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醫文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68585
- 條形碼:9787513268585 ; 978-7-5132-685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文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中醫文化學》是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之一。本課程是在全國中國傳統文化熱的形勢下,基于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的密切關系,基于中醫教學、學科建設的近切需要新設的課程,采用專題、主題形式編寫講授。緊密聯系中醫文化與傳統文化,凸現中醫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探討中醫文化所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內容組織和講授過程中,點、面、線結合,以點代面,以線串點,將每個主題有機、邏輯地貫穿起來。內容組織中,吸納近期新研究成果,實現科研成果向教學的轉化、科研與教學相結合
中醫文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目錄
**章 緒論
**節 文化概說
一、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二、文化的分類、層次、結構
第二節 中醫文化概說
一、中醫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關系
二、中醫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第三節 中醫文化學概說
一、中醫文化與中醫文化學的關系
二、中醫文化學的內涵與外延
三、學習中醫文化學的意義
第二章 中醫文化的起源
**節 巫文化與中醫文化的起源
一、巫文化概說
二、巫文化與中醫文化
第二節 早期社會生活與中醫文化的起源
一、農耕文化與中醫文化的起源
二、飲食與中醫文化的起源
第三節 古代天文歷法音律與中醫文化的起源
一、中國古代的宇宙觀
二、中國古代的宇宙結構學說
三、中國古代的天文歷法音律
四、天文歷法音律與中醫藥學
第三章 中醫文化的主要內容
**節 中醫思維方法
一、中醫思維方法概述
二、意象思維的形成
三、意象思維的運用
四、意象思維的評價
第二節 中醫價值觀念
一、“天人合一”的生命觀
二、“形神合一”的健康觀
三、失和則病的疾病觀
四、陰陽協調的醫養觀
第三節 中醫制度文化
一、醫官制度文化
二、教育制度文化
三、醫事法律文化
第四節 中醫行為文化
一、醫療行為文化
二、著述行為文化
三、教育行為文化
第五節 中醫器物場所文化
一、特色鮮明的醫事器具
二、醫藥合一的醫事場所
三、簡便親民的醫藥標識
第四章 易文化與中醫文化
**節 易文化概說
一、《周易》簡介
二、易學發展概述
第二節 易文化的主要內容
一、象數文化
二、易圖文化
三、義理文化
第三節 易文化對中醫的影響
一、對中醫思維的影響
二、對中醫理論的影響
三、對中醫診治的影響
四、對中醫方藥的影響
第五章 道文化與中醫文化
**節 道文化概說
一、道家文化概說
二、道教文化概說
第二節 道文化的核心思想
一、“道”的內涵與道教哲學
二、道通為一與道法自然
三、致虛守靜與無為而治
四、貴無輕有與尚陰貴柔
五、重生貴命與淡泊名利
六、道教基本信仰與教義
七、道教科儀、方術與戒律
第三節 道文化對中醫的影晌
一、道文化對中醫思維的影響
二、道文化對中醫理論的影響
三、道文化對中醫診治的影響
四、道文化對中醫養生的影響
五、道文化對民俗醫藥文化的影響
第六章 儒文化與中醫文化
**節 儒文化概說
一、儒學的起源與先秦儒家
二、獨尊儒術與漢代經學
三、三教合流與宋明理學
四、經世致用的實學思潮與清代樸學
第二節 儒文化的核心思想
一、仁義思想
二、孝悌思想
三、禮治思想
四、中庸思想
第三節 儒文化對中醫的影響
一、儒文化對中醫理論的影響
二、儒文化對中醫倫理的影響
三、儒文化對中醫治學的影響
四、儒文化對中醫養生的影響
第七章 佛文化與中醫文化
**節 佛文化概說
一、佛與佛教的產生
二、佛教的傳播與發展
三、佛教宗派
第二節 佛文化的核心內容
一、四諦說
二、緣起與性空
三、輪回與業報
四、三法印
五、三學六度八正道
六、一念三千與萬法唯識
七、明心見性與頓悟成佛
八、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第三節 佛文化對中醫的影響
一、醫德境界的提升
二、醫學理論的融通
三、方藥資源的豐富
四、醫療實踐的借鑒
五、養生思想的深化
第八章 西方文化與中醫文化
**節 西學東漸與傳統文化革新
一、西方文化的發展脈絡
二、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三、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第二節 近現代西方文化對中醫的影響
一、近現代西方的科學主義
二、中醫“科學”之爭
第三節 中西醫學文化差異與中醫文化自覺
一、中西醫學文化的差異
二、樹立中醫文化自覺
三、中醫文化的現代價值
第九章 中醫文化的傳播
**節 中醫文化的傳播要素
一、中醫文化的傳播者與受傳者
二、中醫文化的傳播媒介
三、中醫文化的傳播內容
四、中醫文化傳播的原則
第二節 中醫文化傳播的主要類型與形式
一、中醫文化的內向傳播
二、中醫文化的人際傳播
三、中醫文化的組織傳播
四、中醫文化的社會傳播
五、中醫文化的跨文化傳播
第三節 中醫文化的傳播技巧、效果及其實踐
一、中醫文化傳播的常用技巧
二、中醫文化的傳播效果
三、中醫文化傳播實踐
第四節 中醫文化傳播的歷史、現狀與展望
一、中醫文化傳播的歷史
二、中醫文化傳播的現狀
三、中醫文化傳播的展望
主要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中醫文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作者簡介
張其成,男,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醫文化專家,世中聯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長期致力于中醫思想文化研究。臧守虎,男,1964年9月出生,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研究所任教研室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文化分會常務委員,學校精品課程中醫文化導論負責人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