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再見哥倫布(精)/菲利普·羅斯全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86626
- 條形碼:9787532786626 ; 978-7-5327-8662-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再見哥倫布(精)/菲利普·羅斯全集 本書特色
1. 文壇首秀,艷驚四座 1960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入圍名單明星璀璨,剛剛在文壇展露頭角的羅斯憑借處女作,一舉擊敗了自己的文學偶像福克納和貝婁,不僅奠定了自己的文壇地位,也從此走上了開掛之路。難怪貝婁會說,這是部“處女作但絕非出自新手”。 2. 主打中篇《再見,哥倫布》:似寫情事,實說歷史 羅斯立志書寫美國當代史,而《再見,哥倫布》就是含著這種“志向”的銀湯匙出生的。1960年代的美國,帕蒂姆金一家,移民三代繼承了二代積累的物質繁榮,卻迎頭撞上“降臨在無數美國中產頭上的精神空虛”,羅斯以“極端的準確”(歐文·豪語)記錄了這種繁榮的困境。雖然是一個美國故事,但大洋彼岸的我們亦能感同身受。 3.五個短篇:非主打之光 當精于鉆營的小兵遇上善良正直的長官,天真好奇的熊孩子遇上虔誠嚴苛的神學老師,“好人王”艾利遇上“全民公敵”黑衣人……亨利·詹姆斯作品所特有的形式和結局,菲利普·羅斯也玩得游刃有余。故事的走向,戲劇的張力,牽動著讀者的心。
再見哥倫布(精)/菲利普·羅斯全集 內容簡介
《再見,哥倫布》是·羅斯二十六歲時出版的部作品,一部小說集,收錄中篇小說《再見,哥倫布》和五個短篇小說。主打中篇講了一個窮小子愛上富家女的愛情故事,是一個26歲作家在回憶自己20歲出頭的光景時,對愛情除了“我愛你”之外還摻雜了什么的思考。5個主題各異的短篇,把作者接下來60年里要慢慢挖掘的主題都預演了一遍:性方面的虛榮心、中下層階級意識、家庭與責任、集體規訓與個人自由以及很重要的,美國猶太人的身份認同。該書出版后即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羅斯在作品中富有爆發力的才智、深刻的洞察力及其對筆下人物的悲憫之情,令其在美國文壇一舉成名。
再見哥倫布(精)/菲利普·羅斯全集 目錄
再見,哥倫布/1
猶太人的改宗/167
信仰的衛士/193
愛潑斯坦/245
世事難測/283
狂熱者艾利/303
再見哥倫布(精)/菲利普·羅斯全集 節選
心靈乃半個先知。——猶太諺語 《再見,哥倫布》 她驀地從椅子上跳起來,“鹽!”回到自己座位時,呼地一下把鹽瓶撂在我面前——她家不用胡椒粉,因為她聽蓋倫??德雷克在他主持的節目里講,人體內不吸收胡椒粉。格拉迪絲姨母要是知道她做的飯菜,經食道、胃到腸,僅僅為了得到在人體內周游一圈的樂趣,她會于心不安的。 第二天早晨,我在圖書館對面的華盛頓街上找了個地方停車,離上班還有二十分鐘,與其立刻穿過馬路去上班,不如先去公園散散步。我并不熱衷于跟同事們打成一片。我知道此刻他們正在裝訂室里喝著早晨的咖啡,身上還散發著上周末在阿斯伯里帕克喝的橙味雞尾酒的味道。我在公園的凳子上坐下,朝布羅街望去,看著早晨來往的車輛,盡管隔著幾個街區,但拉克萬納的班車轟隆隆向北駛去的聲音我想我仍能聽見——綠得發亮的火車,雖舊卻很干凈,車窗一路上都開著。有幾個早晨,為了消磨上班前的時間,我就走到鐵路邊,看那些滾滾而來的敞開的車窗,窗臺上露出的穿短袖襯衫的胳膊肘以及手提箱的邊沿,它們是屬于那些從梅普爾伍德、奧蘭治和遠郊抵達本城的生意人的。 公園西邊是華盛頓街,東邊是布羅街,空蕩蕩的,顯得陰暗,散發出樹木、夜晚和狗屎的氣息,還夾著一股淡淡的濕味,說明犀牛般龐大的灑水車已經沖洗過了市中心的街道。我身后的華盛頓街的那頭是紐瓦克博物館——不用瞧也知道;那門口是一對東方式的大花瓶,像是印度王公貴族用的大痰盂,旁邊是一片不大的建筑群,學生時代我們時常坐專車到那里去。那些建筑物都是磚砌的,古老陳舊,爬滿藤蔓,常使我想起新澤西州與我們國家早期歷史之間的聯系,與喬治??華盛頓的聯系。我現在所在的公園里,一塊小銅碑告訴我們這些孩子,他曾在此訓練他英勇善戰的軍隊。公園盡頭比博物館再遠一些,便是我上大學時的銀行大樓。幾年前,它被改為羅格斯大學的分校;事實上,就是在那間曾被當作銀行董事長會客室的房間里,我攻讀過當代倫理課程。