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婦科腫瘤的淋巴處理 2021曹澤毅觀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924323
- 條形碼:9787565924323 ; 978-7-5659-243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婦科腫瘤的淋巴處理 2021曹澤毅觀點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婦產科學,婦科腫瘤學本書為曹澤毅教授針對婦科腫瘤淋巴處理多年來的臨床經驗的整理和總結。本書從淋巴系統概述、癌癥的淋巴轉移、淋巴化療三大部分由淺入深地闡述了淋巴系統在各種婦科惡性腫瘤中的作用、淋巴清掃和免疫系統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作用、淋巴化療方法的發展歷程,以及曹教授對目前婦科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化療、淋巴化療)的思考和理念。本書可為廣大婦產科醫生提供婦科腫瘤治療的新視角,并為進一步探索*佳治療提供思考方向和理論支持。
婦科腫瘤的淋巴處理 2021曹澤毅觀點 內容簡介
淋巴系統是婦科惡性腫瘤轉移的好發部位,因此對于婦科癌癥患者,除了解癌灶的大小和局部浸潤外,更要注意是否發生淋巴轉移,一旦確診淋巴轉移,則腫瘤的期別上升,患者生存率下降。因此,在對患者做出診斷時,必須詳細詢問病史并進行全面檢查。目前可應用CT、MRI、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或PET-CT等更加無創、準確的診斷方法。由于淋巴轉移繼發于原發腫瘤,故在診斷和治療時,還必須熟悉原發腫瘤的發展規律,并了解繼發性淋巴轉移對整個病情發展的意義。 100多年來,人們更多關注癌癥患者發生淋巴轉移后的嚴重后果,而沒有意識到淋巴系統對抵御癌細胞侵犯和轉移所發揮的保護作用。目前,多數傳統的腫瘤治療都將淋巴結清掃術常規列入手術或腫瘤細胞減滅術范圍,雖然有時術中不能明確淋巴系統是否已有轉移灶,但為了避免淋巴結的轉移而對I期以上的婦科腫瘤進行系統的淋巴結清掃,使得婦科腫瘤治療中的淋巴結處理有一定盲目性。對于一些早期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常規的淋巴結清掃術會使約90%的正常淋巴結被無辜清除,進而損傷免疫功能,即使少數淋巴結內發現癌細胞轉移,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治療。 我們認為必須改變這種治療現狀,應全面了解淋巴系統的免疫保護作用,從而在治療婦科惡性腫瘤時,既關注淋巴轉移的嚴重性,又能盡量保護淋巴系統的完整性,以獲得好的近期和遠期治療效果。 如何在保護淋巴系統完整性及其免疫功能的同時對已被累及的淋巴結進行治療是我們面對的難題。本團隊首次通過腹膜后置管進行淋巴化療的給藥途徑解決了提高淋巴系統內藥物濃度的問題,保證了化療藥物對轉移淋巴結的治療作用,使淋巴化療這一治療方法得以實施。
婦科腫瘤的淋巴處理 2021曹澤毅觀點 目錄
**章 淋巴系統概述
**節 從臨床角度了解淋巴系統的基礎知識
第二節 淋巴結
第三節 淋巴系統的循環生理學與病理學
第四節 女性生殖器的局部淋巴結群
第二章 癌癥的淋巴轉移
**節 癌的淋巴系統
第二節 癌的淋巴轉移機制
第三節 女性外陰惡性腫瘤的淋巴轉移
第四節 陰道癌的淋巴轉移
第五節 宮頸癌的淋巴轉移
第六節 子宮內膜癌的淋巴轉移
第七節 輸卵管惡性腫瘤的淋巴轉移
第八節 卵巢惡性腫瘤的淋巴轉移
第九節 婦科惡性腫瘤淋巴轉移的早期診斷
第十節 淋巴結清掃術的并發癥
第十一節 對婦科腫瘤淋巴轉移及處理的新認識
第三章 探索新的淋巴處理方法一淋巴化療
**節 淋巴化療的提出
第二節 盆腔腹膜后化療
第三節 婦科惡性腫瘤淋巴轉移腹膜后化療與腹腔化療的比較
第四節 淋巴化療的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婦科腫瘤的淋巴處理 2021曹澤毅觀點 作者簡介
曹澤毅,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華西醫科大學校長、衛生部副部長、中華醫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婦產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婦科腫瘤學會主任委員;現任中國宮頸癌防治工程主任、中國宮頸癌防治研究協作組副組長、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名譽院長。 1956年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1968年獲北京醫科大學婦科腫瘤學碩士學位;1982年獲巴塞爾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后獲哈佛大學、安德森腫瘤醫院、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教授、瑞士婦產科學會名譽會員。主要科研方向為婦科腫瘤、子宮頸癌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婦科腫瘤淋巴轉移及淋巴化療研究。主編書籍有《中華婦產科學》《中國婦科腫瘤學》《子宮頸癌》,以及研究生教材《婦產科學》等十余部婦產科醫學專著。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