節 DR 的特殊成像技術/ 344
第九節 DR 操作技術與圖像質量控制 / 353
第十節 數字化移動平板成像技術 / 363
第十六章 數字 X 線造影技術/ 367
**節 胃腸道造影檢查 / 367
第二節 泌尿及生殖系統造影檢查 / 375
第三節 其他部位造影檢查 / 386
第十七章 乳腺成像與口腔成像技術/ 389
**節 乳腺成像技術 / 389
第二節 口腔成像技術 / 406
第十八章 人體各部位的 X 線攝影技術 / 411
**節 頭部 X 線攝影 / 411
第二節 脊柱與骨盆 X 線攝影 / 416
第三節 四肢 X 線攝影 / 431
第四節 胸部 X 線攝影 / 462
第五節 腹部 X 線攝影 / 468
第六節 骨關節急性損傷機制與X 線攝影 / 470
第三篇 CT 成像技術
第十九章 CT 設備的構造與成像原理 / 489
**節 CT 發展與展望 / 489
第二節 CT 基本構造及附屬設備 / 491
第三節 CT 成像基礎 / 502
第四節 單層螺旋 CT 的成像原理/ 508
第五節 多層螺旋 CT 的成像原理/ 509
第六節 幾種特殊 CT 的成像原理/ 511
第七節 CT 技術參數與安裝維護 / 535
第二十章 CT 成像基本概念與檢查方法 / 545
**節 基本概念與掃描方法 / 545
第二節 CT 檢查前準備 / 557
第二十一章 頭頸部 CT 檢查技術 / 560
**節 顱腦 CT 檢查技術/ 560
第二節 鞍區 CT 檢查技術/ 570
第三節 眼及眼眶 CT 檢查技術/ 571
第四節 鼻骨 CT 檢查技術/ 574
第五節 耳部 CT 檢查技術/ 575
第六節 鼻竇的 CT 檢查技術/ 582
第七節 口腔頜面部 CT 檢查技術/ 589
第八節 咽喉部 CT 檢查技術/ 593
第九節 頸部 CT 檢查技術/ 594
第二十二章 胸部 CT 檢查技術 / 600
**節 胸廓入口 CT 檢查技術/ 600
第二節 胸部 CT 檢查技術/ 609
第三節 肺部低劑量篩查技術 / 617
第四節 食管 CT 平掃與增強檢查技術/ 618
第五節 肺動脈 CTA 檢查技術 / 622
第六節 肺靜脈和左心房 CT 檢查技術/ 628
第七節 肺部腫瘤CT 低劑量灌注成像技術 / 629
第八節 胸腺 CT 掃描技術/ 631
第九節 先天性心臟病 CT 檢查技術/ 632
第十節 心臟血管及其功能CT 檢查技術 / 643
第十一節 射頻消融術前心臟CT 檢查技術 / 658
第十二節 多部位“一站式”CT 檢查技術 / 662
第十三節 心血管 CT 低劑量檢查技術/ 669
第二十三章 腹部與盆腔 CT 檢查技術/ 677
**節 腹部 CT 檢查技術/ 677
第二節 盆腔 CT 檢查技術/ 721
第三節 主動脈 CT 血管造影檢查技術/ 734
第四節 CT 雙能量成像技術 / 736
第二十四章 脊柱及四肢骨關節與血管CT 檢查技術 / 747
**節 脊柱 CT 檢查技術/ 747
第二節 胸廓 CT 檢查技術/ 751
第三節 四肢骨關節軟組織CT 檢查技術 / 754
第四節 上肢動脈 CT 血管造影檢查/ 756
第五節 下肢動脈 CT 血管造影檢查/ 758
第六節 下肢靜脈 CT 血管造影檢查/ 760
第二十五章 特殊 CT 檢查技術 / 761
**節 CT 能量檢查技術 / 761
第二節 介入治療性 CT 成像技術/ 766
第三節 塵肺胸部 CT 檢查技術/ 769
第四節 錐光束乳腺 CT 成像技術/ 773
第二十六章 CT 成像質量控制 / 779
**節 CT 硬件和軟件與圖像質量 / 779
第二節 CT 圖像質量控制 / 795
第三節 CT 圖像質量評價 / 801
第二十七章 融合CT 成像技術與新進展 / 808
**節 放射治療中 CT 成像技術/ 808
第二節 核醫學中 CT 成像技術/ 817
第三節 手術中 CT 成像技術/ 824
第四節 移動 CT 成像技術/ 830
