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大學計算機基礎(微課版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公共課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94674
- 條形碼:9787300294674 ; 978-7-300-2946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計算機基礎(微課版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公共課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從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開始講解,本書以目前主流硬件和Windows 10和Office 2016版本軟件為基礎,從計算機初學者的實際需求出發,緊跟信息化發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真實的辦公案例、不錯實用的技巧,全面介紹Windows 10、Office 2016基本操作、Word 2016文檔處理、Excel 2016電子表格、PowerPoint 2016幻燈片制作、Internet的應用等方面的基本使用方法與綜合應用技能,從相關行業應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出發,結合實際工作中的綜合案例,從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著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
大學計算機基礎(微課版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公共課系列 目錄
任務一 初識計算機 1
任務二 計算機軟件配置 21
任務三 計算機安全使用與病毒防治 27
項目二 Windows 10操作系統 31
任務一 Windows 10操作系統概述 31
任務二 系統管理和文件的使用 41
項目三 文檔處理軟件Word 2016 57
任務一 制作講座宣傳海報 58
任務二 制作求職簡歷 77
任務三 畢業論文的制作 90
任務四 制作家長會通知單 100
項目四 數據處理軟件Excel 2016 116
任務一 Excel基本應用——制作員工基本信息表 117
任務二 Excel公式、函數的運用——制作
任務三 Excel數據管理——銷售記錄
任務四 Excel圖表制作——公司薪資
項目五 演示文稿制作軟件PowerPoint 2016 166
任務一 制作畢業答辯演示文稿 166
任務二 美化畢業答辯幻燈片 184
項目六 網絡信息安全 202
任務一 認識計算機網絡 202
任務二 Internet應用 207
任務三 網絡安全 229
項目七 人工智能 237
任務一 初識人工智能 237
任務二 認識機器人 247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 Office高級
應用與設計考試大綱(2021年版) 252
參考文獻 267
大學計算機基礎(微課版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公共課系列 節選
一、計算機的概述1.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歷史世界上**臺電子數字式計算機于 1946 年 2 月 15 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成功,它名為 ENIAC(埃尼阿克),是電子數值積分式計算機(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的縮寫。它使用了近 18 000 個真空電子管,耗電 170 kW,占地 150 m2,重達 30 t,每秒鐘可進行 5 000 次加法運算。圖 1 - 1 所示是放置這臺計算機的房間全景。雖然它比不上今天*普通的一臺微型計算機,但在當時已是運算速度的絕對冠軍,而且其運算的精確度也是史無前例的。以圓周率(π)的計算為例,中國的古代科學家祖沖之利用算籌,耗費 15 年心血,才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 7 位。一千多年后,英國人香克斯以畢生精力計算圓周率,才計算到小數點后 700 多位。而使用 ENIAC 進行計算,僅用了 40s 就達到了這個紀錄,還發現了香克斯的計算中,第 528 位是錯誤的。ENIAC 奠定了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基礎,在計算機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的問世標志著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ENIAC 誕生后,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了重大的改進理論,主要有兩點: 其一是電子計算機應該以二進制為運算基礎。其二是電子計算機應采用“存儲程序”方式工作,并且進一步明確指出了整個計算機的結構應由 5 個部分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馮??諾依曼這些理論的提出,解決了計算機運算自動化和速度配合問題,對后來計算機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直至今天,絕大部分的計算機還是采用馮??諾依曼方式工作。ENIAC 誕生后短短的幾十年間,計算機的發展突飛猛進。主要電子器件相繼使用了真空電子管,晶體管,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和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這引起計算機的幾次更新換代。每一次更新換代都使計算機的體積和耗電量大大減小,功能大大增強,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特別是體積小、價格低、功能強的微型計算機的出現,使得計算機迅速普及,進入了辦公室和家庭,在辦公室自動化和多媒體應用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目前,計算機的應用已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根據采用的基本元器件的不同,將計算機的發展過程分成以下幾個階段。(1)**代計算機(1946—1957 年)主要元器件是電子管。主要貢獻是:1)確立了模擬量可變化為數字量進行計算,開創了數字化技術的時代。2)形成了電子數字計算機的基本結構——馮??諾依曼結構。3)確定了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4)開創了使用 CRT(Cathode-Ray Tube)作為計算機的字符顯示器。(2)第二代計算機(1958—1964 年)用晶體管代替了電子管。主要貢獻是:1)開創了計算機處理文字和圖形的新階段。2)出現高級語言。3)展現通用計算機和專用計算機的區別。4)鼠標開始作為輸入設備出現(主要在一些圖形工作站上)。(3)第三代計算機(1965—1970 年)以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取代了晶體管。主要貢獻是:1)操作系統更加完善。2)運算速度達到 100 萬次 / 秒以上。3)機器的種類開始根據性能被分為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和小型機。4)序列機的推出,較好地解決了“硬件不斷更新,而軟件相對穩定”的矛盾。(4)第四代計算機(1971 年至今)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1971 年 Intel 公司使用 LSIC 率先推出微處理器 4004,成為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宣布第四代計算機問世。主要貢獻是:1)操作系統不斷完善,應用軟件的開發成為現代工業的一部分。2)計算機的發展進入了以計算機網絡為特征的時代,計算機開始走入家庭。從 1971 年 Intel 公司率先推出 4004 微處理器之后, 微處理器的結構和性能一直在快速發展中。微型計算機的字長從 4 位、8 位、16 位、32 位到 64 位,速度越來越快, 存儲容量越來越大,其性能指標已經趕上甚至超過 20 世紀 70 年代的中、小型機的水平。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存儲器容量以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提高。計算機集文字、圖形、聲音、視頻于一體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出現了智能計算機、生物計算機、光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應用于不同領域的新型計算機。
大學計算機基礎(微課版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公共課系列 作者簡介
許先勝,菏澤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黨支部書記,教授。主要講授計算機基礎、虛擬化技術等課程,參與編寫的教材有《計算機基礎項目教程》《Docker 虛擬化技術入門與實踐》《VB.net程序設計》等;科研項目多項,如全國汽車制造業職工考試生成系統、移動機器人定位與導航等;發表論文十余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