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大唐尚書 本書特色
從玄宗文膽到曠世隱士。古人的為官處世智慧,你一看就懂! 徐安貞者,信安龍丘人。尤善五言詩。嘗應制科,一歲三擢甲科,人士稱之。開元中為中書舍人、集賢院學士。上每屬文及作手詔,多命安貞視草,甚承恩顧。累遷中書侍郎。天寶初卒。 本書以正史史料為基礎,以長篇歷史小說的形式,還原這位歷史哲人的不平凡的一生……
大唐尚書 內容簡介
徐安貞是唐代歷史上一個很有存在感的人物。在新舊《唐書》中,他的傳記很短,但在唐史的其他內容中,他的名字出現的頻率很高。他是當時的學霸、考霸,許多人屢舉不中的時候,他不僅中了進士,而且參加更快進入仕途的制舉考試,“一歲三登甲科”,創造了唐代三科都是甲等的紀錄;他是官場達人,官至中書侍郎,若不是遭李林甫迫害,再上宰相這個臺階也不是不可能的;他是位詩人,“尤善五言詩”,留傳的詩為金圣嘆推崇;他是位哲人,他在安史之亂之前能選擇離開長安,“尋覓到那片代表著生命綠色和人類希望的叢林,然后選一高高的枝頭站在那里觀覽人生……”本書以正史史料為基礎,以長篇歷史小說的形式,還原這位歷史哲人的不平凡的一生……
大唐尚書 目錄
乃祖乃父
蒙童問道
九峰求經
三吳游歷
守制結婚
長安趕考
六年蹉跎
基層起步
步人核心
步步驚心
超脫潛隱
五相追隨
詩圣來投
百代享祀
附一:徐安貞生平考證
附二:徐安貞詩歌校注
附三:徐安貞生平梳理
附四:徐安貞任職正史記載
附五:金圣嘆批注《聞鄰家理箏》
為《大唐尚書》點贊
歷史的高度
大唐尚書 節選
降生傳奇 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三月二十一日,浙江衢州龍丘縣發生了一樁奇事。 縣令梁必正拂曉時做了個夢,夢見上司令他中午趕到離城十五里一個叫半潭村的地方去接朝廷命官。這個夢亦真亦幻,讓他思索了好一會兒:如果這僅是一個夢,去了,沒有那回事,那就白跑一趟;不去,朝官真的來了,他又大大的失禮。他年已四十,好不容易才當上個七品縣令,若不小心得罪了朝廷命官,弄不好參自己一本,不僅官做不成了,反而有性命之憂。 俗話說神鬼之事“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后,他還是決定走一趟。反正半潭村是他的治下,即使沒有迎到朝廷命官,也算深入基層、微服私訪,況且,三月正是春和景明,鶯飛草長的時候,勝日尋芳,應該別有一番風味。 快到中午的時候,梁縣令打馬來到半潭村。 半潭村位于衢江北岸,依山傍水,風景極為優美。衢江向東緩緩流去,兩岸龍丘山余脈,像蛟龍一樣向東蜿蜒而去。衢江與金華江匯合后稱蘭江,蘭江與新安江交匯后稱富春江,富春江行至杭州后,始稱錢塘江。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因北方長期戰亂,人口不斷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杭州附近又產海鹽,此時已發展成為南方重要的城市。就在此前一百多年,南朝文學家吳均曾溯富春江,留下了千古聞名的《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好一幅絕美的山水畫! 就在這條“藍墨水”的上游,山水畫中,梁縣令一邊騎著馬,一邊觀賞著這無邊光景,官場的爭斗,衙堂的壓抑,被眼前的風景一掃而光。他不禁心中暗想,能在此地為官,也算不枉此生。 “勞駕,請問半潭村在什么地方?”正當梁縣令陶醉在這美好春色之中的時候,他的思緒突然被打斷,一個算命先生正向村邊的一位老人打探。 “這里便是半潭村,請問先生要到敝處誰人家里去?”半潭村民風淳樸,盲人來了,都樂于幫忙。 “我是湯溪人,自小得病致盲,以算命為業。昨夜忽然夢見師父,催我今天到半潭村來迎秀才。” “迎什么秀才?” “師父沒有說,只說迎了秀才重重有賞。” 正說著,又一位算命先生走了過來。說是師父叫他來迎舉人的。 縣令感到十分不解,為何他倆都做了類似的夢呢? 又過了一會兒,第三位算命先生走了過來。也說是師父叫他來迎探花的。 “朝官,秀才,舉人,探花……”梁縣令一邊念叨,一邊思索著,試圖解開這個謎。 “轟隆隆一”突然間,晴空響起了兩聲驚雷。眾人抬眼望去,只見天上云濤翻滾。不久,云端顯現一個身著蟒袍玉帶模樣的人物,將一個巨大的帶弧形的東西直插在依山傍水的一棟屋前。 眾人從未見過此物,不知是什么東西。只有梁縣令明白,這是大臣上朝的朝笏。 梁縣令立即下馬朝拜。眾人緊跟著下拜。拜畢,天上瞬間云開日出。 正在這時,屋內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鞭炮響過之后,喜報傳來,徐公喜得孫子。 眾人被邀請作為逢生干爺進堂,一起共進新生喜宴。 “此子必有大富大貴!”縣令暗想。隨即賦詩一首: 夜夢朝官乍詣門, 輕車私訪半潭村, 天公降瑞朝笏現, 報道徐家喜得孫。 徐公名叫徐朝宗,年五十一歲。徐家是本地的望族,整個家族占龍丘人口的四分之一。徐公家有田五百余畝,家道相當殷實。徐公年輕時也曾苦讀經書,想求取功名,成就一番事業,無奈命運不濟,僅中個舉人。 在唐初,魏晉時形成的“九品中正制”仍然是國家選官的主要方式。國家選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士族以家族為基礎,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重要官職。士族政治上擁有特權,高官要職被他們壟斷;經濟上擁有田莊,占有大量土地人口,同時還擴大了品官占田、占客、蔭親屬等特權,官員及其家屬可免除一切賦稅徭役。一般稱為庶族的中小地主則排除在國家統治體系之外,只能擔任低級官吏。 腐朽奢華的生活、與生俱來的特權導致士族缺乏執掌政權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在隋唐時期,開始采用科舉制從庶族地主中選拔有能力的人進入統治階層。但通過科舉進入官場的人場券數額有限,國家許多重要職務,仍然把持在士族手中。 雖說進入統治階層的入場券十分有限,但科舉制還是為庶族地主開辟了進入高層社會的途徑,因此,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成為時人十分羨慕的事情。 徐公只中了個舉人,而在當時,秀才也是讀書人中百里挑一的。中了秀才就有了功名,不僅皇糧國稅全免,而且進入縣衙見官可以不跪,如遇官司,
大唐尚書 作者簡介
徐校雄,湖南省平江縣人。1985年畢業于湖南益陽師專歷史系,1989年在湖南師范大學取得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已出版《心存夢想》《毛澤東與平江人》《平江起義史略》《征程風雨問初心》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