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13116
- 條形碼:9787568013116 ; 978-7-5680-131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特點主要有:1.立足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發展全局,著眼全球化發展,把握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起因、外因與脈絡,分析農村改革的地位、作用及影響。2.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研究范式,注重理論闡釋、經驗總結和規律趨勢揭示。3.運用學科交叉研究和比較研究方法,注重頂層設計與試點探索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全國與地區相結合,綜合運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理論方法。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系“中國農村改革四十年研究叢書”中的一種。套書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尤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和改革開放全局的視角,緊緊圍繞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發展道路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運用大量一手資料,從農村民主政治發展與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農業現代化與經濟發展、農村社會建設與民生保障、農村社會主義精神建設與文化發展、農村環境治理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全面梳理、研究、呈現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村、農業、農民改革與發展的歷程和路徑、重點和亮點、經驗和啟示,展現中國鄉村40年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深刻總結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40年的成就與經驗,揭示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規律與趨勢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 目錄
目錄
**章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的開啟1
**節農村集體經濟改革的歷史背景2
一、“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制度2
二、十一屆三中全會調整農業政策8
三、小崗生產隊“大包干”的試驗14
第二節關于集體經濟前途命運的爭論21
一、關于包產到戶的認識分歧21
二、關于農業發展方向的不同主張27
第三節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行32
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32
二、中央提倡專業聯產計酬責任制38
三、人民公社退出歷史舞臺43
第二章建立、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47
**節鄧小平對農村集體經濟改革的基本態度48
一、包產到戶“不會影響我們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48
二、“我們總的方向是發展集體經濟”50
三、社會主義農業改革和發展的“兩個飛躍”思想52
第二節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55
一、建立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55
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成為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項
基本制度57
目錄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三、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成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59
四、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本要求61
第三節堅持和完善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62
一、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必要性63
二、土地私有化思潮沖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66
三、反對土地私有化的聲音69
四、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71
第三章鞏固和發展家庭承包經營73
**節穩定土地承包關系74
一、延長土地承包期15年74
二、土地承包期延長到30年76
三、現有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80
第二節促進土地流轉83
一、鼓勵農民承包地連片或轉包83
二、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84
三、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改革86
四、完善“三權分置”辦法91
第三節推進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96
一、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96
二、明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線99
三、啟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102
第四章加強集體統一經營105
**節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106
一、調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職能106
二、探索發展集體經濟的途徑111三、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115
第二節發展社會主義合作經濟118
一、社會主義合作經濟形式的多樣化118
二、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125
三、深化農村信用社制度改革132
第三節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136
一、積極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137
二、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140
三、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144
第五章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147
**節發展股份合作制148
一、股份合作制的興起149
二、股份合作制的規范與發展151
三、股份合作制改革與創新154
四、股份合作制改革反思156
第二節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161
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政策基礎161
二、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165
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成效167
第三節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169
一、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地位170
二、明確基層黨組織在村級集體經濟中的作用171
三、開展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173
第六章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177
**節農村集體經濟的經典模式178
一、生產資料的高度集體化179
二、村級經濟的集體統一經營185
三、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分配制度188
四、堅強有力的村黨組織191
五、完善的村民民主192
六、集體經濟經典模式的現實意義193
第二節農村集體經濟的現代模式195
一、堅定信念,堅持走集體經濟道路197
二、黨建引領,做大做強實體經濟200
三、引入股份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203
四、村企一體,實現村民共同富裕206
五、提高村民素質,培育村莊精神209
六、集體經濟現代模式的現實意義211
第三節農村集體經濟的現實模式212
一、建立村社一體合作社,落實集體所有權213
二、加強村黨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214
三、激發村民主人翁精神,加強基層群眾自治215
四、構建村莊治理體系,加強村莊治理現代化217
五、集體經濟現實模式的重要意義218
第七章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現狀與發展前景221
**節 農村集體經濟的現狀222
一、農村集體經濟的總體實力222
二、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特點226
三、農村集體經濟面臨的發展困境230
第二節 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基本經驗239
一、堅持并發展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239
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240
三、尊重農民意愿242
四、堅持黨管農村工作244
五、不斷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247
第三節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前景248
一、農村集體經濟面臨的歷史機遇249
二、新時代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現實基礎252
三、新時代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途徑259
參考文獻266
后記274
展開全部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彭海紅:女,山東齊河人,博士,副研究員,現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農村集體經濟道路。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農村集體經濟道路研究”(項目編號09CKS011),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資助青年學者項目“村莊治理現代化研究”,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重點課題、創新工程課題多項。目前,出版《中國農村集體經濟道路研究》、《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建設》等專著兩部,在《紅旗文稿》、《開放時代》、《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新視野》等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參寫《改革開放30年思想史》、《中國社會主義六十年》、《浙江經驗與中國道路》、《史來賀精神與劉莊村之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及規律性研究》、《為共和國鑄造鋼鐵脊梁:萊鋼道路與萊鋼經驗研究》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