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手繪蕭紅的一生:在沒有路的地方行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91018
- 條形碼:9787540791018 ; 978-7-5407-9101-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手繪蕭紅的一生:在沒有路的地方行走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蕭紅畫傳”,文字不多,讀起來很輕松,如果你不了解蕭紅,你可以毫無難度地通過這本書的文字和畫面,認識她。如果你讀過蕭紅,并對她有一定的了解,那么這本書看似單薄的文字和圖畫,會讓你品出截然不同的味道。
手繪蕭紅的一生:在沒有路的地方行走 內容簡介
"因為提筆即見刀見血見花見草見天地見眾生的天才,蕭紅(1911—1942)素有“文藝洛神”的美譽。然而在對女性成長嚴酷設限的年代,她短暫的一生遠無這浪漫冠冕般榮耀光明。逃婚、私奔、棄兒、被家暴、遭擯遣、一次又一次“懷著前任的孩子與繼任結合”……她不得不一再于無人行走的荒野中潑命前行,只為尋找那道通往女性幸福的窄門…… 更翔實的資料,更別致的視角,更懂得的作者。 圖畫靈秀,文字靈透,藝術品般的手繪傳記,訴盡蕭紅一生悲欣。 "
手繪蕭紅的一生:在沒有路的地方行走 目錄
手繪蕭紅的一生:在沒有路的地方行走 節選
我們為什么愛蕭紅 去年秋天,在哈爾濱的**場雪到來的半個月前,在一場疫情與另一場發生的間隙,我趕去“看望”蕭紅。**天特為入住中央大街旁她精描細繪過的“歐羅巴旅館”,旅館門口專掛的中英文對照銘牌上,赫然是: “1937年間,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曾在此居住。 建于1934年,磚混結構,裝飾藝術運動建筑風格。” ——令每個看過的人一頭霧水。我不明白什么是“裝飾藝術運動建筑風格”,亦搞不懂蕭紅如何能夠在1932年入住這幢建于1934年的建筑。1934年6月匆匆離開哈爾濱后,她終生沒有能夠再看故鄉一眼。 這塊莫名的銘牌或許可以代表目下大眾對這位文字被以為神跡的民國女作家的印象:煞有介事而草率將事,莫衷一是而自以為是。 或許她已算得上“幸運”,時光抹掉了太多曾經的嘔心瀝血,“蕭紅”二字總算余韻尚溫。這自因她蒼礪如砂紙、三下五除二就打磨掉人生幻象的筆力。知名評論家李健吾評價蕭紅:“才分遠在她的同伴田軍之上,你不要想在《八月的鄉村》尋到十句有生命的詞句,但是你會在《生死場》發現一片清麗的生澀的然而富有想象力的文字。”作家劉心武曾回憶,三位曾與蕭紅關系至親的男士,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白頭時分說起蕭紅的文筆,個個端整肅容,堅持那是無與倫比的。 然而相較愛憎分明、非黑即白的“偉光正”人生,蕭紅在世人處得到的唏噓似乎總比歆羨多。這位22歲開筆即字中溢血,以區區數載的寫作生涯穩居百年來華語女作家前三——也許如駱賓基斷喝,“男作家又怎樣?”——的“文學洛神”,缺了什么呢? 首先,是缺兩只安全套(或兩粒避孕丸)吧。 女性得以獲取今日相對自由的生存空間,個人以為須感恩兩點: 1.科技的進步。 2.蕭紅們的以身蹈火。 于浩大宇宙而言,科學或者只是人類的“雕蟲小技”,但相較男性,女性更應感激科學的庇佑。正是近百年來科技的日益發展,令女性客觀上無須再依附男性生存,曾經“鬼門關”般佇在女性命格中的生育挑戰亦退行漸遠。 但顯然,僅有科學的恩惠是不夠的。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以為蕭紅“罪孽深重”——其中相當是部分女人。