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發展報告 2020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566645
- 條形碼:9787115566645 ; 978-7-115-5666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發展報告 2020年 本書特色
本報告是在工信部的指導下,由工信部信息中心組織相關人員編寫,并邀請地方工信主管部門、專家和學者組成編委會。本報告能夠為各相關部門、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示范基地了解示范基地總體發展水平、提高發展質 量提供參考和借鑒。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發展報告 2020年 內容簡介
本報告介紹了示范基地的發展情況,總結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培育示范基地方面積累的經驗和做法。同時,本報告還提供了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案例,從創新創業發展、新型制造、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協同發展四個方面,通過典型的案例展現了示范基地發展的亮點,以期為其他示范基地的發展提供借鑒。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發展報告 2020年 目錄
| 01 總體情況篇 |
一、示范引領作用持續顯現,擘畫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3
(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有力支撐我國工業穩增長 3
(二)區域集聚集群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3
二、創新驅動發展勢頭強勁,開啟“中國創造”新征程 4
(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加快創新體系建設步伐 4
(二)搭建關鍵共性技術平臺,不斷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 5
(三)攻克關鍵共性技術,提升工業發展競爭力 5
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 6
(一)技術改造投資不斷提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6
(二)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7
四、融合發展有序有力推進,開拓轉型升級新路徑 7
(一)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7
(二)新基建加速建設,工業互聯網應用不斷深化 8
(三)智能化改造不斷推進,產業生產效率顯著提升 8
五、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構建綠色低碳新生態 9
(一)堅持綠色化集約化發展,產業集約節約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9
(二)大力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 9
六、開放合作取得務實成效,共享互利發展新機遇 10
(一)進出口規模不斷增長,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10
(二)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合作新空間 10
(三)積極構建對外合作平臺,打造開放合作新格局 11
| 02 行業發展篇 |
一、裝備制造業 14
(一)汽車(含摩托車) 15
(二)船舶 16
(三)航空 18
(四)軌道交通 19
二、原材料工業 20
(一)鋼鐵 22
(二)有色金屬 23
(三)石化及化工 25
(四)新材料 26
三、消費品工業 28
(一)醫藥 29
(二)紡織 30
(三)輕工 31
(四)食品 32
四、電子信息產業 34
(一)電子信息 35
(二)物聯網 36
(三)顯示產業 37
五、軟件和信息服務業 39
六、新興領域產業 41
七、其他領域產業 43
| 03 區域發展篇 |
一、東部地區 46
(一)北京 47
(二)天津 50
(三)河北 53
(四)上海 56
(五)江蘇 59
(六)浙江 63
(七)福建 67
(八)山東 69
(九)廣東 72
(十)海南 74
二、中部地區 76
(一)山西 77
(二)安徽 78
(三)江西 81
(四)河南 84
(五)湖北 87
(六)湖南 89
三、西部地區 91
(一)內蒙古 92
(二)廣西 94
(三)重慶 98
(四)四川 101
(五)貴州 104
(六)云南 107
(七)西藏 109
(八)陜西 110
(九)甘肅 113
(十)青海 118
(十一)寧夏 121
(十二)新疆 123
四、東北地區 126
(一)遼寧 127
(二)吉林 131
(三)黑龍江 133
| 04 典型案例篇 |
一、創新創業發展典型案例 138
(一)建設“陸網”結合的開放創新絲綢之路-裝備制造·鄭州經濟技術
開發區 138
(二)突破高速磁懸浮系列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制造(軌道交通裝備)·青
島城陽區 139
(三)完成全球首例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試管嬰兒技術-醫藥·江蘇泰州
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41
(四)創新研發“非常規油氣田實時智能鉆井系統”-裝備制造(石油裝
備)·遼寧盤錦經濟開發區 142
(五)開展前沿技術創新工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
破-軟件和信息服務·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 144
(六)創新跨區產業轉移合作模式-產業轉移合作·中新天津生態城 146
(七)超導材料領域實現多項重大原創性突破-新材料·上海寶山 148
(八)打造專業化、社會化的創新服務體系-裝備制造(軌道交通裝
備)·江蘇常州 149
(九)“二次創新”打破國際對尼龍66鹽的技術壟斷-化工·河南平頂
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52
(十)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中關村“材料創新谷”-石油化工(石化新材
料)·北京房山區 153
二、新型制造典型案例 156
(一)實施食品產業智能制造計劃-食品·山東榮成 156
(二)“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為傳統工業強勢賦能-鋼鐵(釩鈦)·四川
攀枝花市 158
(三)搭建“高度自動化”超級工廠,康橋“智造”動能加速集聚-電子
信息(移動智能終端)·上海浦東康橋工業區 160
(四)推動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裝備制造(工程機械)·江蘇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162
(五)構建產業鏈環環相扣、廢棄物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金屬
