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萬千教育學前、兒童故事創作:探究、想象與意義建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34787
- 條形碼:9787518434787 ; 978-7-5184-347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千教育學前、兒童故事創作:探究、想象與意義建構 本書特色
1.榮獲美國“2019年度中西部教育類圖書獎”以及“《學習》期刊2020年度幼兒教師選擇獎”。 2.全彩印刷,大量彩圖+教育實例+課程記錄+實用表格,直觀呈現故事創作的方法與過程。 3.“故事創作環”,以創客運動、瑞吉歐教育、STEAM學習為理論基礎,在想象、創造、實踐中促進兒童讀寫、問題解決等多項能力的發展。 4.“探索—調查—交流”的故事探究過程,指導教師在觀察與記錄中形成有效的師幼互動,培養兒童的成長型思維,進行深度學習。
萬千教育學前、兒童故事創作:探究、想象與意義建構 內容簡介
一直以來,講故事都是幼兒教師的推薦技能,抑揚頓挫的語調和跌宕起伏的情節有助于豐富兒童的內心世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可是,除此之外,故事在幼兒教育中還能發揮怎樣的作用?教師如何有效提高兒童在故事中的參與度?如何創造 性地運用故事促進兒童在更多領域的發展? 為此,本書闡述了兒童故事創作的一種新模式,它以創客運動、瑞吉歐教育和STEAM實踐為理論基礎提出“故事創作環”,結合大量的教育實例與課程記錄闡明故事探究的三個階段,指導教師創設創客空間,形成探究文化,開啟、推進故事創作活動, 讓兒童在創作故事、通過多種方式呈現故事、書寫故事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積累豐富的語言經驗,提高問題解決與讀寫等能力。
萬千教育學前、兒童故事創作:探究、想象與意義建構 目錄
第1章 什么是故事創作
一間充滿故事的教室
故事創作與21世紀學習
通過故事創作建構意義
故事創作環
關于有特殊權利兒童的建議
結語
第2章 故事創作的環境
為故事創作創設有趣的環境
為故事創作設定時間
故事創作的材料
故事創作的空間和材料
如何開始故事創作
關于有特殊權利兒童的建議
結語
第3章 基于探究的故事創作文化
運用不同的材料重新創作故事
故事創作需要探究文化
建構故事創作文化的程序與常規
故事創作文化培養兒童的能動性和個性
故事創作行為
探究過程的三個階段
故事創作文化中的家庭
關于有特殊權利兒童的建議
結語
第4章 故事創作如何開始
故事創作的**課
從游戲走向故事創作
開始故事創作
介紹新材料
關于有特殊權利兒童的建議
在**單元的**階段可以期待什么
結語
第5章 如何在故事創作中成長
故事再創作課程
通過修改和使用故事范文發展技能
讓學習者接觸新的材料或創客空間
如何保持井然有序
幫助兒童制訂故事創作計劃
運用圖書教授故事創作
關于有特殊權利兒童的建議
在**單元的第二階段可以期待什么
結語
第6章 促進兒童交流與學習的方式
故事交流的程序
通過談論、寫作和發表分享故事
在創客談話時間分享故事
讓兒童對彼此的故事做出回應
通過寫作分享故事
通過發表分享故事
我們必須好好慶祝一下
關于有特殊權利兒童的建議
在**單元的第三階段可以期待什么
結語
第7章 記錄的作用
記錄為兒童和教師創造了機會
什么是記錄
學習記錄
關于有特殊權利兒童的建議結語
附錄
萬千教育學前、兒童故事創作:探究、想象與意義建構 節選
第3章 基于探究的故事創作文化 運用不同的材料重新創作故事 11月下旬的一天,米歇爾老師和安杰拉老師共同回憶兒童在故事創作方面的進步。兒童已經熟悉了所有的故事創作空間,如積木區、拼貼區和娃娃家,現在帶著一個新的目標,用材料邊做游戲邊想象一個故事。開始這個新目標是建立故事創作文化*重要的一步。焦點課程結束后,每個兒童都告訴安杰拉老師他們要去哪里,但不一定要講當天要創作的故事。史蒂文去了積木區,安杰拉老師觀察他創作故事的整個過程。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里,小魚游回到房子里(史蒂文拿起小魚,把它放到他建好的房子里)。一只壞狼來了,小魚就游走了(他讓小魚游走了)。壞狼跟著小魚(史蒂文拿起一個黃色的樂高積木放在小魚的旁邊),小魚跑開了,并且因為壞狼而感到難過。 當史蒂文探索材料,開始想象和創作故事時,他表演小魚和狼互相追趕的情節,又描述了幾分鐘動作。緊接著,史蒂文把所有的材料放回原處,迅速離開積木區,走向拼貼區。安杰拉老師很好奇,想知道他是修改這個新故事,還是根據他在玩積木時的發現重新創作一個故事。他拿出一塊綠色的毛氈作為故事板,從拼貼區中找出一些東西,然后帶來一些他在積木區玩的材料,重新創作故事。當史蒂文開始游戲和創作時,安杰拉老師坐下來詢問他的故事創作計劃。 史蒂文正在積木區探索材料,進而想象、游戲和創作故事 史蒂文仔細研究自己的故事,用拼貼材料重新創作 安杰拉老師:史蒂文,你在做什么? 史蒂文:我將創作一個關于?魚的故事。 史蒂文把小魚玩具放在綠色的毛氈上。安杰拉老師快速走到計算機前,上傳了史蒂文玩積木時她拍到的照片,并打印出來給史蒂文,幫助他回憶剛才在積木區的創作細節。于是,史蒂文開始創作。 史蒂文:在一個晴朗的日子里,小魚進到房子里,門是開著的,壞狼來了,小魚跑掉了,可是壞狼跟著他。 