雖說現正是盛夏,而我已離校三年,但要我記起那些同學,我的朋友們,仍不是一件費勁的事。他們晚上到班貝格和克雷斯吉百貨店打工,用推銷過時女鞋所掙的錢支付實驗室的費用。我再一次朝布羅街望去:夾在一家窗戶臟兮兮的書店與一家簡陋小餐館之間的是一家小型藝術劇院。多少年過去了,我曾站在它的遮檐下,為了看看《狂喜》中海蒂??拉瑪裸泳,謊報年齡,又多塞給收票員二毛五分錢。可惜那演員沒有把她的斯拉夫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令我十分失望……坐在這個公園里,我感到自己對紐瓦克的了解是如此深透,這種根深蒂固的依戀不由自主地發展成為熱愛。 我坐在那件布魯克斯兄弟牌襯衣上,出聲地念著自己的名字。 我在一張靠背椅上坐下,揚起一陣灰塵。外面下雨了。我們聞得到從儲藏室另一端隱約可見的通風口灌進來的濕氣。布倫達從地板上站起來,坐在沙發上。她的膝蓋和緊身短褲都給弄臟了。當她把頭發掠到后面去時,前額也沾上了灰塵。我看著我們——在這一片混亂與灰塵中間,不禁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我們像一對剛搬進新房的小兩口,突然之間有了自己的家具、金錢和未來,可唯一使我們欣慰的是從外面進來的清新空氣。它提醒我們,我們還活著,但必要時并不能當飯吃。 不僅如此,哈莉特和羅恩的結合還提醒我:別離沒必要成為永恒,男女可以彼此結為夫妻,哪怕他們還乳臭未干!布倫達和我從來沒有談到過結婚,或許在游泳池的那晚是例外,當時她說:“只要你愛我,就會萬事如意。”是的,我愛她,她也愛我,但萬事并不盡如人意。或者說,這是不是我又在制造麻煩呢?我想我應當認識到我的際遇已經大為改觀;可草坪之上的八月晴空委實太美、太瞬息萬變了,我希望布倫達嫁給我。然而,十五分鐘后,當她獨自一人開著車順車道駛過來時,我卻又開不了口。這種求婚所需要的勇氣是我不具備的。我覺得我只能聽到“哈利路亞”這樣的回答,除此以外,其他任何一種肯定回答都不能使我滿意。任何形式的“不”,甚至連一些托詞,如“親愛的,讓我們等等吧”,也會成為我的末日。所以我猜這就是我當時要用另一個建議取而代之的原因,可結果證明,這個建議比我當時所認為的要大膽得多。 我沒有立即叫出租車,而是順路朝哈佛大學走去。我以前沒到過哈佛,我從其中的一個校門進去,沿著一條小道向前走。頭頂是枯黃的秋葉和昏暗的天空。我只想孤身一人在黑暗中行走,倒不是想思考什么問題,恰恰相反,是想有一個思想放空的時刻。我穿過院子,登上小山,到了拉蒙特圖書館前。布倫達以前曾告訴我,里面的休息室中裝有佩蒂姆金牌盥洗盆。路燈的亮光把我的身影映在大樓的玻璃窗上。樓里一片漆黑,沒有一個學生,也沒有圖書館人員。突然我想放下行李,拾一塊石頭砸破玻璃窗,當然我沒有這么干。我僅僅是端詳著玻璃窗里自己的形象。我想,我就是這樣一塊料,就是這在我面前的四肢和臉龐。我端詳著,然而我的外表提供不了任何關于我內心的信息。我真想飛奔到玻璃窗的另一頭,用比光、比聲、比返校節的赫伯??克拉克還快的速度,站在玻璃上那個影像的后面,看看究竟是什么東西正透過那雙眼睛在張望,是什么促使我將追求與執著變成愛情,然后又將它變回來?是什么把得到變成失去,又把失去的———天知道有沒有這種可能———變成得到的?我敢肯定我愛過布倫達,盡管站在這兒,我知道我再也不會愛她了。我知道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會像愛布倫達那樣去愛任何人。和別人在一起時,我還會有同樣的激情嗎?那激起我愛她的一切,還會激發對別人的欲望嗎?如果她與布倫達稍有不同……那我還會愛她嗎?我凝視著漸漸暗下去的玻璃窗,凝視著自己的影像,接著我的目光透過窗子,越過陰涼的地板,落到一堆亂七八糟的書上。 我沒有看得太久。就在猶太新年的**天,太陽冉冉升起之時,我搭上去紐瓦克的列車,提前回到了工作崗位。
再見哥倫布(精)/菲利普·羅斯全集 作者簡介
菲利普??羅斯(1933-2018) 美國小說家,出生于新澤西州紐瓦克市。1959年憑借處女作《再見,哥倫布》受到矚目,此后筆耕不輟,獲獎無數,贏得國內外的高度認可。2012年宣布封筆,一生共創作29部小說,代表作有《波特諾伊的怨訴》《鬼作家》《薩巴斯劇院》《美國牧歌》《人性的污穢》等。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