第五節 CT 成像技術新進展 / 836
第四篇 DSA 成像技術
第二十八章 DSA 設備及成像原理 / 851
**節 DSA 發展與展望 / 851
第二節 DSA 設備的構造及其特性 / 852
第三節 DSA 基本原理 / 872
第四節 DSA 信號與圖像形成 / 873
第五節 DSA 成像方式與減影方式 / 878
第六節 DSA 圖像處理與后處理 / 882
第七節 DSA 的特殊成像技術 / 884
第二十九章 介入放射學 / 890
**節 介入放射學發展與應用評價 / 890
第二節 介入放射學的器械 / 891
第三節 介入放射學相關技術 / 893
第四節 介入放射學并發癥及處理 / 895
第三十章 DSA 技術在介入診治中的應用 / 899
**節 檢查前準備 / 899
第二節 頭頸部 DSA 技術與介入治療 / 900
第三節 胸部 DSA 技術與介入治療 / 920
第四節 心臟大血管與冠狀動脈DSA技術與介入治療 / 925
第五節 腹部 DSA 技術與介入治療 / 950
第六節 盆腔 DSA 技術與介入治療 / 963
第七節 四肢 DSA 技術與介入治療 / 966
第三十一章 DSA 成像質量控制 / 974
**節 DSA 硬件與圖像質量 / 974
第二節 DSA 圖像形成與圖像質量 / 984
第三節 DSA 檢查技術的質量控制 / 991
第五篇 磁共振成像技術
第三十二章 磁共振成像設備與原理/ 999
**節 磁共振成像發展與展望 / 999
第二節 磁共振成像設備的構造及其特性 / 1005
第三節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學基礎 / 1042
第四節 磁共振成像的圖像重建原理 / 1048
第三十三章 磁共振成像的脈沖序列 / 1055
**節 脈沖序列的表達、構成與分類 / 1055
第二節 脈沖序列參數的意義 / 1056
第三節 圖像對比度與加權 / 1059
第四節 自旋回波序列 / 1061
第五節 梯度回波脈沖序列 / 1064
第六節 反轉恢復和快速反轉恢復序列 / 1067
第七節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 1068
第八節 基于螺旋槳技術的快速自旋回波及快速反轉恢復序列 / 1070
第九節 三維成像及其脈沖序列 / 1071
第三十四章 磁共振特殊成像技術 / 1073
**節 磁共振血管成像 / 1073
第二節 磁共振水成像 / 1089
第三節 功能磁共振成像 / 1092
第四節 磁敏感加權成像 / 1097
第五節 磁共振波譜成像 / 1099
第六節 磁共振組織抑制技術 / 1102
第七節 磁共振輔助成像技術 / 1108
第八節 介入磁共振成像與分子影像學 / 1111
第三十五章 磁共振檢查前準備與頭頸脊柱五官磁共振檢查技術 / 1116
**節 磁共振檢查準備 / 1116
第二節 顱腦 MRI 掃描技術/ 1119
第三節 脊柱與脊髓 MRI 掃描技術/ 1149
第四節 五官及頸部 MRI 掃描技術/ 1157
第三十六章 胸部磁共振檢查技術 / 1176
**節 呼吸系統 MRI 掃描技術/ 1176
第二節 乳腺 MRI 檢查技術/ 1185
第三節 循環系統 MRI 掃描技術/ 1190
第三十七章 腹部磁共振檢查技術 / 1226
**節 消化系統 MRI 掃描技術/ 1226
第二節 泌尿生殖系統 MRI 掃描技術/ 1246
第三十八章 四肢外周 MRI 檢查技術 / 1264
**節 四肢關節 MRI 掃描技術/ 1264
第二節 外周血管磁共振成像技術 / 1315
第三節 外周神經磁共振成像技術 / 1329
第四節 磁共振全身類彌散加權成像技術 / 1341
第三十九章 磁共振圖像質量控制 / 1347
**節 磁共振硬件與圖像質量 / 1347
第二節 磁共振軟件與圖像質量 / 1349
第三節 磁共振圖像質量評價指標 / 1353
