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設計問題:實踐與研究:practice and research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080432
- 條形碼:9787558080432 ; 978-7-5580-8043-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設計問題:實踐與研究:practice and research 本書特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編的《設計問題》(Design Issues)雜志是國際設計研究領域的權威期刊。該雜志聚焦新問題,突出新觀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反映學術界前沿理論和概念,堪稱西方設計研究領域的指南針和風向標。我們從該雜志遴選若干核心文章,分冊呈現給廣大讀者。本冊實踐與研究主要聚焦“通過設計之研究(RTD)”專題,共 收錄11 篇文章。
設計問題:實踐與研究:practice and research 內容簡介
本書以“通過設計之研究”為專題,共收錄主題文章11篇。“從針法到社會:多層次參與式設計研究方法”一文介紹了作者所研究的時裝中的開放性;“線、老鼠和綿羊能告訴我們什么?”一文,作者通過線這一隱喻,闡釋了設計實踐研究對象的運動、突現與轉型;“樂器是新音樂之新的源泉”一文,以自我民族志的形式描述了“通過設計之研究”的協作過程,探索新樂器開辟新音樂的可能性;“揉皺多元時間材料地圖帶來的啟示”一文,是作者對RTD2015會議上同與會代表互動的反思;“墻廚花園數字-自然混合制品的安置與管理”一文,幾位作者討論了支持游客與公共花園互動的三個介入式人工制品的協作設計項目,借助生長中的花園這一隱喻,反思了他們對設計的材料、價值觀、場所營造和未完成性的理解;“轉錄員眼中的轉錄:工作室精神”一文,作者對自身的轉錄體驗進行了自我反思,從而反映“轉錄”工作的復調性、實驗性以及表現出的直觀性;“制造即培育:材料及過程中的敘事”一文,作者反思了學界漸漸認可的基于實踐的研究,以及對明確表述創意實踐生成的知識形式所帶來的挑戰,強調制造就是一個“培育的過程”,從而增強了敘事的重要性;本冊收錄的另外兩篇文章“迂回設計:數字基礎設施對實驗民族志的挑戰”和“用戶故事如何激發設計靈感?文化探針研究”探討了將設計創意作為融合其他視角的方法。
設計問題:實踐與研究:practice and research 目錄
設計問題:實踐與研究:practice and research 作者簡介
布魯斯·布朗:博士,英國布萊頓大學副校長,設計學教授,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理事會顧問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榮譽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終身院士;理查德·布坎南: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設計哲學、設計理論與研究、設計管理、交互設計,現為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首席教授,曾任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設計學院院長,世界設計研究會主席;卡爾·迪桑沃: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文化,現為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交互計算學院以及文學、傳媒與傳播學院教授;丹尼斯·當丹:博士,美國圣母大學藝術、藝術史與設計學院名譽教授,主要研究20世紀的建筑和設計,包括建筑中的政治問題、新材料的影響以及展覽設計技術的發展等;基普·李: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組織設計,現任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大學醫院風險投資公司創新與設計部總經理,主要負責與戰略系統相關的以人為本的設計和創新工作;維克多·馬格林(1941-2019):博士,曾任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終身教授,1984年,成為《設計問題》雜志的創始編輯,曾獲設計研究學會終身成就獎;拉米亞·馬澤:博士,瑞典國立藝術與設計大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創新、社會參與及政治參與式設計。
- >
朝聞道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