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唯物史觀“坐標系”中的俄國公社-(馬克思給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及《復信》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5886
- 條形碼:9787520385886 ; 978-7-5203-858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唯物史觀“坐標系”中的俄國公社-(馬克思給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及《復信》研究) 本書特色
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及《復信》是研究馬克思晚年思想的重要文獻。在《復信草稿》中,馬克思對俄國的“農村公社”、農業生產的集體形式作了綜合性的概述,并且在探討人類歷史上公社發展階段的同時,提出了“農業公社”的概念,《復信草稿》及《復信》更是研究“東方社會”及落后國家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問題的學者所樂以稱引的關鍵性文獻。本書在研究過程中參考利用了日本學者有關馬克思共同以理論與俄國公社問題的諸多研究資料及成果,他山之石,可以為錯,可以攻玉。
唯物史觀“坐標系”中的俄國公社-(馬克思給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及《復信》研究) 內容簡介
馬克思給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及《復信》在“晚年馬克思”的研究中一直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1867年《資本論》德文版卷出版后的14年中馬克思在“東方”國家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理論、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等方面的很終探索成果,同時也可看作是馬克思本人對其今后理論探索方向的一個簡單綜述.本書著眼于國內外《復信草稿》及《復信》研究的現狀與不足,在考察其整體結構及重要譯文問題的同時,溯源研究了馬克思在其中所利用或征引的相關文獻資料,尤其是重點探討了《復信草稿》及《復信》與車爾尼雪夫斯基、毛勒、柯瓦列夫斯基、丹尼爾遜等有關公社或俄國社會問題的著作、書信等的思想聯系及馬克思本人在相關問題上獨自的研究進展。不僅如此,在對文本內容作全面考察的基礎上,本書還以《復信草稿》及《復信》中的理論創作問題為導入點,對晚年馬克思在“俄國公社與俄國革命”、“未來社會論”、“歷史規律與歷史機遇”以及“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策略”等問題上的思考與探索作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和闡釋。
唯物史觀“坐標系”中的俄國公社-(馬克思給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及《復信》研究) 目錄
**節 《復信草稿》及《復信》的發現
第二節 《復信草稿》及《復信》近年來研究狀況概述
第三節 《復信草稿》及《復信》的中譯本
第二章 《復信草稿》及《復信》的寫作背景
**節 查蘇利奇與馬克思寫作《復信草稿》及《復信》
第二節 19世紀后半期關于俄國公社問題的爭論及探索
第三節 馬克思對俄國公社問題的前期研究
一 研究階段之一:從赫爾岑到車爾尼雪夫斯基
二 研究階段之二:從《資本論》**卷“第二版跋”到給《祖國紀事》的信
第三章 《復信草稿》及《復信》文本研究
**節 《復信草稿》及《復信》的正確順序
第二節 《復信草稿》及《復信》中譯文若干問題的商榷
一 “commune”不同于“communaute”
二 “propriete commune”不等于“公有制”
三 中譯文表達不準確、誤譯等問題
第三節 《復信草稿》的文本溯源
一 《復信草稿》的俄國公社論與車爾尼雪夫斯基
二 毛勒、柯瓦列夫斯基與《復信草稿》的公社研究
第四節 《復信草稿》關于俄國農民現狀的認識與丹尼爾遜
一 《復信草稿》與丹尼爾遜來信的比較
二 《復信草稿》與丹尼爾遜來信的相異之處
第四章 《復信草稿》及《復信》理論探賾
**節 《復信草稿》中的理論創作問題
一 “卡夫丁峽谷”不是理論之名
二 馬克思新創了“農業公社”的理論
第二節 《復信草稿》及《復信》中的俄國資本主義論
一 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不同類型
二 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與“原始積累”
第三節 《復信草稿》及《復信》中的俄國革命論
一 馬克思所預期的俄國農民革命運動
二 補論:《復信草稿》中的未來社會論
第四節 “農業公社”視域下的世界歷史觀
一 “農業公社”理論的世界性意義
二 “農業公社”與東方專制制度
三 歷史規律與歷史機遇
第五節 商榷與回應之一:再論《復信草稿》中的“農業公社”問題
一 “農業公社”與“農村公社”絕不可混同
二 “農業公社”不等于“亞細亞公社”
三 馬克思放棄了“農業公社”概念
第六節 商榷與回應之二:馬克思“農業公社”思想放棄論的再闡釋
一 文本與邏輯:“農業公社”概念適用問題的駁議
二 理論與歷史:“家庭公社”特別是“農業公社”的普遍性問題
三 理論與現實:“農業公社”不能使俄國社會“返老還童”
第五章 《復信草稿》及《復信》之后的馬克思與俄國公社問題
**節 《改革和改革后的發展的札記》與《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
一 《改革和改革后的發展的札記》
二 《復信草稿》與《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
三 補論:《復信草稿》及《復信》視域下的馬克思人類學筆記
第二節 《共產黨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
一 俄文版序言的寫作緣起及發表
二 俄文版序言的手稿及中譯文獻疑
三 《復信草稿》及《復信》的延續——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的俄國公社觀
第三節 附論
一 恩格斯晚年在俄國公社問題上的見解
二 普列漢諾夫俄國公社觀的嬗變
三 唯物史觀=“新唯物主義”的發展與馬克思晚年俄國公社論的意義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唯物史觀“坐標系”中的俄國公社-(馬克思給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及《復信》研究) 作者簡介
沈斌,歷史學博士,副教授。長安大學外國語學院國別與區域研究方向碩士生導師,兼任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方向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多語種視角下的經典著作翻譯比較、歷史唯物主義、日本馬克思主義。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出版學術專著一部,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資助項目一項,參與***、省級項目多項。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