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控制工程基礎(原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82004
- 條形碼:9787111682004 ; 978-7-111-6820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控制工程基礎(原書第2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相關專業教材本書是日本各大學廣泛采用的經典自動控制教科書。2013年日本計測與自動控制學會著作獎圖書。強烈推薦此書給正在大學教控制工程的老師,它能將復雜抽象的控制工程變得簡單易懂。 本書具有以下顯著優點: 1、控制工程的思維方式培養,使您輕松打通各個領域。 2、跳出傳統控制工程教材誤區,以初學者容易理解為出發點,深入淺出,化繁為簡,將抽象內容具體化,讓控制工程不再難懂。 ??3、重點突出,著重講解控制工程的數學式理解方法和含義的說明,尤其是對微分方程式與經典控制論的關聯性、結合實際應用的PID等控制方法的反復說明,讓您透徹理解控制工程理論。 ??4、整體架構明確清晰:從傳統控制理論入手,對每個具體問題,從動態系統的解析、反饋控制系統的解析和設計兩大部分入手;用時間軸和頻率軸兩種思考方法反復強化,以期達到控制工程思維方式培養的目的。 ??5、豐富的習題和詳細的習題答案,更讓您從輕松愉快學會到舉一反三。
控制工程基礎(原書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原版在2013年獲得日本計測與自動控制學會著作獎,是日本大學廣泛采用的自動控制教科書.是一本面向本科和專科層次的、結合當今控制技術發展的經典控制理論教科書.為便于初學者理解,譯著對原書部分內容進行了編排,進而突出了重點,對各種數學公式的表達方式和含義進行了詳盡的說明.特別對微分方程式與經典控制論的關聯性、與控制學相關的數學內容進行了充實,并且結合實際應用對PID等控制方法進行了剖析.本書取材新穎、闡述嚴謹、內容豐富、重點突出、推導詳盡、思路清晰、深入淺出、富有啟發性,便于教學與自學. 本書還提供習題的詳細題解,歡迎選用教材的教師聯系策劃編輯索要,具體聯系方式如下:李小平,電話010-88379764;郵箱lixiaoping91142@163.com.
控制工程基礎(原書第2版) 目錄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前言
第1章控制概念與微分方程的關聯1
11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1
12微分的含義2
13微分方程的含義3
14指數函數的性質4
15何謂控制5
16系統和數學模型6
17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7
18前饋控制和反饋控制8
第2章系統的數學模型12
21靜態系統12
22動態系統13
221機械系統的數學模型13
222電氣系統的模型15
23直流電機的模型17
第3章傳遞函數的作用21
31拉普拉斯變換的概念21
32傳遞函數23
33傳遞函數與系統框圖24
331基本概念24
332系統框圖的變換26
333系統框圖的應用實例28
34系統的相似30
35拉普拉斯變換33
351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33
352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33
353基本函數的拉普拉斯變換35
354拉普拉斯逆變換36
第4章動態系統的響應39
41動態系統的響應39
42脈沖響應及其計算39
43脈沖響應:微分方程41
44脈沖響應:傳遞函數42
45階躍響應43
46階躍響應的計算方法43
第5章系統的響應特性48
51瞬態特性和穩態特性48
52一階延遲系統的響應50
521脈沖響應50
522單位階躍響應51
53系統的極點53
第6章二階延遲系統的響應57
61二階延遲系統的脈沖響應57
611脈沖響應的計算57
612脈沖響應的解析59
62二階延遲系統的階躍響應61
621單位階躍響應的計算61
622單位階躍響應的解析63
63響應與極點的關系65
第7章極點與穩定性71
71穩態特性71
72瞬態特性與穩定性74
721穩定性74
722系統穩定性的判定:由單位階躍響應的計算入手74
723瞬態特性與極點的關系77
724勞斯穩定判別法78
第8章控制系統的構成及其穩定性83
81控制器的設計83
82控制系統的穩定性84
821前饋控制系統85
822反饋控制系統86
83控制系統的設計86
831前饋控制系統的設計87
832前饋控制系統的特征89
833反饋控制系統的設計89
834反饋控制系統的特征93
第9章PID控制99
91控制器的示例99
911P控制:基本形式99
912PI控制:過去偏差信息的使用100
913PID控制:未來偏差信息的使用103
92控制器設計參數的取值與控制系統極點的關系104
921P控制104
922PI控制106
923PID控制108
第10章反饋控制系統的穩態特性111
101穩態誤差111
102對于目標值的穩態誤差112
103對于外界干擾的穩態誤差113
104內部模型原理114
第11章頻率特性的解析120
111頻率響應120
112頻率特性122
1121基本特性122
1122一階延遲系統的頻率特性123
1123關于伯德圖的橫軸123
113基本要素的頻率特性125
1131比例要素125
1132積分要素125
1133微分要素125
1134一階延遲要素126
1135一階超前要素128
第12章伯德圖的相關特性與頻率傳遞函數134
121伯德圖的合成134
122引起共振的二階延遲系統伯德圖140
123帶寬與階躍響應的關系141
124頻率傳遞函數144
1241一階延遲系統的頻率傳遞函數144
1242一般形式的頻率傳遞函數146
125矢量軌跡146
第13章奈奎斯特穩定判別法152
131反饋控制系統的穩定性:用穩定裕度來考慮152
132反饋控制系統的穩定性:特性多項式154
133奈奎斯特穩定判別法:準備156
134奈奎斯特穩定判別法:使用方法157
135奈奎斯特穩定判別法的簡化159
136穩定裕度: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161
第14章基于回路整形法的反饋控制系統設計169
141控制系統的性能評價與回路整形169
142回路整形的思考方法170
143基于相位延遲控制器的反饋控制系統設計173
144基于相位超前控制器的反饋控制系統設計175
145基于相位延遲/相位超前控制器的反饋控制系統設計177
附錄186
附錄1一階延遲系統頻率響應的推導186
附錄2奈奎斯特穩定判別法的推導188
參考文獻192
控制工程基礎(原書第2版) 作者簡介
佐藤和也:工學博士,1996年,在日本九州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學科設計生產工學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現為佐賀大學教育研究院自然科學領域理工學系教授。 平元和彥:工學博士,1994年,在秋田大學研究生院礦山學研究學科生產機械工學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現為新潟大學研究生院自然科學研究學科教授。 平田研二:信息科學博士,1999年,在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信息科學研究學科信息系統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富山大學學術研究部工學系教授。 王強:博士,講師,現任職于上海電機學院機械學院。2008年,在日本九州工業大學機械智能專業控制工程方向獲工學博士學位。曾就職上海貝爾電話設備有限公司和上海易初通用機器有限公司(現為華域三電),并長期在海外從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基于車輛動力學的車輛控制,機器人控制,自適應控制理論。 劉杰:博士,副教授,現任職于上海電機學院機械學院。2001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6月-2004年7月進入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機械工程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曾就職德國IAV公司,并外派上海大眾產品工程部從事研發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固體彈性解析力學、車輛系統動力學、汽車電機控制技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