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美·善·圣:康德宗教哲學情感分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6098
- 條形碼:9787520386098 ; 978-7-5203-860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善·圣:康德宗教哲學情感分析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的選題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而確定,主要是采用了“生存論分析”這一方法,從情感的角度以海德格爾的生存論分析切入康德哲學中的情感問題,同時康德從美的問題開顯出來的關于審美對象的“感性的[審美的]”世界,也是一個的世界。
美·善·圣:康德宗教哲學情感分析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海德格爾的生存論分析方法,具體分析和論證了康德哲學中情感與理性的地位,美感(第三批判)、崇高感(批判)和道德感(第二批判)的特征及其哲學根基——由此很終引向康德的宗教哲學情感分析。本書以“趣味(美、崇高)判斷之必然性的哲學根基”為核心思考內容,在此基礎上,探索了康德從美學到宗教的過渡環節和背后的困境——如何使用情感實在性解決康德宗教哲學的邏輯困境。
美·善·圣:康德宗教哲學情感分析研究 目錄
**節 基于研究現狀的選題依據
第二節 研究方法:生存論分析
**章 對情感和理性的分析
**節 發凡
第二節 對情感的哲學分析
第三節 對理性的哲學分析
第二章 美感一崇高感一道德感
**節 分析康德宗教哲學情感因素的思路
第二節 作為“拱頂石”的崇高感
第三節 崇高感和美感的特征分析
第四節 對崇高感和美感的反思——基于《(對美感和崇高感的觀察)反思錄》的分析
第五節 人類學視閾內的情感因素分析
第三章 趣味(美、崇高)判斷之必然性的哲學根基(上)
**節 哲學體系與技術和藝術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 成體系的認識能力之成為哲學的基礎
第三節 成體系的心靈能力之分析
第四節 使判斷力成為體系的經驗
第四章 趣味(美、崇高)判斷之必然性的哲學根基(下)
**節 反思性的判斷力
第二節 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特殊系統的集合體
第三節 技術性的判斷力:自然的技術之觀念的基礎
第四節 感性學(Asthetik)
第五章 由美感、崇高感、道德感向宗教情感的過渡
**節 康德之前的哲學中相關的美感、崇高感、道德感和宗教情感觀點
第二節 康德哲學里從美感向崇高感、道德感和宗教情感的過渡
第六章 情感實在性:解決康德宗教哲學邏輯困境的一種途徑
**節 康德提出恩典觀時所面對的基督教傳統
第二節 康德恩典觀的人性論基礎
第三節 康德恩典觀的邏輯困境
第四節 康德恩典觀邏輯困境的解決
結語:宗教情感語言表達的出路:生存論分析中的語言觀
參考文獻
后記
美·善·圣:康德宗教哲學情感分析研究 作者簡介
賀方剛,1971年生,山東臨沂人,哲學博士,主要從事德國古典哲學,尤其是康德哲學的研究。曾以訪問學者身份于2016年赴美圍孟菲斯大學,跟隨Thomas Nenon教授學習康德哲學和海德格爾哲學。已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其中有的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目前承擔有關康德哲學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廳級項目若干項;主要從事美學、科學哲學等方面的教學工作。自幼練習書法,在艱深的哲學思辨之余也進行書法美學的研究。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