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時代記憶文叢——神的游戲:老舍散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5061672
- 條形碼:9787225061672 ; 978-7-225-06167-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時代記憶文叢——神的游戲:老舍散文選 本書特色
作為中國當代文壇上*杰出的語言藝術大師和*重要的作家之一,老舍一生勤奮寫作,雖然他已離開我們半個多世紀了,但留下的經典作品,今天讀來仍韻味無窮。
時代記憶文叢——神的游戲:老舍散文選 內容簡介
本書系《時代記憶文叢》之一,是作家老舍的散文選。精選老舍先生典范文作,從世間純情到京味幽默,盡是“市民百味生活”。老舍作為現當代文學目前的幽默大師、語言大師,其散文作品自然具有獨特的語言魅力。書稿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何處是故鄉、生活五味瓶、愛情親情友情、幽默的藝術、永遠做個“寫家”。多方面展現老舍散文創作的精華,還原一個幽默、親切、樸質的文化大師形象。
時代記憶文叢——神的游戲:老舍散文選 目錄
一些印象(節選)
非正式的公園
趵突泉的欣賞
春風
青島與山大
想北平
大明湖之春
東方學院
五月的青島
滇行短記
可愛的成都
“住”的夢
北京的春節
生活五味瓶
藥集
夏之一周間
吃蓮花的
抬頭見喜
小麻雀
小病
習慣
落花生
小動物們
小動物們一鴿一續
相片
婆婆話
我的理想家庭
有了小孩以后
搬家
母雞
多鼠齋雜談
養花
貓
愛情親情友情
我的幾個房東
文藝副產品——孩子們的事情
無題(因為沒有故事)
生日
懷友
宗月大師
……
幽默的藝術
永遠作個“寫家”
時代記憶文叢——神的游戲:老舍散文選 節選
《時代記憶文叢:神的游戲-老舍散文選》: 從一九二四的秋天,到一九二九的夏天,我一直的在倫敦住了五年。除了暑假寒假和春假中,我有時候離開倫敦幾天,到鄉間或別的城市去游玩,其余的時間就都消磨在這個大城里。我的工作不許我到別處去,就是在假期里,我還有時候得到學校去。我的錢也不許我隨意的去到各處跑,英國的旅館與火車票價都不很便宜。 我工作的地方是東方學院,倫敦大學的各學院之一。這里,教授遠東近東和非洲的一切語言文字。重要的語言都成為獨立的學系,如中國語,阿拉伯語等;在語言之外還講授文學哲學什么的。次要的語言,就只設一個固定的講師,不成學系,如日本語;假如有人要特意的請求講授日本的文學或哲學等,也就由這個講師包辦。不甚重要的語言,便連固定的講師也不設,而是有了學生再臨時去請教員,按鐘點計算報酬。譬如有人要學蒙古語文或非洲的非英屬的某地語文,便是這么辦。自然,這里所謂的重要與不重要,是多少與英國的政治,軍事,商業等相關聯的。 在學系里,大概的都是有一位教授,和兩位講師。教授差不多全是英國人;兩位講師總是一個英國人,和一個外國人——這就是說,中國語文系有一位中國講師,阿拉伯語文系有一位阿拉伯人作講師。這是三位固定的教員,其余的多是臨時請來的,比如中國語文系里,有時候于固定的講師外,還有好幾位臨時的教員,假若趕到有學生要學中國某一種方言的話;這系里的教授與固定講師都是說官話的,那么要是有人想學廈門話或紹興話,就非去臨時請人來教不可。 這里的教授也就是倫敦大學的教授。這里的講師可不都是倫敦大學的講師。以我自己說,我的聘書是東方學院發的,所以我只算學院里的講師,和大學不發生關系。那些英國講師多數的是大學的講師,這倒不一定是因為英國講師的學問怎樣的好,而是一種資格問題:有了大學講師的資格,他們好有升格的希望,由講師而副教授而教授。教授既全是英國人,如前面所說過的,那么外國人得到了大學的講師資格也沒有多大用處。況且有許多部分,根本不成為學系,沒有教授,自然得到大學講師的資格也不會有什么發展。在這里,看出英國人的偏見來。以梵文,古希伯來文,阿拉伯文等說,英國的人才并不弱于大陸上的各國;至于遠東語文與學術的研究,英國顯然的追不上德國或法國。設若英國人愿意,他們很可以用較低的薪水去到德法等國聘請較好的教授。可是他們不肯。他們的教授必須是英國人,不管學問怎樣。就我所知道的,這個學院里的中國語文學系的教授,還沒有一位真正有點學問的。這在學術上是吃了虧,可是英國人自有英國人的辦法,決不會聽別人的。幸而呢,別的學系真有幾位好的教授與講師,好歹一背拉,這個學院的教員大致的還算說得過去。況且,于各系的主任教授而外,還有幾位學者來講專門的學問,像印度的古代律法,巴比倫的古代美術等等,把這學院的聲價也提高了不少。在這些教員之外,另有位音韻學專家,教給一切學生以發音與辨音的訓練與技巧,以增加學習語言的效率。這倒是個很好的辦法。 大概的說,此處的教授們并不像牛津或劍橋的教授們那樣只每年給學生們一個有系統的講演,而是每天與講師們一樣的教功課。這就必須說一說此處的學生了。到這里來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限制。以年齡說,有的是七十歲的老夫或老太婆,有的是十幾歲的小男孩或女孩。只要交上學費,便能入學。于是,一入學一樣,很少有兩個學生恰巧學一樣東西的。拿中國語文系說吧,當我在那兒的時候,學生中就有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一位老人是專學中國字,不大管它們都念作什么,所以他指定要英國的講師教他。另一位老人指定要跟我學,因為他非常注重發音;他對語言很有研究,古希臘,拉丁,希伯來,他都會,到七十多歲了,他要聽聽華語是什么味兒;學了些日子華語,他又選上了日語。這兩個老人都很用功,頭發雖白,心卻不笨。這一對老人而外,還有許多學生:有的學言語,有的念書,有的要在倫敦大學得學位而來預備論文,有的念元曲,有的念《漢書》,有的是要往中國去,所以先來學幾句話,有的是已在中國住過十年八年而想深造……總而言之,他們學的功課不同,程度不同,上課的時間不同,所要的教師也不同。這樣,一個人一班,教授與兩個講師便一天忙到晚了。這些學生中*小的一個才十二歲。 ……
時代記憶文叢——神的游戲:老舍散文選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獲“人民藝術家”稱號。代表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我這一輩子》,劇本《茶館》《龍須溝》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