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zhàn)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yè)與企業(yè)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加州淘金熱的產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35635
- 條形碼:9787559835635 ; 978-7-5598-356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加州淘金熱的產權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經濟學,歷史,政治哲學研究者和愛好者《加州淘金熱的產權研究》這本書可以作為一本經濟學的書,或政治哲學書、歷史書來閱讀。 從經濟學角度看,它分析了產權的形成和分配:在無政府狀態(tài)下,淘金者是選擇暴力還是簽約?隨著環(huán)境約束的變化,合約也在變化:從搭伙抵御入侵者,但金子歸挖到者所有;到一起開采,然后分成;到*后土地(及地底的黃金)分配到個人,成為私有財產。此外,還可以了解從古至今私有產權觀念的變化。 從政治哲學角度看,它能回答以下這些問題:為了爭奪黃金,暴力、公地悲劇是否不可避免?是不是如霍布斯所說的“人的生活孤獨、貧困、卑污、殘忍而短壽”?讀者可以看到,淘金者如何從無政府狀態(tài)中走出,構建出規(guī)則和秩序。 從歷史角度看,透過大量信件、合約、文獻等資料,作者講述了一段從發(fā)現黃金到淘金熱爆發(fā)的有趣歷史,一改傳統(tǒng)對西部淘金熱充滿暴力的刻板印象。 對經濟學者來說,本書的價值,是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華盛頓經濟學派研究法”,即張五常教授所說的:“重視真實世界的事實或史實,通透地掌握著簡單的經濟概念與原則,然后推出可以驗證的假說,頻頻驗證!
加州淘金熱的產權研究 內容簡介
淘金熱是美國西進運動目前的重要一環(huán),當年的加州尚無政府管轄,似應是一片在利益競逐下暴力頻發(fā)之地,但真正發(fā)生在金礦區(qū)的暴力很少。這是什么緣故呢?其中的產權又是如何從無到有地建立的? 本書是“華盛頓經濟學派”代表作之一,構建了“暴力分配產權”理論,以之推測和解釋各種產權制度的產生與發(fā)展。作者基于實地考察和多份真實合約資料,探究了1848—1866年加州授予個人礦地產權的演變過程,由此對理論進行驗證,并顛覆人們對淘金熱充滿暴力的傳統(tǒng)認知。
加州淘金熱的產權研究 目錄
序 從淘金熱看華盛頓經濟學派 / 張五常
中文版自序
序 /1
**部分 產權的出現:理論研究
**章 導論 / 5
第二章 暴力與產權合約 / 11
第三章 簽約費用與產權的出現 / 39
第四章 經濟學中產權概念的演化 / 65
第二部分 加州淘金熱:實證研究
第五章 法律和技術局限:1848—1866 / 87
第六章 早期淘金與原始合約:1848—1849 / 103
第七章 礦地私有產權的出現:1849—1850 / 115
第八章 暴力與產權初始分配 / 129
第九章 暴力與產權限制 / 147
注釋 /177
參考文獻 /205
跋 從淘金熱寄望中國經濟史學派/周燕 /215
譯后記 /219
加州淘金熱的產權研究 節(jié)選
推薦序 從淘金熱看華盛頓經濟學派 張五常 本書作者約翰·昂伯克是我當年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學生。教書生涯三十八年,我在五所層面很不相同的大學教過。純從天賦的高下衡量,昂伯克是我教過的不出一掌之數的優(yōu)質學生了。當年名滿天下的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大師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與貝克爾(Gary S. Becker)曾邀請昂伯克到芝大的經濟系任教職,但他婉拒了。可見昂伯克的天賦當年是行內公認的,而本書作為他的博士論文,很有說服力。當年在華大我有另一位天賦不亞于昂伯克的學生,荷爾(Chris Hall),也推卻了芝大的邀請。施蒂格勒寫信來罵我不鼓勵他們去。今天回顧,上世紀七十年代華大的經濟學實力不弱于芝大——從驗證假說這方面衡量,華大當年是超越芝大的,超相當多。 正如作者昂伯克在引言中提及,選擇加州淘金熱這個論文題材是我的建議,而當年他跑到加州去找尋資料的費用是由我拿得的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基金分一點給他。昂伯克不負眾望,他的“淘金熱”論文,解釋產權怎樣界定與促成,是高于德姆塞茨等人的解釋的。高多了,因為昂伯克是基于實地考察與多份真實的合約版本。坐在辦公室內猜測真實世界發(fā)生著些什么事不是經濟學應走的路。 美國加州當年出現的淘金熱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關于私產怎樣形成的實例,因為當時的加州墨西哥不再管,美國當局主要在東部,也管不著,近于無法無天,但價值不菲的黃金一八四八年在加州中部被發(fā)現了。無數美國東部的流民涌到加州去,牛仔槍手與撈女賭徒聞風而至,三教九流,龍蛇混雜,看來是一個競爭淘金導致租值大幅消散的好實例。然而,淘金的權利還是通過合約的安排與約束而界定了!淘金的租值因而消散得少。這是經濟制度的運作會在局限下減低交易或制度費用的思維,由我在一九七四年發(fā)表的一篇文章首先提出,后來華大的同事巴澤爾認為是整個二十世紀的經濟學發(fā)展中*重要的一句話。 昂伯克在書中可沒有指出,當時跑到加州去作為勞役掘金的不少是買出生紙遠渡重洋而去的炎黃子孫。主要是臺山一帶的人。他們沒有分得什么金,但在加州修橋補路,替人家煮食洗衣,不懂英語,聚居而成“唐人街”,而“舊金山”這個令人向往的經典名字是他們起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我離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約十年后,經濟學行內出現了“華盛頓經濟學派”一詞,可能是源于諾獎得主諾斯在一本名著中提出。諾斯直言我是該學派的首要人物,也即是“始作俑者”了。 不少人問以我為首的“華盛頓經濟學派”是搞什么的。我回應說你們讀我寫下的文章就知道。有點強詞奪理,有理說不清。昂伯克這本書可以協(xié)助澄清。要知道什么是華盛頓經濟學派嗎?昂伯克這本書就是該學派的其中一件代表作。 重視真實世界的事實或史實,通透地掌握著簡單的經濟概念與原則,然后推出可以驗證的假說,頻頻驗證。這是我認為經濟學的發(fā)展唯一應該走的路,可惜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起,經濟學走上了歧途:術語多多,方程式與回歸統(tǒng)計頻頻,裝模作樣,有威有勢,但說到有用途的解釋世事,拆開了西洋鏡,卻是空空如也。我希望昂伯克這本書的中譯能給神州大地對世事有興趣的同學一點重要的啟示:經濟學要這樣處理才對。
加州淘金熱的產權研究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約翰·昂伯克(John R. Umbeck),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華盛頓大學博士,現任美國普渡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師從阿爾欽、張五常。教學領域包括微觀經濟學、法律經濟學、信息經濟學、私人合約、犯罪經濟學與合約執(zhí)行等。曾為美國參眾兩院、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環(huán)保局、能源部等政府機構以及大量企業(yè)擔任顧問。 譯者簡介 應俊耀,一位游走在經濟學和數學之間的教書匠,曾在高校講授“生活中的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導論”等課程,參與翻譯《經濟學的著名寓言》,中小學數學競賽教練,自由撰稿人,國際注冊會計師。 蔚怡,英語教育工作者,曾任英國蘇格蘭市民咨詢署(CAS)咨詢師。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