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故里有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462163
- 條形碼:9787548462163 ; 978-7-5484-621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故里有燈 本書特色
故鄉的夜色里,窗外圓圓的月,會灑出一片瑩白,落在屋頂上,給青石瓦片蒙上一層輕紗。 江湖多風雨,故里總有燈,在那束檄弱淡黃的燈光下,我用文字描摹出故鄉的影子,深刻,清晰。 本書講述那些記憶里的人和事,感悟生命的真諦。
故里有燈 內容簡介
《故里有燈/鄉土·系列》是一部90后作家創作的鄉土散文集,作者從多個角度描繪出故鄉的模樣,分為故里景致、故里味道、故里記憶、故里花事四個專輯,講述那些記憶里的人和事,感悟生命的真諦。語言干凈純粹,富有情感,值得讓人細細品味。
故里有燈 目錄
一場春雨化柔情
點點新綠俏枝頭
暖春·新綠·品碧芽
旬白山嶺藥王宮
天寶的仲夏夜
天際未完的詩
國道旁的小鎮
夏夜中的星
裴家河東莊老君殿
秋雨綿綿落白河
大山深處的云霧秋色
暮色里的漢江
秋風似有故里聲
秋夜燈映橋兒溝
醉在漫山秋林里
夜里的江,夜里的紫陽
藏在深山里的初雪
山城的冬夜
小鎮的四季
雪染故里重重山
寸寸陽光
第二輯 故里味道
微醉黃酒釀
芭蕉甘蘿汁
山中竹筍鮮
燒青皮核桃
夏日里的烤苞谷
紫色陽荷姜
記憶中的山藥味道
香脆的油渣子饃
山中有李杏
一碗米湯
書包里的零嘴兒
去山中釀一盞清酒
又到柿紅時
炸出來的過年菜
吃口青綠綠的菜苔才叫過春天
第三輯 故里記憶
村井
屋頂上的老瓦
舊時學堂
下一站,白河
擺滿舊書的窗
我的祖父
留在巷道里的舊時光
綠皮火車
時光催著我們辦年貨
我的故鄉灣
一些病
油桐樹下的秋千
拾柴火的小孩
老姚
父親的收音機
被遺忘的彩色電視
我的柳樹村
外婆家
第四輯 故里花事
林間桃花白
屋后櫻桃花
林徑尋蘭草
簇簇紫荊花
泡桐花開
種花的童年
庭院紫薇花
藏在清秋里的桂花香
開滿山野的小黃菊
漫山紅透火棘果
冬日里的水仙花
開在心田里的花
故里有燈 節選
《故里有燈/鄉土·系列》: 初秋時節,涼風習習,正是出行好時節,從西營鎮小溝出發,慢行于山間鄉村公路,處處竹林老樹,聽深山流水潺潺,一片幽靜。翻越過山脊,便就是倉上鎮裴家河地界,早就聽聞東莊村有一座老君殿,香火極旺,多年來留下不少神奇的傳說,終于有機會去探尋一番。 遠望老君殿,坐落在東莊村的一個山脊上,這山脊蜿蜒盤旋,好似一條伏臥的盤龍,確實是一處風水寶地。聽說這老君殿的廟宇可不止一處,分為涼亭、祖師爺殿、正殿、戲樓四個部分,分布在這似龍的山脊上,巍巍峨峨,風風雨雨,不知有多少年。 走進老君殿,首先映入眼簾的便就是涼亭,涼亭前已經開辟出一塊大面積的停車場,準備為以后的開發旅游所用。聽以前的施工工人說,在這停車場中曾挖出了十幾個碩大的白石,曾有一個白石在挖掘中不慎滾落山下,山下可有不少人家院落,這么大的白石滾下去很容易傷人,急壞了這幫施工工人,連忙跑下去看,發現那個白石己裂成四五塊,穩穩地停在離院落不遠的山坡間,別說傷人,就連牲畜也未碰到。 我也覺得神奇,聽著他們一邊講述,一邊走進涼亭。涼亭處于這個山脊的*高處,旁邊有不少枝葉繁盛的松樹,半掩著涼亭,地下散落的松果和松針,淺淺地鋪了一層。