不如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假如蕭紅是男人,她所遭遇的一切都還存在嗎? 她還會被要求輟學嗎? 她還會被指責居然不“從一而終”嗎? 她還會被鄙視竟有“生理需求”嗎? 在一段感情驟然結束時,她還需要獨自面對懷孕的驚懼與苦楚嗎? 她還會因不得不完成瑣屑而繁重的家務,而被在公園悠閑讀書的男人嘲笑“不用功”嗎? 她還會蒙“家暴”而被輕描淡寫,因為她不堪稱“完美受害者”嗎? ——原來置換性別的話,她的一切痛苦不過海市蜃樓。 或者,假如她得以穿越到當下都市,情形又將如何? 她不需要以出家相威脅來求學。 她不會被“許”給一個陌生男人。 她不會因被迫早婚,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理想。 她有機會去法國留學。 她父親不會因女兒曾“異性合租”就被解雇。 無論男孩女孩,婚前談幾次戀愛都被視為正常不過。 單身前提下,任何安全情形下的性愛行為均被認可為私人自由。 她可以采取多種避孕措施,包括要求對方服用男性避孕藥,而不必有“不得不懷著前任的孩子與新任戀愛”之虞。 有文采、懂繪畫、愛學習、擅溝通,她不難找到適宜的工作。 更不會賺不到萬一需要做流產手術的錢。 ——將被那個時代視為洪水猛獸的蕭紅放在現時環境中,有任何問題嗎?贊一句“有理想有抱負有才華有品格的優秀青年”也不為過吧? 然而蕭紅們及更早時代的廣大女性,絕無這等光明通衢可走。“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如果不是勇敢的蕭紅們在沒有路的地方一再出走,為荊棘割、虎豹噬亦在所不惜,何以會有今日女性寬松安慰的生存環境?那些以暴力語言攻訐她的人——尤其女性,究竟在咒怨些什么?嘆惋失去了如小團圓媳婦般做童養媳的機會?大約覺得裹腳布取下來有點可惜,有人又裹在了自己的腦子上。 蕭紅的文字之所以嘯越不絕,除了天賦,皆因她為人為文至真至性,向以整副身心直撞世界,遑論前方是鮮花園還是刀棘叢。她給出的喜是天地初始的喜,給出的疼是天塌地陷的疼。有人在迷途時會參觀ICU病房,我在困頓時會讀蕭紅。意思都一樣,無非重勘一下生死,再見一下自己、天地與眾生。然而前者只是將生死與絕境擺給人看,后者擺設周全后,尚不疾不徐告訴你,大家是怎樣一步一個腳印踅到這里來的——極限的恐怖與全然的冷靜僅一線之隔,冷靜孕重生。 “人活著的意義基本的是在能體驗情感。能體驗情感還得有智慧有思想來分別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別人的!如果再能表現你自己所能體驗所了解的種種在文字上——不管那算是宗教或哲學,詩,小說,或是社會學論文——使得別人也更得點人生意義,那或許就是所有的意義了。” ——這是曾與她活躍在同時代文壇的詩人、建筑學家林徽因對人生真諦的感悟,從某種意義說,亦可作為對蕭紅一生的*佳褒獎。
手繪蕭紅的一生:在沒有路的地方行走 作者簡介
畫眉,本名趙元。 作家/ 繪本作者/ 資深媒體人/ 心理學研究生/ 設計師/ 微旅行家/園藝愛好者/ 古著搭配師/ 輕幸福實踐者 曾任多本知名時尚生活方式紙媒高管。出版過《林黛玉的短信息》《誰能陪誰到永遠》《一個人的貴族》隨筆《不買會死嗎?》《我的私人時尚史》《小紅帽不想當小紅帽》《每朵花不一樣》《一個小孩沒朋友》《我不想當姐姐》《流浪狗》等20 多本個人作品。另有多本合集。 曾為《南方周末》《新京報》《深圳商報》《時尚》《女友》等全國數十家知名媒體及知名公號長期專欄作者,作品多次被 《讀者》《青年文摘》等知名媒體轉載。 在多年媒體生涯中,專訪、對談過章子怡、張曼玉、周迅、徐靜蕾、孫儷、鄧超、黃覺、李亞鵬、蕭薔、陳沖、費翔、姜武、何冰、陳建斌、袁詠儀、鐘麗緹、池莉、張抗抗、于丹、嚴歌苓等近百位知名人士,并廣受好評。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