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赤裸的朱麗葉(尼克.霍恩比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85858
- 條形碼:9787532785858 ; 978-7-5327-858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赤裸的朱麗葉(尼克.霍恩比作品)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尼克??霍恩比寫給中青年的小說,延續了他一貫的寫作風格:既幽默俏皮,又發人深省。書中包含大量走紅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音樂作品,更添加一份濃濃的懷舊色彩。同名電影2018年上映,由影壇文藝男神伊桑??霍克(“愛在”系列三部曲男主角)領銜主演。
赤裸的朱麗葉(尼克.霍恩比作品) 內容簡介
本書描寫了年近中年的女主人公安妮在度過了十五年平淡的同居生活后,對這種生活的意義產生了懷疑。她開始審視自己的過去,想弄明白自己究竟錯過了什么。而在大洋彼岸,安妮的同居對象鄧肯所深深迷戀的搖滾音樂人塔克.克洛也因為自己放蕩大半生導致的后果(主要是各種私生子女)而頭痛不已。由于不可思議的命運的牽線,兩人走到了一起。這是一部霍恩比寫給中青年人的小說,延續了作家一貫的寫作風格,既幽默俏皮,又發人深省。大量走紅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音樂作品和音樂人的提及,也給作品添加了一份濃濃的懷舊色彩。
赤裸的朱麗葉(尼克.霍恩比作品) 節選
1 他們從英國大老遠飛到明尼亞波利斯,就為了參觀一間廁所。安妮直到真正進入廁所的那一刻,才驚覺這簡單的事實: 里頭的墻上有涂鴉(其中有一些點到了這間廁所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它又潮濕又陰暗,味道很臭,毫不起眼。美國人一向非常善于充分利用他們的歷史遺產,但在這兒就連他們也沒什么名堂可搞。 “安妮,你帶相機了?”鄧肯說。 “帶了。但你想拍什么呢?” “就是……你知道的嘛。” “不知道。” “呃……就是拍這間廁所。” “你們都怎么……怎么稱呼那些東西?” “小便斗。對了,就拍小便斗。” “你要入鏡嗎?” “我假裝在尿尿,如何?” “隨便你。” 于是鄧肯站在三個小便斗中間那個的前面,雙手擺在陰部前方,裝得很像,并回頭向安妮微微一笑。 “拍了?” “閃光燈好像沒亮。” “再拍一張。大老遠來,一張好照片都沒拍到就太笨了。” 這一次鄧肯稍微站進某個馬桶小間,讓門敞開。不知何故,這里 比較亮。安妮盡力拍了。一個男人在廁所里的照片,照常理,再漂亮也不過如此了。鄧肯走出來時,她瞄見那個馬桶,一眼就看出它堵塞了,就像她在其它搖滾樂夜店看過的所有其它馬桶一樣。 “走吧。”安妮說,“那個人不太希望我進男廁。” 這是事實。*初,那酒保懷疑他們倆在找個地方來一針毒品,或嘿咻一下。后來,令他們傷心的是,酒保顯然斷定兩人沒本事做那兩種事。 鄧肯再看*后一眼,搖搖頭:“要是廁所會說話就好了,嗯?” 安妮很慶幸這間廁所不會。不然,鄧肯八成會跟它聊上一整夜。 大多數人不知道世上有塔可??克洛這號人物的音樂,更別說他生涯中一些較為黯淡的時光,所以他在皮茲俱樂部的廁所里或許曾經發生過的事,大概值得在此再說一遍。那時,克洛來到明尼亞波利斯表演,某一天他在皮茲俱樂部現身,來觀賞當地一個叫做“拿破侖??索羅”樂隊的演唱,他聽說這個樂隊風評不錯。(有些克洛迷是全面收藏狂,連該樂隊唯一發過的專輯《拿破侖??索羅彈唱創作歌曲》都有。鄧肯就是其中之一。)