安杰拉老師:看看你用積木創作的故事(安杰拉老師指了指照片),然后發生了什么? 史蒂文從一本雜志中選擇了一個場景和幾個紐扣,放在綠色毛氈上,當作一個池塘。 史蒂文:小魚跳進了池塘。 安杰拉老師:史蒂文,你建造了個池塘。多好的細節啊!然后呢? 史蒂文:它跑了! 安杰拉老師:結束了嗎? 史蒂文:我還需要一些東西(史蒂文又放了一些閃亮的珠子和苔蘚植物來表征故事中的池塘。然后,他把小魚放到了池塘里,抬起頭,笑了)。小魚很高興!我的故事到此結束。 史蒂文決定再次創作故事,并研究如何改編部分內容進而創作他要分享的故事。針對故事的每句話,史蒂文都會用具體的材料表征細節。近45分鐘的探索時間就要結束了,安杰拉老師問史蒂文,他的故事接下來要做什么,他熱情地說:“我想在那里講!我們要在那里分享!”他指著集合區。史蒂文對自己的故事很有信心,也準備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史蒂文在集合區坐了下來,帶著他為創客談話時間收集的所有材料。他決定用拼貼材料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事。他開始講故事: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里,小魚進到房子里,門是開著的,一只壞狼來了。小魚跑到池塘里,壞狼跟著它。于是它跳進池塘逃掉了,壞狼很傷心。 在創客談話時間,史蒂文把他**次在積木區探索的細節結合起來,然后把他在拼貼區的研究添加進去。在與他人分享故事之前,他覺得有些細節沒有意義或者他不喜歡這些細節。這個4歲的孩子剛剛經歷了一個令人驚奇的探索、調查和分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想象著那天想要玩的材料,然后創作和分享了一個故事!史蒂文自豪地坐了起來,他知道自己是一個創造者和作者,更是一名故事創作者。 故事創作需要探究文化 安·佩洛強調,在探究文化中,教師時刻關注兒童正在思考和好奇的事情是很重要的,這樣,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就不用提前做過多計劃。她解釋道,“以探究為基礎的課程,隨著學習共同體中每個人的真實參與,每時每刻、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這對教師來說是一項振奮人心的工作,促使我們成為具有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考者。為了勝任這項工作,我們需要提高觀察、反思、計劃以及運用藝術媒介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2017,109)。 探究式教學的*大特點在于,如何讓班集體共同創造和使用工具,以尋求新的見解。為了建立探究文化,教師必須建立一個“基于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有著共同的班級常規和要求以及支持主要目標的共同的談話方式,且兒童的角色和關系變化多樣”的班集體(Davidson,2009,27)。 當我們向兒童介紹故事創作時,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清楚地表達和解釋每天在創客空間如何一起探索和調整材料。我們向兒童演示使用材料的目的,他們就可以探索和研究能夠發現和創作的故事。他們知道使用材料的目的,我們會表達這樣一種信念,即通過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分享故事,并通過展示記錄來突顯他們的作品,以激勵其他人,他們所創作的故事就會受到班級所有人的重視。兒童在分享故事環節學習贊美和提出建議的方式,這樣他們就形成了一個共同的習慣,也是他們彼此交流故事的目的。
萬千教育學前、兒童故事創作:探究、想象與意義建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米歇爾·凱·康普頓(Michelle Kay Compton) 具有20多年從業經驗的美國教育顧問,主要研究兒童在讀寫等領域中的探究實踐。 羅賓·查普爾·湯普森(Robin Chappele Thompson) 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教師,兒童閱讀與語言教育博士,從事學前教育工作近30年,身兼幼兒教師、課程顧問等多種職務。 譯者簡介 程紹仁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家庭與社區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遼寧省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大連市幼兒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遼寧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家庭早期教育發展、學前兒童游戲指導、學前兒童語言發展。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