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歷史文摘2020年第1期·總第1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5367
- 條形碼:9787520385367 ; 978-7-5203-853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文摘2020年第1期·總第1期 內容簡介
本卷從2019年9月—2020年9月國內出版的主要相關史學期刊、高校學報以及綜合類期刊中,選取高水平的中國史論文進行轉載和介紹,尤為重視對于反映中國史研究基礎性、原創性與前瞻性成果的介紹,旨在反映一年來中國史研究的趨勢、動態與走向,為當前中國史研究的縱深發展及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的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增加推動力。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為該刊的出版組織了一個強大的編委會,對獲選的書稿進行遴選,代表了中國史學界各個分支的前沿水平,有望成為學界倚重的評價指標之一。
中國歷史文摘2020年第1期·總第1期 目錄
全文轉載
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欄目主持:李軍)
中國史學之連續性發展的特點及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中國疆域詮釋視角:從王朝國家到主權國家
先秦秦漢史(欄目主持:史黨社)
先秦國家制度建構的理念與實踐
中國文明起源中的巫及其角色演變
龍崗秦簡中的“行田”“假田”等問題
秦代屬邦與民族地區的郡縣化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欄目主持:彭建英)
簡紙更替與中國古代基層統治重心的上移
吐谷渾暉華公主墓志與北朝北方民族關系
布發掩泥的北齊皇帝:中古燃燈佛授記的政治意涵
宦途八俊:中晚唐精英的仕宦認同及其制度路徑
釋唐后期上行公文中的兼申現象
宋元明清史(欄目主持:王善軍)
論“耕讀文化”在宋代的確立
遼金時期北方地區的鄉里制度及其演變
“大元”國號新考:兼論元代蒙漢政治文化交流
魚鱗圖冊起源考辨
明洪武三年處州府小黃冊的發現及意義
從分藩到分省:清初省制的形成和規范
康熙朝的琺瑯器禮物與皇權
中國近現代史(欄目主持:鄭金剛)
梁啟超與**次世界大戰史研究在中國的發軔:以《歐洲戰役史論》為中心的探討
中國近代史研究范式與方法再檢討
關于革命史的形成、建構與轉向的歷史思考:兼論“新革命史”問題
新中國經濟成就的制度因素及其演進邏輯
論點摘編
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
中國古史分期暨社會性質論綱
中國古代文獻傳統的歷史獨特性
歷史學家為何關心生態問題
民族復興與歷史教育
先秦秦漢史
五帝時代的歷史學、考古學及人類學解讀
試論考古發現所見的商王室宗廟制度
商周東土夏遺與夏文化探索
“秦橋”考議:再論秦交通優勢
秦“徙治櫟陽”及年代新辨
漢代九卿制度的形成
從“司馬主天”到“太尉掌兵事”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
唐朝地緣政治中的河西走廊
南朝建康的都城空間與葬地
編年史與晉宋官修史運作
唐宋之際都城東移與北都轉換
中古入華胡人墓志的書寫
齊梁之際豫、梁降魏與南風北漸
長沙吳簡所見“科”與“辛丑科”考論
宋元明清史
宇文部、北周與契丹先世史敘述的考察
宋路級地方行政區劃名與實
宋代的疆界形態與疆界意識
如何“進入”蒙古史
《紅史》至大二年圣旨所見元朝政治博弈
《元史》列傳史源新探
明代地方官府賦役核算體系的早期發展
明代世襲武官人數增減與制度變遷
清代政區分等與官僚資源調配的量化分析
清前期政教關系中的儒教及三教問題
中國近現代史
民初縣官選任制度的重建
清末民初陸軍軍醫學校考述
當代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三重維度
時勢、史觀與西人對早期中國近代史的論述
成同之際清廷與湘淮集團的江浙控制力之爭
民初“好人政府”的嘗試
科舉存廢與近代江南鄉村社會流動
清末川滇邊區的聯防與聯治
日本與護國戰爭期間的南北妥協
太平天國應對社會危機的政略實踐及得失
篇目推薦
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
先秦秦漢史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
宋元明清史
中國近現代史
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欄目主持:李軍)
中國史學之連續性發展的特點及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中國疆域詮釋視角:從王朝國家到主權國家
先秦秦漢史(欄目主持:史黨社)
先秦國家制度建構的理念與實踐
中國文明起源中的巫及其角色演變
龍崗秦簡中的“行田”“假田”等問題
秦代屬邦與民族地區的郡縣化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欄目主持:彭建英)
簡紙更替與中國古代基層統治重心的上移
吐谷渾暉華公主墓志與北朝北方民族關系
布發掩泥的北齊皇帝:中古燃燈佛授記的政治意涵
宦途八俊:中晚唐精英的仕宦認同及其制度路徑
釋唐后期上行公文中的兼申現象
宋元明清史(欄目主持:王善軍)
論“耕讀文化”在宋代的確立
遼金時期北方地區的鄉里制度及其演變
“大元”國號新考:兼論元代蒙漢政治文化交流
魚鱗圖冊起源考辨
明洪武三年處州府小黃冊的發現及意義
從分藩到分省:清初省制的形成和規范
康熙朝的琺瑯器禮物與皇權
中國近現代史(欄目主持:鄭金剛)
梁啟超與**次世界大戰史研究在中國的發軔:以《歐洲戰役史論》為中心的探討
中國近代史研究范式與方法再檢討
關于革命史的形成、建構與轉向的歷史思考:兼論“新革命史”問題
新中國經濟成就的制度因素及其演進邏輯
論點摘編
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
中國古史分期暨社會性質論綱
中國古代文獻傳統的歷史獨特性
歷史學家為何關心生態問題
民族復興與歷史教育
先秦秦漢史
五帝時代的歷史學、考古學及人類學解讀
試論考古發現所見的商王室宗廟制度
商周東土夏遺與夏文化探索
“秦橋”考議:再論秦交通優勢
秦“徙治櫟陽”及年代新辨
漢代九卿制度的形成
從“司馬主天”到“太尉掌兵事”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
唐朝地緣政治中的河西走廊
南朝建康的都城空間與葬地
編年史與晉宋官修史運作
唐宋之際都城東移與北都轉換
中古入華胡人墓志的書寫
齊梁之際豫、梁降魏與南風北漸
長沙吳簡所見“科”與“辛丑科”考論
宋元明清史
宇文部、北周與契丹先世史敘述的考察
宋路級地方行政區劃名與實
宋代的疆界形態與疆界意識
如何“進入”蒙古史
《紅史》至大二年圣旨所見元朝政治博弈
《元史》列傳史源新探
明代地方官府賦役核算體系的早期發展
明代世襲武官人數增減與制度變遷
清代政區分等與官僚資源調配的量化分析
清前期政教關系中的儒教及三教問題
中國近現代史
民初縣官選任制度的重建
清末民初陸軍軍醫學校考述
當代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三重維度
時勢、史觀與西人對早期中國近代史的論述
成同之際清廷與湘淮集團的江浙控制力之爭
民初“好人政府”的嘗試
科舉存廢與近代江南鄉村社會流動
清末川滇邊區的聯防與聯治
日本與護國戰爭期間的南北妥協
太平天國應對社會危機的政略實踐及得失
篇目推薦
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
先秦秦漢史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
宋元明清史
中國近現代史
展開全部
中國歷史文摘2020年第1期·總第1期 作者簡介
李軍,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教授、博導,主要從事隋唐五代史暨西北區域史研究。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