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抒情傳統源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18300
- 條形碼:9787547318300 ; 978-7-5473-183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抒情傳統源流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討論近期學界關心的議題“中國抒情傳統論”,分前后兩編。前編為“源流論”,即梳理了“五四”之后的文人學者對中國抒情傳統的研究脈絡,上及魯迅、聞一多、朱自清、宗白華等,再聚焦于陳世驤、高友工,以及西方學者普實克,下及港、臺的發展,亦關注很近論者如王德威等;后編為分論,系統論述該領域不可繞開的四位學者——陳世驤、高友工、林庚、普實克——的人生際遇和學術理論等。此書目的在揭示此一論述之萌發與生成的過程,以及其間論述的重點與變奏。
中國抒情傳統源流 目錄
總序/ 陳建華
緒論:“抒情中國”說
前編: 源流論
**章 歌詩言志:聞一多、朱自清
第二章 大道多歧:魯迅、朱光潛、沈從文
第三章 宇宙詩心:宗白華、方東美
第四章 原詩原興:陳世驤
第五章 內向美典:高友工
第六章 遠方聲音:普實克、宇文所安
第七章 仿佛有光:蔡英俊、呂正惠
第八章 境界再生:葉嘉瑩、柯慶明
第九章 理論演出:張淑香、蕭馳
第十章 顛覆傳統:龔鵬程、鄭毓瑜
第十一章 今之視昔:黃錦樹、王德威
后編: 分論
第十二章 陳世驤
一、 “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
二、抒情之光與力:陳世驤論陸機《文賦》與魯迅《摩羅詩力說》
第十三章 高友工
一、高友工的“中國抒情美典”說
二、 “美典”內外:高友工的學思之旅臆解
第十四章 林庚
一、林庚的詩與詩觀三論
二、林庚的“詩國文學史”
第十五章 普實克
一、如何了解“漢學家”:以普實克為例
二、抒情的中國:普實克論中國詩歌
三、普夏之辯:“文學科學”與“文學批評”
中國抒情傳統源流 作者簡介
陳國球,多倫多大學比較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曾任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總監,香港科技大學中國文學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主任,阿爾伯塔大學、查理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東京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編著有:《香港的抒情史》、《抒情之現代性》(合編)、《香港文學大系》(總主編;十二卷)、《抒情中國論》、《文學如何成為知識?──文學批評、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情迷家國》、《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