演出進行到一半,塔可去上廁所。沒人知道那里頭發生什么事,只知道他出來后,便直接回飯店,并打電話給經紀人,把剩下的巡回演唱全部取消。隔天早上,他就展開了我們現在不得不視之為退隱的歲月。那是一九八六年六月的事。從此以后他就音訊全無,沒灌錄新唱片,沒公開演唱,也沒接受訪談。如果你和鄧肯、和世界各地其他幾千人一樣喜愛塔可??克洛,那么那間廁所就有責任交代清楚。但鄧肯的觀察對極了,它不會說話,既然如此,克洛的粉絲就必須代表它發聲。有些人聲稱,塔可在那里看見了上帝或某位上帝派來的代表;有些人則聲稱他在里頭吸食毒品過量,體驗了瀕死的過程。另一派則認為他逮到女友跟他樂隊的貝斯手在里頭性交,但安妮覺得這理論有點離奇。在一間廁所看見一個女人跟一位樂手打炮,真的有可能導致二十二年的銷聲匿跡? 或許有可能。或許是安妮沒體驗過那樣熱烈的激情,才會這樣想。反正。不管是什么。你只需知道,有件極重大而使人改變一生的事,在一家小型搖滾夜店的廁所里發生了。 安妮和鄧肯正在塔可??克洛朝圣之旅的半途上。他們已去紐約游歷過,看了好幾家曾經與克洛扯得上關系的夜店和酒吧,但這些饒富歷史趣味的場所,如今多半變成設計師品牌服飾店或麥當勞。兩人也去了克洛的童年住處,位于蒙大拿州的波茲曼。令人興奮的是,那兒有位老太太從她房子走出來告訴他們,塔可小時候曾幫忙洗她老公的別克老爺車。克洛家的屋子小而怡人,現今的屋主是一家小印刷公司的經理,他很訝異兩人大老遠從英國來參觀他的房子外觀,但沒邀他們進屋。后來兩人又從蒙大拿飛到曼菲斯,造訪“美國錄音室”的舊址(原建筑已在一九九○年拆除)。塔可曾在酒醉而傷心的狀況下,在這間錄音室錄下他那張傳奇性的分手專輯《朱麗葉》,這也是安妮*愛的一張。接下來他們還打算去加州的柏克萊,現實人生中的朱麗葉(曾當過模特兒和社交名媛,真名叫朱莉??貝蒂),至今仍住在那里。兩人將到她房屋外一直站著觀看,正如他們在那個印刷商的屋外所做的事,直到鄧肯再也想不出繼續看下去的理由,或直到朱莉報警處理(鄧肯從互聯網論壇得知,有幾位克洛迷遭到這種下場)。 安妮不后悔踏上這趟旅程。她去過美國幾次,到過舊金山和紐約。而這次旅行由塔可帶領,去了一些她自己根本不可能造訪的地方。她蠻喜歡這樣的方式。例如波茲曼,去了才知道是座美麗的山間小鎮,四周圍繞著名稱富有異國風情的山脈,她之前聽都沒聽過:大帶山脈、煙草根山脈、西班牙峰群山脈。凝神觀看那間不起眼的小房子后,兩人步行到鎮中心,在一家有機咖啡店外一邊沐著陽光一邊喝冰茶。遠方可望見某一座西班牙峰,也可能是煙草根山脈的某一座,高聳得儼然要刺穿那寒冷的藍天。這上午她過得算不錯了,以前好幾次假期原本更令人期待,結果過得比這次糟。對她而言,這趟美國之旅就是隨機漫游,去哪里都好。當然啰,一路上老是聽鄧肯談論塔可,煩都煩死了。不斷地討論塔可,聽他的歌,企圖了解他創作上或個人生活中所有大大小小決定的背后理由,她已經倒盡胃口。但在家里聽鄧肯老談他也一樣倒胃口。既然都是倒胃口,她寧可到蒙大拿或田納西州,也不想留在谷兒尼斯。那是英國海濱的一座小鎮,她和鄧肯同住鎮上一棟房屋。 有個重要地點沒排進這趟旅程的路線,那就是賓州的泰隆鎮。一般公認那就是塔可現在的隱居地。但既有正統說法,就伴隨著異端分子: 有兩三個克洛迷團體都認定自九○年代初,克洛就一直住在新西蘭。鄧肯覺得這理論雖然有趣,但荒唐透頂。兩人計劃行程時,根本沒把泰隆鎮當作一個目的地,連提都沒提。安妮自認了解原因。幾年前有個克洛迷到泰隆去瞎逛,后來找到一個地方,他認定就是塔可??克洛的農莊。那兒出現一位頭發花白的男人手持獵槍朝他瞄準,場面令人發毛。他拍下這張照片,帶了回來。安妮看過那張照片很多次,她覺得看了很痛苦。那位男人的面容因憤怒和恐懼而整個扭曲了,仿佛他的一切事業和信仰正被一臺佳能傻瓜相機逐漸摧毀。鄧肯憂心的倒不是克洛的隱私被侵害,而是那個叫尼爾??