第四節 磁共振檢查技術規范 / 1355
第五節 磁共振技術參數選擇與圖像質量 / 1357
第六節 磁共振圖像偽影與處理 / 1359
第七節 磁共振成像參數間互相影響圖像質量 / 1367
第四十章 融合磁共振成像技術與新進展 / 1369
**節 放射治療的磁共振成像技術 / 1369
第二節 術中磁共振成像技術 / 1387
第三節 核醫學磁共振成像技術 / 1393
第四節 磁共振成像技術新進展 / 1401
第六篇 醫學影像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
第四十一章 醫學影像信息概論 / 1427
**節 醫學影像信息的內涵與發展 / 1427
第二節 醫院數字影像信息種類 / 1429
第三節 醫學影像信息檢索技術 / 1433
第四十二章 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 / 1438
**節 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概述 / 1438
第二節 PACS 相關國際標準與規范 / 1441
第三節 PACS 與RIS 的硬件與軟件平臺 / 1448
第四節 PACS 與 RIS 的運行 / 1459
第五節 PACS 的臨床應用 / 1470
第四十三章 醫學影像大數據與5G醫學影像云技術 / 1474
**節 醫學影像大數據 / 1474
第二節 醫學影像信息的全流程質量控制 / 1476
第三節 醫學影像的遠程智能質控 / 1481
第四節 醫學影像質控互認共享技術 / 1482
第五節 云計算核心技術 / 1483
第六節 醫學影像云服務 / 1486
第七節 5G 網絡技術 / 1489
第四十四章 影像組學與醫學3D 打印技術 / 1494
**節 影像組學的起源與概念 / 1494
第二節 影像組學的工作流程與方法 / 1495
第三節 影像組學的臨床應用與質量評估 / 1500
第四節 影像組學的發展趨勢與挑戰 / 1502
第五節 3D 打印技術的發展與原理 / 1504
第六節 醫學3D 打印的圖像采集與工作流程 / 1505
第七節 醫學3D 打印的圖像處理與相關技術 / 1506
第八節 3D 打印在醫學中的應用 / 1509
第四十五章 醫學影像人工智能技術 / 1514
**節 醫學人工智能概述 / 1514
第二節 機器學習 / 1518
第三節 深度學習 / 1523
第四節 醫學圖像的計算機處理技術 / 1526
第五節 基于深度學習的醫學圖像質量評估系統 / 1533
第六節 醫學影像人工智能技術的臨床應用 / 1534
第七篇 小動物成像技術與研究
第四十六章 動物可見光活體成像技術 / 1549
**節 可見光活體成像研究概述 / 1549
第二節 可見光活體成像設備與成像原理 / 1549
第三節 可見光活體成像的科研與質量控制 / 1550
第四十七章 動物超聲成像技術 / 1551
**節 動物超聲成像設備與成像原理/ 1551
第二節 超聲成像技術在動物研究中的應用 / 1552
第四十八章 動物 CT 成像技術 / 1553
**節 動物CT 成像技術價值與成像原理 / 1553
第二節 CT 成像技術在動物研究中的應用 / 1554
第四十九章 動物磁共振成像技術 / 1559
**節 動物磁共振成像儀的基本構造與成像原理 / 1559
第二節 磁共振成像技術在動物研究中的應用 / 1560
第五十章 PET / CT 和PET / MR 動物成像技術 / 1565
**節 動物PET/ CT 設備基本構造與成像原理 / 1565
第二節 動物PET/ MR 設備基本構造與成像原理 / 1566
第三節 PET/ CT 和PET/ MR 在動物成像的應用及其質量控制 / 1567
參考文獻 // 1570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