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43.1(4.5折)?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禮樂文化當代德育價值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59871
- 條形碼:9787519459871 ; 978-7-5194-5987-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禮樂文化當代德育價值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為學術專著。從對禮樂文化的追根溯源開始,厘清了先秦儒家禮樂文化的歷史形態和精神實質;探討了禮樂文化如何在尊經典形態和文化精神的前提下,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傳統為著力點,從內容、能、載體等維度上,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轉型;梳理出禮樂文化中生活世界與意義世界雙重推進的人文傳統形成的內在機理,為當代社會主義優選文化培育提供文化啟示,并藉此獲得以文化人、以收育人的實踐路徑;集中探討了禮樂文化“強素質”“化民心” “促和合” “興文化” “展形象” 等人文關懷、道德教育、社會治理、國家形象塑造等多方面的當代價值。從現代性視域重新審視禮樂文化,旨在從”禮教吃人”的價值澄清到“禮樂化人”的賦能提升,激發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禮樂文化當代德育價值研究 目錄
章 問題與現狀
節 問題的緣起
1.1.1 文化命題的歷史之維
1.1.2 文化實踐的時代之需
第二節 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理論基礎
1.3.1 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
1.3.2 文化觀
1.3.3 傳統文化觀
第四節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禮樂文化的內涵與歷史演進
節 禮樂文化的內涵
2.1.1 禮者:天地之序
2.1.2 樂者:天地之和
2.1.3 禮樂文化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禮樂文化的歷史演進
2.2.1 禮樂文化的起源:事神致福
2.2.2 禮樂文化的發展:釋仁入禮
2.2.3 禮樂文化的困境:傳承危機
第三節 禮樂文化的歷史形態與精神實質
2.3.1 歷史形態:仁禮相合的倫理道德
2.3.2 精神實質: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實踐理性
第四節 本書禮樂文化研究閾值的框定
第三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禮樂文化意蘊
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德性文化取向
第三節 兩種德性文化的關系考察
3.3.1 禮樂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
3.3.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禮樂文化的超越
第四章 禮樂文化的當代價值審視
節 禮樂文化當代審視的價值依據
第二節 禮樂文化內蘊的當代價值
4.2.1 強素質:培養文明有禮的國民風范
4.2.2 化民心:涵養積極達觀的文化心態
4.2.3 促和合:構建和諧有序的社會關系
4.2.4 興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4.2.5 展形象:增強民族文化傳播力
第五章 禮樂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節 禮樂文化當代轉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1.1 必要性:文化發展的民族性立場
5.1.2 可能性:文化發展的時代性立場
第二節 禮樂文化轉型的立場與原則
5.2.1 以回應時代主題,塑造當代中華文化為基本立場
5.2.2 以三個“相統一”為基本原則
第三節 禮樂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維度
5.3.1 內容維度:從宗法觀念向核心價值觀轉型
5.3.2 功能維度:從維護宗法本位向培育公共生活理性轉型
5.3.3 載體維度:從人際傳播向大眾傳播轉型
第六章 禮樂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文化啟示
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現狀
第二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現狀的文化成因分析
6.2.1 西方中心主義帶來價值立場迷思
6.2.2 多元文化時代造成價值選擇困惑
6.2.3 現代性語境消解價值引領的主導性
第三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文化選擇
6.3.1 人的文化存在: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重要理論指向
6.3.2 文化認同: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本質
6.3.3 人文化成: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文化取向
第四節 禮樂文化“人文化成”的價值啟示
6.4.1 為仁由己:禮樂文化功能實現的根本前提
6.4.2 情理相融:禮樂文化結構的張力所在
6.4.3 實踐理性:禮樂文化生命力的核心所在
第七章 禮樂化人的當代實踐進路
節 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
7.1.1 國民教育目標的層次化
7.1.2 國民教育內容的特色化
7.1.3 國民教育載體的多元化
第二節 融入社會治理的多層面
7.2.1 加強禮樂儀式的制度建設
7.2.2 推動鄉風民風的文明實踐
7.2.3 嚴格重點群體的文明規范
第三節 融入文化宣傳的多維度
7.3.1 堅持藝以載道的文化傳統
7.3.2 挖掘日用不覺的文化資源
7.3.3 彰顯情理相融的文化審美
第四節 融入生活實踐的各領域
7.4.1 營造向善向上的社會場域
7.4.2 培塑崇德守正的家庭場域
7.4.3 構建向禮而在的修身場域
結語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禮樂文化當代德育價值研究 作者簡介
李焱 西安交通大學法學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十余項課題,發表SSCI、CSSCI等核心期刊論文多篇。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