瑞奇的歌迷干了這件事,卻在死忠粉絲群之間獲得宛如澤普魯德那種層級的名聲和尊敬。安妮懷疑鄧肯心里嫉妒得很。使鄧肯憂慮的則是,塔可??克洛當面稱瑞奇是“他媽的混蛋”。這令鄧肯簡直難以忍受。 參觀完皮茲俱樂部的廁所后,兩人采納旅館服務臺人員的建議,去幾條街外的河岸區一家泰式料理餐廳吃飯。原來,明尼亞波利斯市橫跨于密西西比河的兩岸。除了美國人和曾經專心上地理課的家伙,誰會知道呢? 結果,安妮所看見的預期之外的東西,又要記上一筆。不過他們所在的河流這一端,景色較不浪漫,看起來像泰晤士河,著實令人失望。倒是鄧肯興致高昂,很有聊勁,言談間依舊不敢相信自己已經進入那個多年來心神所系、再三想像的地方。 “你覺得我有沒有可能用一整堂課來講那間廁所的事?” “你是說,你要坐在馬桶上教課? 你大概無法通過衛生安全單位的審查。” “我不是那個意思。” 有時候安妮希望鄧肯的幽默感能更敏銳些,或是至少能感覺出她想幽他一默。她知道,此刻想解釋笑點已經太遲了。 “我的意思是,用一整堂課來講皮茲俱樂部廁所的事。” “行不通。” 鄧肯看看她。 “你在逗我嗎?” “不。我是說,花一整堂課來講塔可??克洛二十歲那年去上那間廁所的事,不會非常有趣。” “我會把其它的東西包括進來。” “音樂史上其他人上廁所的事?” “不是。其他人生涯轉折的關鍵時刻。” “貓王在廁所發生的事可大了。那也是他創作生涯里很關鍵的時刻。” “死亡是不一樣的。那不出于他的意志。約翰??史密瑟在我那 網站寫過一篇文章,談的就是這個。創作生涯之死與真實生命之死的差別。說得實在很有意思。” 安妮興味盎然地點點頭,心里卻希望回家之后鄧肯不會把那篇文章印出來,擺在她面前要她看。 “我答應你,這次假期過后,我絕不再那么以塔可為中心了。”他說。 “沒關系。我不介意。” “我想要這樣做已經想很久了。” “我知道。” “我會把他從我體內驅除。” “我倒希望不要。” “真的?” “如果你那樣做,你豈不是什么都不剩了?” 她無意要毒舌傷他。她跟鄧肯在一起將近十五年了,塔可??克洛一直是這段關系包裹的一部分,像是一種殘疾。起初,癥狀并不妨礙他過正常生活。是的,他寫過一本有關塔可的書(尚未出版),開課講授塔可的音樂,參與制作了一支BBC 有關塔可的廣播紀錄片,辦克洛迷聚會。但在安妮看來,這些活動似乎總像孤立的插曲,像偶然發作的病情,他依舊能過著正常而多產的生活。 后來互聯網問世,一切都變了樣。鄧肯比別人略晚才發現互聯網的功用,他發現后便架設了一個叫做“誰能聽見我?”的網站。(克洛的首張專輯令人痛心地失敗后,灌錄了一張鮮為人知的EP。這網站名稱就是取自那張EP 里的一首歌名。)設站之前,離鄧肯*近的克洛迷住在曼徹斯特,在六七十英里外,鄧肯一年才跟他見面一兩次。如今距離*近的粉絲就住在鄧肯的筆記本電腦里,人數有好幾百,來自世界各地,鄧肯跟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說話。可談的事情似乎多得驚人。網站設有“*新消息”欄目,安妮每次看到都很樂,屢試不 爽,因為塔可不再是個所作所為多到講不完的人了。(鄧肯談到他時,總要先來一句:“就我們目前所知……”)但在死忠歌迷間,總是有東西可拿來充當克洛的*新消息,例如互聯網廣播電臺上的一場“克洛之夜”特別節目、一篇新文章、克洛的前樂隊成員發新專輯,或者某位錄音師的訪談。雖然如此,網站大部分的內容都由文章組成,或分析歌詞,或討論克洛的影響,或臆測他銷聲匿跡的原因(似乎有無窮無盡的猜法)。鄧肯也不是沒別的興趣。他是一九七○年代美國獨立電影和納撒尼爾??韋斯特長篇小說的專家,*近也培養了看HBO 電視劇這個不賴的新嗜好,并自認在不遠的未來說不定就可開課講解《火線重案組》。但相比之下,這些都只是逢場作戲,塔可??克洛才是他一生的伴侶。假如克洛死了———也就是真實生命之死,而非創作生涯之死———鄧肯會帶領大家哀悼。