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新書--文徵明名筆(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7155
- 條形碼:9787532657155 ; 978-7-5326-571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文徵明名筆(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名筆叢書甄選中國書法史上名家要作匯聚成冊。傳世名筆,裝幀雅致,印制精美,再現原帖風采,附書家小傳和歷代集評,一覽書家藝術成就。
新書--文徵明名筆(精裝) 內容簡介
《文徵明名筆》,全面再現文徵明書法藝術。王羲之,東晉時代著名書法家,是中國書法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書家,有“書圣”之稱。書學鐘繇,兼善各體,廣采眾長,筆勢委婉含蓄,風格遒美健秀,自成一家,開一代風氣之先。本書選取王羲之蘭亭序、十七帖、臨鐘繇千字文、集字圣教序等墨跡、拓本。
新書--文徵明名筆(精裝) 目錄
蘭亭序(馮承素摹本) 001
蘭亭序(褚遂良摹本) 006
定武蘭亭序 011
臨鐘繇千字文 016
遠宦帖 036
平安帖 038
何如帖 039
奉橘帖 040
喪亂帖 041
二謝帖 043
得示帖 044
游目帖 045
上虞帖 047
哀禍帖 049
孔侍中帖 050
憂懸帖 051
快雪時晴帖 052
告姜道帖 053
雨后帖 054
長風帖 055
寒切帖 058
妹至帖 059
七月帖 060
都下帖 061
干嘔帖 062
行穰帖 063
大道帖 064
姨母帖 065
初月帖 066
郗司馬帖 068
逸民帖 069
龍保帖 070
絲布帖 071
積雪凝寒帖 072
服食帖 073
知足下帖 074
瞻近帖 075
天鼠膏帖 076
朱處仁帖 077
七十帖 078
邛竹杖帖 080
蜀都帖 081
鹽井帖 083
遠宦帖 084
旦夕帖 085
嚴君平帖 086
胡毋帖 087
兒女帖 088
譙周帖 089
漢時講堂帖 090
諸從帖 091
成都帖 092
栴罽帖 093
藥草帖 094
來禽帖 095
胡桃帖 096
清晏帖 097
虞安吉帖 098
適得書帖 100
近得書帖 101
昨書帖 102
闊別帖 103
極寒帖 104
虞休帖 105
建安帖 106
一日一起帖 107
侍中帖 108
敬豫帖 109
清和帖 110
追尋傷悼帖 111
臨川帖 113
庾丹楊帖 114
袁生帖 115
想小大皆佳帖 116
適太常帖 117
司州帖 118
里人帖 119
疾患帖 120
想弟帖 121
節日帖 122
仆可帖 123
定聽帖 124
重熙帖 125
二謝在此帖 126
七月帖 127
都下帖 128
謝光祿帖 129
感懷帖 130
月半念足下帖 131
長素帖 132
知念帖 133
每念長風帖 134
謝生帖 135
初月帖 136
時事帖 137
吾怪帖 138
前從洛帖 139
知問帖 140
勞弊帖 141
皇象帖 143
遠婦帖 144
阮生帖 145
嘉興帖 146
尚停帖 147
長平帖 148
小大佳帖 149
省飛白帖 150
丹楊帖 151
太常帖 152
得萬書帖 153
熱日更甚帖 154
賢室委頓帖 155
期已至帖 156
月末帖 157
擇藥帖 158
昨見帖 159
雪候帖 160
知遠帖 161
荀侯帖 162
知君帖 163
旦反帖 164
自慰帖 165
毒熱帖 166
足下家帖 167
修小園子帖 168
小大悉帖 170
不審定帖 171
伏想清和帖 172
運民帖 173
八日帖 174
樂著帖 175
大熱帖 176
周常侍帖 177
吾唯辨辨帖 178
得西問帖 179
中郎女帖 180
發虐帖 181
腫不差帖 182
如常帖 183
賢內妹帖 184
狼毒帖 185
上虞帖 186
安西帖 187
闊轉久帖 188
冬中帖 189
益州帖 190
執手帖 191
阮公帖 192
家月末帖 193
西問帖 194
丘令帖 195
飛白不能帖 196
昨故遣書帖 197
釆菊帖 198
增慨帖 199
月半哀感帖 200
獨坐帖 201
安西帖 202
黃甘帖 203
尊夫人帖 204
日五帖 205
先生帖 206
雨快帖 207
取卿女帖 208
適欲遣書帖 209
此郡帖 210
謝范新婦帖 211
先墓帖 213
期小女帖 214
二孫女帖 215
送梨帖 216
頃日帖 217
二月二日帖 218
事長帖 219
敬倫帖 220
建安帖 221
重告帖 222
卿女帖 223
快雨帖 225