新材料·甘肅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164
(六)打造“再”“智”融合的高端智能再制造發展模式-資源循環利用
(再制造)·湖南瀏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66
(七)實現產業“智能綠色”升級-化工新材料·山東聊城高新技術產業
開發區 168
(八)構建“綠色+服務+智能”三位一體的商用汽車產業發展新面貌-汽車
產業·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170
(九)探索人工智能與傳統電力行業的跨界融合-裝備制造(智能電網裝
備)·南京江寧區 172
(十)形成循環經濟的“霍林河模式”-有色金屬(鋁及深加工)·內蒙
古霍林郭勒工業園區 174
三、新舊動能轉換典型案例 176
(一)承擔轉型發展綜合改革使命,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集群-裝備制造(能
源裝備)·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 176
(二)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助力家電產業智能化、高端化進程-家電產
業·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177
(三)加快推動“永川制造”向“永川智造”轉變-裝備制造(機器
人)·重慶永川工業園區 179
(四)工業互聯網賦能松江產業和信息化發展-工業互聯網·上海松
江區 181
(五)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轉型提升-電子信息·江蘇蘇州工業
園區 183
(六)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經濟*強區-電子
信息(物聯網)·杭州高新區(濱江) 185
(七)智能化助力傳統產業提質升級-裝備制造·重慶江津工業園區 187
(八)引領汽車產業加速邁向“新四化”-汽車產業(零部件)·江蘇
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89
(九)以大數據應用為引領,推動實體經濟高速發展-大數據·貴陽高新
技術產業開發區 191
(十)優化產業結構,由單一制造業為主向現代服務業繁榮、高智能高技術
密集轉變-汽車產業·湖北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4
四、產業協同發展典型案例 196
(一)優化大數據產業布局,探索“長三角聯動”發展模式-大數據·上海
靜安區 196
(二)構建橫跨一、二、三產業的完備乳制品產業鏈-食品(乳制
品)·內蒙古呼和浩特 198
(三)加快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打造中國大數據產業之都-軟件和信息
服務·上海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 200
(四)構筑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的復合型支撐體系-醫藥·珠海高新區三灶
科技工業園區 202
(五)搶抓兩大區域協同創新機遇,打造“中國電谷”升級版-裝備制造
(能源裝備)·河北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4
(六)多措并舉強鏈補鏈,全面提升船舶海工產業鏈競爭力-船舶與海洋
工程裝備·江蘇南通 205
(七)塑造“1+N+N”的大數據產業格局-大數據·濟南高新技術產業
開發區 208
(八)推動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發展,實現“從沙子到整機”整體布局-電子
信息(新型平板顯示)·合肥新站區 209
(九)“三鏈”同構加速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高技術轉化應
用·河北固安新興產業示范區 211
(十)實施“四大戰略”,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協調聯動和融合發展-數據
中心·河北懷來 212
| 05 發展數據篇 |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主要發展數據 216
| 06 附件篇 |
附件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 218
一、分省市示范基地名單 218
二、分行業示范基地名單 233
一、示范引領作用持續顯現,擘畫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3
(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有力支撐我國工業穩增長 3
(二)區域集聚集群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3
二、創新驅動發展勢頭強勁,開啟“中國創造”新征程 4
(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加快創新體系建設步伐 4
(二)搭建關鍵共性技術平臺,不斷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 5
(三)攻克關鍵共性技術,提升工業發展競爭力 5
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 6
(一)技術改造投資不斷提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6
(二)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7
四、融合發展有序有力推進,開拓轉型升級新路徑 7
(一)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7
(二)新基建加速建設,工業互聯網應用不斷深化 8
(三)智能化改造不斷推進,產業生產效率顯著提升 8
五、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構建綠色低碳新生態 9
(一)堅持綠色化集約化發展,產業集約節約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9
(二)大力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 9
六、開放合作取得務實成效,共享互利發展新機遇 10
(一)進出口規模不斷增長,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10
(二)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合作新空間 10
(三)積極構建對外合作平臺,打造開放合作新格局 11
| 02 行業發展篇 |
一、裝備制造業 14
(一)汽車(含摩托車) 15
(二)船舶 16
(三)航空 18
(四)軌道交通 19
二、原材料工業 20
(一)鋼鐵 22
(二)有色金屬 23
(三)石化及化工 25
(四)新材料 26
三、消費品工業 28
(一)醫藥 29
(二)紡織 30
(三)輕工 31
(四)食品 32
四、電子信息產業 34
(一)電子信息 35
(二)物聯網 36
(三)顯示產業 37
五、軟件和信息服務業 39
六、新興領域產業 41
七、其他領域產業 43
| 03 區域發展篇 |
一、東部地區 46
(一)北京 47
(二)天津 50
(三)河北 53
(四)上海 56
(五)江蘇 59
(六)浙江 63
(七)福建 67
(八)山東 69
(九)廣東 72
