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科幻文學群星榜--為了生命的詩與遠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102778
- 條形碼:9787570102778 ; 978-7-5701-027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幻文學群星榜--為了生命的詩與遠方 本書特色
* 顧適作為科幻屆少有的女作家,斬獲中國科幻銀河獎、華語科幻星云獎等多項大獎。 * 本精選集收錄多篇潘家錚獲獎作品:《賭腦》獲得2019年第30屆中國科幻銀河獎*佳中篇小說獎和第十屆華語科幻星云獎*佳中篇銀獎;《莫比烏斯時空》獲得2017年第28屆中國科幻銀河獎*佳短篇小說獎;《嵌合體》獲得2016年第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佳中篇金獎。 * 《科幻文學群星榜》是對新中國科幻文學原創作品的系統編選、評價與總結,梳理了新中國科幻文學取得的輝煌成就,整理出新中國科幻文學發展的寬闊脈絡。 * 周忠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巖(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王晉康(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姚海軍(《科幻世界》雜志社副總編)、陳楸帆(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長)聯袂推薦! *顧適的小說有一種精妙的平衡感,以清晰的結構和嫻熟的文字,去表達科學的嚴謹與美,探尋人性的細膩幽微。她的小說既滿足了我們這些科幻迷的期待,也能讓對科幻不那么感興趣的讀者樂在其中。顧適是一位有潛力"出圈"的科幻作家。--劉慈欣
科幻文學群星榜--為了生命的詩與遠方 內容簡介
顧適的作品類型多元、題材廣泛,與現實生活有強連接,對未來科技的預測也十分有參考性。本書一共收錄了顧適創作的七篇很好中短篇科幻小說。分別是《嵌合體》《南極電臺》《無人接聽》《為了生命的詩與遠方》《2069:匠人營城》 《得玉》《賭腦》。 《為了生命的詩和遠方》 水下世界竟然存在著全面的3D打印技術,離奇的是他們竟然衍生出人類的思維。這樣可怕的現象,人類該如何應對? 《嵌合體》 為拯救腎衰竭的兒子,她利用生物技術讓豬長出了兒子的腎臟。沒想到的是,豬發育出了和兒子一樣的的神經系統。當豬用和兒子一樣的眼神凝望她時,她能從容面對嗎?
科幻文學群星榜--為了生命的詩與遠方 目錄
目錄
嵌合體 / 001
南極電臺 / 063
無人接聽 / 071
為了生命的詩與遠方 / 083
2069:匠人營城 / 097
得玉 / 107
賭腦 / 113
科幻文學群星榜--為了生命的詩與遠方 節選
《為了生命的詩與遠方/科幻文學群星榜》: 在完成對事發現場的基因檢測之后,駱明收到了人工智能助手艾德蒙傳來的階段性報告。35號器官培育艙的斷肢和頭顱分屬于三位已經去世的飛船乘客,他們的死亡原因都是毫無疑點的慢性疾病,并且都自愿選擇為了這些病癥的深入研究而捐獻遺體。這個發現讓駱明緊鎖的眉頭略略舒展了一些。 “沒有兇殺案,”他這樣對剛剛趕到現場的飛船大副秦威說道,“終歸是一個好消息。” 與駱明和大部分“伊甸號”上的乘客一樣,秦威也有近150歲的年紀。此刻他剛剛做過頭皮置換手術,頭頂上只有一層嬰兒般柔軟的細毛,讓他整個人都顯得有些滑稽。 “當然,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秦威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接下去的話倒更像是在自言自語了,“只是……這些斷肢是怎么跑到這里來的?” 駱明道:“遺體按理說應當被送到7號甲板地下的醫學研究室,但不會是這里。” “正是這樣。”秦威這才看向駱明,“而且器官培育艙是飛船上監控*為嚴密的地方,發生這樣的事情真是令人費解。你恐怕并不清楚這些,因為就算警察也沒有查看‘亞當’相關資料的權限。” 駱明說:“如果您能夠分享這些信息,或許會對案情的進展有很大的幫助。” “很抱歉駱警官,這些資料涉及‘伊甸號’飛船的核心機密。”秦威說道,“我想,既然沒有出現什么嚴重的死亡事件,或許這件事就到此為止比較好。剩下的工作就交給我和‘亞當’的管理人員吧。” 駱明立刻抓住了他話語里的含義:“您是說,這是一起普通的意外?” 秦威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以往船上也發生過嚴重的器官培育失敗事故,你知道,是艙內溫度控制出現異常的緣故。” 駱明看了看他的神色,輕輕嘆了一口氣:“好吧,先生,我明白了。” 然而僅僅一天之后,駱明就在辦公室收到了艾德蒙發來的“亞當”資料包。 “你簡直是個天才。”駱明一面贊嘆著,一面打開了那份文件。當翔實準確的內容出現在他的視野里時,駱明再一次嘆息道:“如此輕易就能得到這些資料,看來這艘船的安全系統的確有很大的問題。… “或許這得怪你違規帶了一個人工智能上船吧?”艾德蒙的聲音聽起來混雜了得意和揶揄。 “*起碼這么多年都沒有人發現你。”駱明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艾德蒙是很久以前他得到的一份禮物,這么多年來就像他的左右手一樣不可分割。因此在得知“伊甸號”的人工智能禁令后,他還是選擇將終端植入體內,偷偷把艾德蒙帶上了飛船。 “那是因為這里的智能系統都太原始了。”艾德蒙說道,“不過你倒不用太過擔心這艘船,它的核心控制系統是隔絕外部網絡的,我從沒找到過鉆進去的縫隙。” 駱明點了點頭,目光再次聚焦在那些繁雜的資料上。從這些文字來看,“伊甸號”事實上是一艘實驗船,它為居住其中的數十萬名乘客提供可置換的器官,從而大大延長其壽命;同時,它會將人群的健康和生育信息發送回地球,使母星上的人們能夠預先獲知大規模器官置換可能產生的問題。“伊甸號”沿著彗星軌道在太陽系中飛行,每四年會與地球軌道交會一次,并且會在空間站停靠,從而完成人員和信息的交換。 “我一直以為我們是在遠離太陽系。”駱明大為震驚,“而且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還可以下船!” 艾德蒙說道:“看來他們做了很好的保密工作,來避免你們得知自己其實是實驗室里的小白鼠。” 由此看來,器官培育艙的確是“伊甸號”的靈魂所在。它通常被人們稱為“亞當”——那位在宗教故事中用自己的肋骨創造出另一半的人類始祖。然而如果進行更精確的定義,器官培育艙中每一個單獨孕育人體器官的黏膜囊狀物,才是真正的“亞當”,它們彼此獨立,各自攜帶著不同客戶的基因,培育著不同的器官。在“伊甸號”*初的設計中,這些“亞當”是相互隔絕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管理者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同一個艙室內的“亞當”在投入使用一段時間之后,一些細胞開始順著營養管道向上生長,并*終相互連接,而這非但沒有造成器官培育的延遲或污染,反而提高了培育效率,縮短了器官成熟的時間。 ……
科幻文學群星榜--為了生命的詩與遠方 作者簡介
顧適作為科幻屆少有的女作家,斬獲中國科幻銀河獎、華語科幻星云獎等多項大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