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新書--李卓吾評本:水滸傳(上下冊)(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9899
- 條形碼:9787532599899 ; 978-7-5325-9989-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李卓吾評本:水滸傳(上下冊)(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古典文學愛好者明容與堂刊一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游傳》的評點者認為,世上先有一部《水滸傳》,然后作者才能借筆拈出,如無此事,即使面壁九年,也作不出這等文字。他指出,《水滸傳)的妙處都在人情物理上。根據這種唯物主義的美學思想,他把“通真”、“肖物”、“傳神”作為衡量小說的藝術成就的*高標準。《水滸傳》描畫人物“千古若活”,全在“同而不同處有辨”,即在同一類性格中,真實生動地描繪出彼此不同的個性。這表現(xiàn)他對小說人物的個性描寫比較重視。這些論點,影響很大。后來,被金圣嘆、毛宗崗等人繼承和發(fā)揮。
新書--李卓吾評本:水滸傳(上下冊)(精裝) 內容簡介
《水滸傳》流傳的版本極多,大致可歸納為繁本和筒本兩大系統(tǒng)。無論是從內容的完整性,或者是藝術上的造詣來看,繁本皆明顯優(yōu)于筒本。今天所能見到的繁本,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三種。其中,百回本的成書早于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百回本中,以刻于明萬歷十七年(一五八九)前有‘天都外臣’即汪道昆序的本子為早。但它缺佚甚多,所缺篇頁,是據清康熙間石渠閣本補綴的。另一個百回本,即是我們這次標點整理的容與堂本。它的成書,雖然較天都外臣序本稍晚(在萬歷三十年前后),但內容完整無缺。可以說,容與堂本是目前存世的完備的百回本中早的一個本子。百二十回本,現(xiàn)見有明末所刻前有楊定見小引的本子。七十回本,即經過金圣嘆刪節(jié)的明末貫華堂本。《水滸傳》還有一些殘本傳世,其中有明嘉靖年問(一五二二-一五六六)的二十卷本,為武定侯郭勛所刻。它也屬于百回繁本系統(tǒng),成書比天都外臣序本還要早。可惜只殘存第十一卷,即五十一回至五十五回。此本原為鄭振鐸先生收藏,不易得見。好在鄭先生在一九五四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所出《水滸全傳》中,已將此殘本和天都外臣序本作了仔細勘對。根據其校勘記,我們也就等于看到了這一珍貴的殘本。 這次校點,是以一九七三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杭州容與堂本為底本。對于其中缺頁缺字,則據該書末所附據日本內閣文庫藏容與堂本照片所作校補表補全;同時校以上述各繁本,擇善而從,保留原文,不另出校記。
新書--李卓吾評本:水滸傳(上下冊)(精裝) 目錄
前言
校點說明
引首
**回 張?zhí)鞄熎盱烈?洪太尉誤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
第四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閘桃花村
第六回 九紋龍剪逕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閘野豬林
第九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
第十回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
第十一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
第十三回 急先鋒東郭爭功 青面獸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發(fā)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
第十五回 昊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第十六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昊用智取生辰綱
第十七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穩(wěn)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沖水寨大并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鄲城縣月夜走劉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間婆惜
……
新書--李卓吾評本:水滸傳(上下冊)(精裝) 作者簡介
傳說施耐庵和羅貫中同為元末明初人,且是師徒關系。根據某些資料,施耐庵可能是江蘇興化人,并拒絕過明政權的征召。根據《續(xù)焚書》,明代思想家李贄曾點評《水滸傳》,并有《忠義水滸傳敘》短文存世,但目前認為《李卓吾批評忠義水滸傳》更可能出自無錫人葉晝的偽托。葉晝字文通,多讀書,有才情,賣文為生,著述甚多,文學取向與李贄基本類似。因無確證,目前本 書署名從舊題。
- >
山海經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