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富野由悠季的影像原則:從零到專業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09854
- 條形碼:9787308209854 ; 978-7-308-2098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富野由悠季的影像原則:從零到專業 本書特色
本書由日本動畫界活躍多年的著名導演富野由悠季撰寫,既是作為一位活躍在業界多年的動畫作者的經驗總結,也是一本將日本動畫奧妙傳授給各類讀者的影像創作心得。本書并不如一般的教條著作,而是從導演的角度來俯瞰影像作品制作的方方面面。文章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寫成,輔以大量圖示與范例,針對動畫、真人電影、3D動畫的差異進行詳細說明。本書不只談及影像作品的基本原則、理論基礎、運用手法、創作心得等四大層面,也具體涉及策劃、劇本、運鏡、演出、作畫、配音、音效等層面,更有一位從業五十多年的動畫工作者對后進的告誡與期待。
富野由悠季的影像原則:從零到專業 內容簡介
本書由日本動畫界活躍多年的有名導演富野由悠季撰寫,既是作為一位活躍在業界多年的動畫作者的經驗總結,也是一本將日本動畫奧妙傳授給各類讀者的影像創作心得。本書并不如一般的教條著作,而是從導演的角度來俯瞰影像作品制作的方方面面。文章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寫成,輔以大量圖示與范例,針對動畫、真人電影、3D動畫的差異進行詳細說明。本書不只談及影像作品的基本原則、理論基礎、運用手法、創作心得等四大層面,也具體涉及策劃、劇本、運鏡、演出、作畫、配音、音效等層面,更有一位從業五十多年的動畫工作者對后進的告誡與期待。
富野由悠季的影像原則:從零到專業 目錄
**章 影像的基本船
第二章 故事會跨越時間
第三章 影像的特性軔
第四章 數字技術之前的現實問題
第五章 影像的原則
第六章 分鏡主義
第七章 新手實務
第八章 分鏡的實務處理
第九章 作畫的終極演出處理學
第十章 終極演出心得
第十一章 畫面以外的事物:聲音
第十二章 何為娛樂
富野由悠季的影像原則:從零到專業 節選
就算我們自以為在同一個場所演出,然而背景的差異過大,將會導致兩者在畫面上看起來相隔甚遠,并使得觀眾感覺不自然。也因此,我們必須有明確的意識,掌握畫面上呈現出來的各種條件,使之擁有同一性以及連續性。在動畫之中,我們也常會看到因為過于堅持設定數據上的內容,因而發生類似情況的實例。遇到這種情況時的解決方法,便是在每個cut加入“連續性的要素”,并且專注于“連接cut的氣氛”。我們為了要在影像上創作并產出“連續性”,除了地點問題以外,更要注意到表演本身、色彩、服裝、發型、小道具、大道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天氣與太陽的傾斜度。這是第二個基本原則。影像追求變化這里提到的“變化”,或許會有人認為,只要拍攝實際在動的事物,就等于自動捕捉到其動態,因此不需要再大費周章演出變化。不過,動作本身的變化終究只是被拍攝人物的一般動作,而不是“戲劇性變化”。創作作品所需要的不是自然的動作,也非拍攝稀松平常的動作,而是“影像的戲劇性變化”。*近日本的廣告影片傾向于過度描繪影像的“變化”,因此使得韻律的緩急顯得過于極端,鏡頭也變得煩瑣。不過,我們都知道連續看了大量廣告影片之后,變化過多的影像反而會使得心中印象變得散漫,除了自己特別中意的影像以外,恐怕很難留下記憶。換句話說,廣告影片式的影像變化或動作,并不能稱作帶有戲劇性的變化。廣告影片當然也是一種優秀的影像作品。不過本書所說明的對象,將是擁有更長時間的影像表現的作品,因此并非指稱廣告影片表現出的技法一定都是好的。影像作品的偉大之處,就在能夠于一瞬間展現出戲劇性的變化。這也就是視覺的力學作用(靜與動的刺激,即緩急)。新聞節目從播音員的鏡頭切換到新聞報道的畫面,其影像的質感雖然也有變化,然而我們此處提到的變化,指的是“為了建立影像作品,并且戲劇化描寫故事的變化”,而不是有如新聞節目一般,從播音員切換至報道影像的強硬變化。因此,我們的說明將只專注于帶有戲劇性意義的變化。也就是說,即便依循戲劇性變化的強弱,并且運用影像力學來表現,倘若我們排列太多奇特的cut,會得到讓觀眾長時間觀看廣告影片一樣的結果,也就無法創作出“配合故事而恰到好處的變化”。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便是所謂的“演出影像”。為了達成目的,我們必須培養出中庸的感覺,以判斷故事內容與影像力學強弱之間是否掌握適當平衡。影像過于特立獨行,將會使故事失去焦點,甚至還會讓觀眾忘掉劇情。只想通過作品刺激觀眾視覺感官的創作者,請將這一點謹記在心。我們絕對不要忘記,想要使影像作品為大眾所接受,**要務便是“擁有故事”。P16-17
富野由悠季的影像原則:從零到專業 作者簡介
富野由悠季,1941年11月5日生,日本神奈縣小田原市人。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電影學科畢業,1964年加入蟲制作公司。在當年播出的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鐵臂阿童木》中擔任劇本和演出。1967年離開蟲制作公司,成為自由職業者,參與制作了許多作品。1979一1980年任電視動畫《機動戰士高達》的總導演及原作,動畫播出結束后大獲成功,引發社會熱潮,富野也因此成名,被譽為“高達之父”。之后,他還親自擔任了多部動畫的導演、原作,并創作了多部小說、論文、歌詞等。此外,他還擔任金澤工業大學和京都精華大學的客座教授,活躍在眾多領域。電視動畫《小飛龍》(1972),《無敵超人神寶3》(1977—19/8),《圣戰士登拜因》(1983—1984),《靈魂力量》(1998),《返鄉戰士》(2002—2003),《高達G之復國運動》等。電影動畫《機動戰士高達》(劇場版3部,1981--1982),《傳說巨神伊迪安》(接觸篇、發動篇,1982),《戰斗機甲薩芬格爾》(1983),《機動戰士高達:逆襲的夏亞》(1988),《機動戰士高達F9l》(1991),《Tum A高達》(I地球光/11月光蝶,2002),機動戰士z高達(新編劇場版3部,2005—2006)。劇場動畫((GarzeyBg~))(1996),《圣光之翼》(2005—2006)。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