(十)海南 74
二、中部地區 76
(一)山西 77
(二)安徽 78
(三)江西 81
(四)河南 84
(五)湖北 87
(六)湖南 89
三、西部地區 91
(一)內蒙古 92
(二)廣西 94
(三)重慶 98
(四)四川 101
(五)貴州 104
(六)云南 107
(七)西藏 109
(八)陜西 110
(九)甘肅 113
(十)青海 118
(十一)寧夏 121
(十二)新疆 123
四、東北地區 126
(一)遼寧 127
(二)吉林 131
(三)黑龍江 133
| 04 典型案例篇 |
一、創新創業發展典型案例 138
(一)建設“陸網”結合的開放創新絲綢之路-裝備制造·鄭州經濟技術
開發區 138
(二)突破高速磁懸浮系列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制造(軌道交通裝備)·青
島城陽區 139
(三)完成全球首例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試管嬰兒技術-醫藥·江蘇泰州
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41
(四)創新研發“非常規油氣田實時智能鉆井系統”-裝備制造(石油裝
備)·遼寧盤錦經濟開發區 142
(五)開展前沿技術創新工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
破-軟件和信息服務·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 144
(六)創新跨區產業轉移合作模式-產業轉移合作·中新天津生態城 146
(七)超導材料領域實現多項重大原創性突破-新材料·上海寶山 148
(八)打造專業化、社會化的創新服務體系-裝備制造(軌道交通裝
備)·江蘇常州 149
(九)“二次創新”打破國際對尼龍66鹽的技術壟斷-化工·河南平頂
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52
(十)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中關村“材料創新谷”-石油化工(石化新材
料)·北京房山區 153
二、新型制造典型案例 156
(一)實施食品產業智能制造計劃-食品·山東榮成 156
(二)“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為傳統工業強勢賦能-鋼鐵(釩鈦)·四川
攀枝花市 158
(三)搭建“高度自動化”超級工廠,康橋“智造”動能加速集聚-電子
信息(移動智能終端)·上海浦東康橋工業區 160
(四)推動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裝備制造(工程機械)·江蘇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162
(五)構建產業鏈環環相扣、廢棄物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金屬
新材料·甘肅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164
(六)打造“再”“智”融合的高端智能再制造發展模式-資源循環利用
(再制造)·湖南瀏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66
(七)實現產業“智能綠色”升級-化工新材料·山東聊城高新技術產業
開發區 168
(八)構建“綠色+服務+智能”三位一體的商用汽車產業發展新面貌-汽車
產業·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170
(九)探索人工智能與傳統電力行業的跨界融合-裝備制造(智能電網裝
備)·南京江寧區 172
(十)形成循環經濟的“霍林河模式”-有色金屬(鋁及深加工)·內蒙
古霍林郭勒工業園區 174
三、新舊動能轉換典型案例 176
(一)承擔轉型發展綜合改革使命,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集群-裝備制造(能
源裝備)·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 176
(二)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助力家電產業智能化、高端化進程-家電產
業·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177
(三)加快推動“永川制造”向“永川智造”轉變-裝備制造(機器
人)·重慶永川工業園區 179
(四)工業互聯網賦能松江產業和信息化發展-工業互聯網·上海松
江區 181
(五)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轉型提升-電子信息·江蘇蘇州工業
園區 183
(六)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經濟*強區-電子
信息(物聯網)·杭州高新區(濱江) 185
(七)智能化助力傳統產業提質升級-裝備制造·重慶江津工業園區 187
(八)引領汽車產業加速邁向“新四化”-汽車產業(零部件)·江蘇
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89
(九)以大數據應用為引領,推動實體經濟高速發展-大數據·貴陽高新
技術產業開發區 191
(十)優化產業結構,由單一制造業為主向現代服務業繁榮、高智能高技術
密集轉變-汽車產業·湖北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4
四、產業協同發展典型案例 196
(一)優化大數據產業布局,探索“長三角聯動”發展模式-大數據·上海
靜安區 196
(二)構建橫跨一、二、三產業的完備乳制品產業鏈-食品(乳制
品)·內蒙古呼和浩特 198
(三)加快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打造中國大數據產業之都-軟件和信息
服務·上海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 200
(四)構筑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的復合型支撐體系-醫藥·珠海高新區三灶
科技工業園區 202
(五)搶抓兩大區域協同創新機遇,打造“中國電谷”升級版-裝備制造
(能源裝備)·河北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4
(六)多措并舉強鏈補鏈,全面提升船舶海工產業鏈競爭力-船舶與海洋
工程裝備·江蘇南通 205
(七)塑造“1+N+N”的大數據產業格局-大數據·濟南高新技術產業
開發區 208
(八)推動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發展,實現“從沙子到整機”整體布局-電子
信息(新型平板顯示)·合肥新站區 209
(九)“三鏈”同構加速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高技術轉化應
用·河北固安新興產業示范區 211
(十)實施“四大戰略”,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協調聯動和融合發展-數據
中心·河北懷來 212
| 05 發展數據篇 |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主要發展數據 216
| 06 附件篇 |
附件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 218
一、分省市示范基地名單 218
二、分行業示范基地名單 233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