(他已經寫好訃告,偶爾還憂慮地自言自語,該不該現在就把文章給某家聲譽良好的報社看一看,還是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 如果說塔可是鄧肯的丈夫的話,那么安妮大概就成了他的情婦。當然,這個譬喻不太恰當,“情婦”這個詞太怪了,而且意味著床笫之事的頻率不低,以兩人如今的情況,大概會雙雙感到驚駭。就算在交往初期,那樣的頻率也會使他們嚇得畏縮。有時安妮覺得自己不太像女友,比較像他的同校好友。假日去他家玩,接下來二十年就這么暫住在此。起先,兩人大約同一時間各自搬到這個英國海濱小鎮,鄧肯來寫博士論文,安妮則來教書。他們有一些共同友人看出兩人應該會有交集,就算不來電,也可以聊聊書籍和音樂,一起看電影,偶爾做伴去倫敦看看展覽和演唱會,于是介紹兩人認識。谷兒尼斯是個單純的小鎮,既沒藝術電影院,也沒同志圈,連一家水石連鎖書店都沒有(*近的分店要往北走,一直到赫爾市的路上才有),所以兩人便撲向彼此,相互救濟。漸漸地,他們開始在一些夜晚喝點酒,在周末暫時一起過夜,到后來,暫時一起過夜又逐漸變成一種跟同居差不多的形式。兩人就永永遠遠繼續那樣的生活,卡在萬年研究生的世界里。聽演唱會、讀書、看電影在他們心目中很重要,但對其他同年齡的人來說,那些東西倒沒那么重要。 兩人從沒決定過不生小孩,也沒討論過是不是要拖一段時間再下決定,這不是因為他們實際上僅僅是暫時一起過夜的朋友關系。安妮可以想像自己當媽媽,但沒人認為鄧肯想當爸爸,反正,如果要靠生小孩來鞏固關系,兩人都會不舒服。他們不贊成那種做法。可是現在,她正在經歷大家都跟她說過她將會經歷的事(居然被說中,真是令她氣惱): 她極度渴望有個小孩。所有尋常無奇的生活大小事情,或悲或喜,都會撩起她的渴望,例如圣誕節,或友人懷孕,連在街上看見完全不認識的孕婦也會刺激她。就她自己判斷,她想要小孩的理由很平凡。她想要感受無條件的愛,而非微弱且有條件的喜歡,她東拼西湊給予鄧肯的就只是那種喜歡。她想被一個絕不會質疑這擁抱的人摟住,這個人絕不質問為什么抱、你是誰,或者抱多久。 另外還有個理由是: 她需要知道,她是能夠生小孩的,她體內是可以孕育生命的。鄧肯使她沉睡了,在這長眠中,她形同被閹割、不是個女人了。 她會熬過去的,大概吧。至少,有一天生孩子的念頭將化成令她惆悵的遺憾,而不再是劇烈的渴望。但這趟假期不是計劃來安撫她的。她心里很掙扎,與其到男生廁所鬼混、拍照,還不如替嬰兒換尿布。感覺起來,她與鄧肯相處時所做的事情似乎愈來愈……墮落。
赤裸的朱麗葉(尼克.霍恩比作品) 作者簡介
尼克·霍恩比(1957- ),英國作家、劇作家。1992年,霍恩比以一部記錄足球的非虛構作品《極度狂熱》聲名鵲起,被評為當年英國圖書獎年度最佳體育類圖書。此后尼克·霍恩比的每部小說幾乎都在暢銷榜和專家書評雙獲豐收,其中就包括他最受歡迎的作品《失戀排行榜》《非關男孩》和《如何是好》。他的作品大多都被改編成電影,廣受好評。2005年《自殺俱樂部》甫一出版即登上英語文學各大排行榜前十名,2014年被翻拍為同名電影。 1999年,尼克·霍恩比獲得美國藝術與人文學院E.M.福斯特獎。2001年小說《如何是好》入圍英國布克獎,并被評為W.H.史密斯圖書獎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小說。除了文學創作,尼克·霍恩比還參與了許多影視劇本創作。2015年,改編自愛爾蘭作家科爾姆·托賓同名小說的電影《布魯克林》由霍恩比擔綱劇本創作。憑借這部電影,霍恩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獎提名以及一項電音電視藝術學院獎。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