諸賢帖 226
道護帖 227
州民帖 228
官奴帖 229
王略帖 231
裹鲊帖 233
二月廿日帖 234
大佳憂卿帖 235
道意帖 237
服食而在帖 238
集字圣教序 241
黃庭經 271
樂毅論 278
興福寺碑 287
新書--文徵明名筆(精裝) 節選
南朝??袁昂 王右軍書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古今書評》 南朝??蕭衍 王右軍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書評》 南朝??虞龢 羲之書,在始未有奇,殊不勝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嘗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嘆服。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書十紙,過江亡失,常痛妙蹟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論書表》 南朝??釋智永 《樂毅論》者,正書**。梁世模出,天下珍之。《題右軍樂毅論后》 唐??褚遂良 筆勢精妙,備盡楷則。《拓本樂毅論跋》 唐??李世民 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書王羲之傳后》 唐??孫過庭 元帝專工于隸書,伯英尤精于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右軍之書,代多稱習,良可據為宗匠,取立指歸。豈惟會古通今,亦乃情深調合。致使摹拓日廣,研習歲滋,先后著名,多從散落;歷代孤紹,非其效與? 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書譜》 唐??竇臮 然則窮極奧旨,逸少之始。虎變而百獸跧,風加而眾草靡,肯棨游刃,神明。合理。雖興酣蘭亭,墨仰池水。武朱盡善,韶乃盡美。猶以為登泰山之崇高,知群阜之迤邐。逮乎作程昭彰,褒貶無方,秾不短,纖不長,信古今之獨立,豈末學而能揚。《述書賦》 唐??韋續 王羲之書如壯士拔劍,雍水絕流。頭上安點,如高峰墜石;作一橫畫,如千里陣云;捺一偃波,若風雷振駭;作一豎畫,如萬歲枯藤;立一倚竿,若虎臥鳳閣;自上揭竿,如龍躍天門。《唐人書評》 唐??張懷瓘 尤善書,草、隸、八分、飛白、章、行備精,諸體自成一家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發靈,豈能登峰造極。至研精體勢,則無所不工,亦猶鐘鼓云乎雅頌。得所觀夫開襟應務,若養由之術,百發百中,飛名蓋世,獨映將來。其后風靡云從,世所不易,可謂冥通合圣者也。隸、行、草書、章草、飛白俱入神,八分入妙。《書斷》 宋??董逌 逸少自謂吾書比鐘繇當抗衡,比張芝草猶當雁行。后世論者或異其說,至唐然后無異詞,信謂其書定出鐘、張右,而來者不至有議。《廣川書跋》 元??鄭杓 王羲之有高人之才,一發新韻,晉宋能人莫敢讎儗。《衍極》 明??陶宗儀 善篆、隸、行、草、飛白。隸草為今昔之冠,然其得名乃專以草圣。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羲之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衡,比張芝猶當雁行也。然初以為不迨庾翼、郗愔,及其暮年造妙。《書史會要》 明??王紱 余謂右軍之書,無從仰贊,真古今來一人而已。 至魏鐘繇善楷書,晉王羲之父子繼述之,遂俎豆于百世矣。《論書》 明??解縉 逸少世有書學,先于其父枕中窺見秘奧,與征西相師友,晚入中州,師《新眾碑》,隸兼崔、蔡,草并杜、張,真集韋、鐘,章齊皇、索。潤色古今,典午之興;登峰造極,書家之盛。《春雨雜述》 明??王世貞 備極八法之妙,真墨池之龍象,蘭亭之羽翼也。《弇州四部稿》 清??周星蓮 惟右軍書,醇粹之中,清雄之氣,俯視一切,所以為千古字學之圣。《臨池管見》 清??張之屏 或問,世俗于王右軍之字,言之幾有不可思議之妙,然則其究竟如何?吾以為“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二語概之矣。《書法真詮》
新書--文徵明名筆(精裝) 作者簡介
上海辭書出版社藝術中心,文化藝術、書畫碑帖圖書編纂出版專業部門。已編輯出版藝術類圖書數百種,“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為其新的品牌。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