站在涼亭上,可以看到四周空遠的群山,一碧千里的山色連接著淺藍的天空,心里覺得無比舒暢。 抬起頭看,這涼亭內還繪有精致的畫卷,四周畫的是四季景色,流暢的線條頗為講究,小亭下面還有一些木凳,在這里看看景色,吹吹涼風,確實不錯。 從涼亭出來往下走,不遠處便是祖師殿,雖然這幾日不是香火日,但是周圍的彩帶和地下堆積如山的鞭炮紙屑,都訴說著它香火極旺,信徒極多。 聽當地村民講,每到年三十,這祖師殿便是*熱鬧的時候,許多上香的人從四面八方匯集于此,祈福還愿。還有不少人早早地在這等候,等著上新年的**炷香,祈求更大的庇佑。十二點一過,這里鞭炮聲連連不斷,煙花開滿整個夜空,一直到正月初一的清晨。 再往前走,是已經用混泥土建起祖師殿的地基,搭起的框架比之前的祖師殿還要大三倍,村民說,他們想自己籌錢把祖師殿的廟宇修建起來,還給我拿來廟宇的設計圖樣,看到圖中紅墻黑瓦的建筑,我感慨說這是大工程呀,也不由得為他們的精神所震撼。 走到正殿,村民給我講起了老君殿的歷史,說是老君殿建起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明朝的時候修繕過一次。在正殿前的一塊空地上,擺放著不少石碑,石碑上清清楚楚刻著當時修繕捐贈人員的名單,姓甚名誰,捐贈多少文錢,依舊清晰可見。 后來,這里的廟宇被摧毀,只留下這些遺跡和傳奇留給我們去探尋。村民說,以前正殿有廟宇、廂房、花園、水池等完整的建筑,正殿前還有兩口大鐘:一口銅鐘,一口鐵鐘。聽說廟宇被摧毀的時候,這兩口鐘居然起身飛走了,居住在這里的老道長用石子打落下來一口鐵鐘,落在正殿前,老道長走后,鐵鐘被人推到山下,化成碎片,各家都撿了些,漸而也沒了蹤影。 正殿左側有兩棵古樹,枝繁葉茂,頗為挺拔。村民說這兩棵古樹連接著東莊村的命脈,每每折損一個枝丫,東莊村便會損失一個人才,折損的枝丫越粗,那個人的才能越大。望著這盤根錯節的大樹,確實像生命的繁衍生息,大樹雖折了一些枝丫,但樹根依舊穩固,象征著東莊村依舊昌盛。 因為時間的原因,沒前去戲樓觀望,聽村民說以前的戲樓無比熱鬧,每年三月三會在這里上演一出出大戲,許多人前來觀看。 聽著村民的描述,我好似看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在戲樓里,歌劇舞者畫臉譜,穿戲服,一個個傳奇故事在他們嘴里傳唱,舞臺下大人帶著小孩拍手叫好,歡聲如浪。 如今這里已被塵土覆蓋,那些關于老君殿的傳奇故事,被時光封存在這個幽靜的秘境之中,唯有人們的信仰仍在。村民又找來老君殿的整體設計圖樣,圖樣中涼亭、祖師殿、正殿、戲樓錯落有致地布局在山脊之中,圖中廟宇莊嚴肅穆、古色古香,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修繕復原老君殿的項目被擱置。 希望有一天老君殿能夠重拾昔日的色彩,帶著它在歷史中沉淀許久的傳奇故事,在這處秘境之中煥發萬丈光芒。 ……
故里有燈 作者簡介
姚永濤,陜西省白河縣人,90后青年作家,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文學作品常發表于《南風》《絕版》《延河》《陜西教育》《秦風楚韻》《陜西農村報》等報刊,創作的短篇小說入選《總有那么一刻,你放不下一個人》《一想到和你共度余生,我就滿心歡喜》等青春文學暢銷叢書,著有個人文學作品集《路過你的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