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在旋轉塵光的靜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0777
- 條形碼:9787521730777 ; 978-7-5217-3077-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旋轉塵光的靜點 本書特色
具有沖擊感的紀實攝影照片,細膩獨到的取材故事記錄,紀實攝影師劉昕,首次回顧影響她一生的那些人、那些事。 溫暖有趣的靈魂,黑暗中窺見光亮的弱勢人群,拒絕繁復現代社會、追求簡單生活的少數群體,以及中美新聞界的傳奇人物。 10段故事,近200幅作品,全書四色印刷,還原圖片細節,講述人生敘事。
在旋轉塵光的靜點 內容簡介
《在旋轉塵光的靜點》是一部配圖散文集,是攝影記者、紀實攝影師劉昕的作品。劉昕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啟攝影生涯,近30年間,她不斷通過影像觀察和記錄世界,見證了很多珍貴的歷史時刻,并持續關注如“希望工程”等公益事業和樸素、簡單的生活方式。本書從作者在美國和中國的親身見聞出發,選取十余個攝影瞬間,記錄下其背后一眾普通人的故事,包括鋼琴家阿瓦達金、熱愛摩托車旅行的急診科醫生弗朗西斯、92歲才退休的房產經紀人安妮、《中國青年報》出身且現在依然活躍的攝影師賀延光、解海龍等、美國重要的圖片編輯馬克·埃德爾森……劉昕既是攝影記者也是慈善家,走遍中國,更走遍世界,個人經歷豐富。書中素材來源于作者獨特的個人經歷。她用一手的文字記錄,配合罕見的影像資料,呈現了搖晃兒綜合征患者、阿米什家庭的生存狀態,兼具很好的圖文記錄技巧。本書具有紀實攝影作品獨特的感染力,可以直接打動讀者,是一本有溫度、有見識的影像敘事書。
在旋轉塵光的靜點 目錄
I
SOUL SEARCHING
心靈探尋
1.1 阿瓦達金:坐在阿爾伯克基火山口的鋼琴家 — 2
1.2 弗朗西斯:急診室里的逍遙騎士 — 32
1.3 安妮:我的姐姐、媽媽和…… — 62
II
WISH BOOK
心愿書
2.1 分享的季節 — 86
2.2 加比和米歇爾:被時間分隔開的雙胞胎姐妹 — 136
III
SIMPLE LIVING
簡單生活
3.1 弗洛伊德一家:切斯特希爾的阿米什家庭 — 166
3.2 新約公社:集體農莊和家庭學校 — 188
3.3 摩登僧侶:帕拉馬斯修道院的東正教僧侶 — 222
IV
THE MAN BEHIND THE PICTURES
照片背后的人
4.1 《中國青年報》:我的老師和朋友們 — 244
4.2 馬克·埃德爾森:逍遙自在馬克仙 — 260
后記 — 287
在旋轉塵光的靜點 節選
“作為一個攝影記者,我感恩這些被采訪對象向我打開他們的心門,與我的鏡頭分享他們的隱私和不堪。” “我們從事的工作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用注定有遺憾的藝術形式講故事,每一次演奏和拍攝都不可能完美。” “我們在沉寂的火山旁擺上一架租來的斯坦威鋼琴,等待著落日金輝。” “弗朗貌似鄰家男孩,但他當年跨上摩托車的時候常常穿著一件寬大的軍綠色長風衣,大袖飄飄瀟灑地單騎走天下,做著救死扶傷的工作,揣著云淡風輕又憤世嫉俗的矛盾,讓我想起披著風衣的超人,或者武俠小說里仗劍天涯的人物。”? “安妮很少談論過去的事,她永遠在談論未來。” “你會看到那些正在為神圣的節日和理想生活而苦苦掙扎的普通個人和家庭。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季節既美好又艱辛。” “我希望我的讀者看到的是和他們一樣有夢、有掙扎的真實的人。在每個故事里,我們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也希望因此激發動力,通過改進制度設計從而解決根本問題。” “如果一切如常,她們大概會成為共享秘密的終生閨蜜,卻永遠都沒機會了。” “我們的衣服當然不像城里人的衣服,但是仔細想想,衣服并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改變,反而讓人分心從而難以享受生活的樂趣。我們只需要干凈整潔就好了。” “有時候生活可能應該過得更好,有時候我也希望日子能輕松點兒。但這就是我們已經過習慣了的生活,我們沒有錯過什么。” “我來這里,就是為了點燃一盞燈。就像我們正在將一棵古老的樹木移植到一塊新的、有不同土壤的現代的土地上。” “曾經的嬉皮少年是個攝影發燒友,打開相機后蓋抽出剛拍過重金屬搖滾樂隊演出的膠卷,對著太陽曝光,等不及要看自己拍到的作品。” “她把我改變了。以前我就是想出名,后來我才知道手中相機的分量。” “攝影記者的身份給過我很多的入場券和特權,讓我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被采訪對象,令他們在某些程度上給予我某些陷入的信任,允許我進入他們的生活,分享其私人空間,這是一個信任和委托的關系。”
在旋轉塵光的靜點 作者簡介
劉昕,攝影記者、紀實攝影師。1986—1990年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攝影專業初次對全國招生的學生之一。1990—1993年就職于《中國青年報》攝影部,獲亞洲女性攝影大賽黑白類作品金獎、尼康杯亞洲攝影大賽銀獎,以及亞歷克夏世界和平和文化交流獎。1993年赴美國,后獲俄亥俄大學視覺傳播碩士學位。她先后在《巴爾的摩太陽報》《邁阿密先驅報》《棕櫚灘郵報》等媒體擔任攝影兼文字記者,曾獲美國NPPA南部年度攝影師獎,考克斯報系年度攝影師獎。1997年,她入選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荷賽獎攝影班。1999—2002年,作為獨立攝影師和自由撰稿人,劉昕的作品見諸《新聞周刊》《財富周刊》《時代》周刊等媒體,并憑借圖文報道《雙胞胎》等三次獲得普利策獎提名。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